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耽美小说:在文本媒介中实现性别认同突围> 正文

耽美小说:在文本媒介中实现性别认同突围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4-27 15:00

本文摘要:摘要:从言情小说的读写转向耽美小说的读写,实际反映了同人女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不认同,以及她们面对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不一致时的焦虑。为了从原有的性别认同中突围,她们选择在耽美文本中用受这一男性形象取代原有的女性形象,并将女性从文本内容中心驱逐

  摘要:从言情小说的读写转向耽美小说的读写,实际反映了“同人女”对传统女性形象的不认同,以及她们面对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不一致时的焦虑‍‌‍‍‌‍‌‍‍‍‌‍‍‌‍‍‍‌‍‍‌‍‍‍‌‍‍‍‍‌‍‌‍‌‍‌‍‍‌‍‍‍‍‍‍‍‍‍‌‍‍‌‍‍‌‍‌‍‌‍。为了从原有的性别认同中突围,她们选择在耽美文本中用“受”这一男性形象取代原有的女性形象,并将女性从文本内容中心驱逐出去,以回避这一社会符号‍‌‍‍‌‍‌‍‍‍‌‍‍‌‍‍‍‌‍‍‌‍‍‍‌‍‍‍‍‌‍‌‍‌‍‌‍‍‌‍‍‍‍‍‍‍‍‍‌‍‍‌‍‍‌‍‌‍‌‍。并转而对“受”这一形象新鲜的性别气质、社会身份和社会情境内涵产生了认同,文本本身的媒介特性也在这一认同突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性别认同;耽美小说;应对策略;文本媒介

浙江学刊

  一、性别认同危机:从言情到耽美

  “耽美”广义上指涉一切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事物,与战后唯美主义关系密切;狭义上则指男人和男人之间不涉及繁殖的唯美恋爱情感,即BL(boy’slove)。“耽美文学”是以男性和男性之间唯美情感为主要情节的一种文学类型[1]。而“同人女”则是以阅读和写作耽美作品为兴趣的女性群体。

  “作为一种虚构性的叙事题材出现的网络耽美小说,不同于同性恋文学的写实,其文本具有很大的虚构成分,是同人女对男同性恋的意淫成果。”[2]而这种“意淫”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反叛之上。

  社会性别(gender)指的是“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3]同时“是一种观念文化,它反映的是关于男女角色分工、精神气质、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一整套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4]

  而耽美文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代部分女性对于传统女性性别的不认同,主要反映在读写耽美文本的同人女对言情文本的排斥上。相比于阅读耽美小说,同人女在阅读言情小说时会感觉不适,而这种不适往往是由另一个女性(通常是女主角)的在场所引起的。

  言情小说中,女性的在场往往是作者或其他情感竞争者的欲望在文本中的投射。这种情况的具体表现方式主要是读者会担心完美的男主角爱上其他女性角色(各种潜在情感竞争者在文本中的化身)。这种担心如此强烈,以至于读者觉得不如干脆让完美男主角喜欢男人,从而回避掉情感竞争带来的紧张感。

  在郑丹丹对同人女进行的深度访谈中,有一些同人女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从阅读言情小说转向阅读耽美小说的原因:一方面认为“小白(“白痴”的简称)女主”配不上男主[5];另一方面,当女主角性格过于完美时,读者无法将自己代入这一角色,而是将其看作是作者在文中的化身,并且认为这种女主角的出现是因为“作者的自恋倾向太浓烈”,同时也十分嫉妒这样的“完美女主”,从而产生如果自己配不上完美男主,那就不如让完美男主投向另一个男主怀抱的想法[6]。

  所以事实上,对于“小白女主”和“完美女主”这两种言情小说中的经典女性形象,同人女都已经不能产生代入感。她们认为这两种形象是以作者为代表的“他者”,且这种他者的存在引发了她们真实的焦虑,反映出同人女们对于传统女性形象的认同危机。

  二、认同冲突与同人女的应对策略

  “认同(identity)”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概念。周晓虹认为,认同理论继承了库利和米德的观点,即社会是以“扮演他人角色”这一机制来影响自我(self),从而影响人的社会行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拥有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他人根据一个人的角色认同来对他做出反应;反过来,这些反应成了一个人发展自我意义感和自我界定感的基础。”[7]

  根据吉登斯的观念,“认同”大致可以分为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两种:“社会认同往往包括一个集体的维度,能够标示出个人是如何与‘其他人’相同的,自我认同则把‘我们’区分为不同的个体。”[8]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之间的张力使认同一直处在一个动态的关系中,若使二者达到一致无非两种途径:一是改变社会认同(即社会观念)以适应自我认同;二是改变自我认同以适应社会认同。

  言情小说中呈现的经典女性形象,事实上构成了一种对女性的社会认同。而同人女们面对这些形象时的焦虑,虽然从表面上看是出于恋爱中的竞争心理,但究其根本,是她们的自我认同与这些经典女性形象的冲突。而为了解决这一性别认同冲突,她们没有像吉登斯所说的那样去改变社会认同或自我认同,而是创造了新的活动领域(耽美小说)去回避社会认同。这表现在耽美小说中,她们选择将女性形象从小说文本的中心驱逐出去,而用男性来取代女性形象原有的位置。这一策略使她们从原有的性别认同焦虑中突围出来。

  在耽美文本中,同人女创造了“受”这个词来指代原有女性形象位置的男性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同人女不能将自己代入到原来的女性形象中,但却可以将自己代入到“受”这个角色里去进行文本体验。这意味着比起原有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受”这一角色有着更高的性别认同感。

  这主要因为男性气质以及男性能够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满足了同人女对平等恋爱关系的想象。在王玄璇与有8年耽美读写经验的23岁在日留学生小S的面谈中,小S说道:“女主角的性格没有亮点,基本都是善良、可爱、呆萌的搭配。但是换成男人的话,那就不一样了。男人们可以去参军或者战斗,可以一起热血冒险、挥洒汗水,这种毁天灭地式的爱情故事难道不萌嘛?

  ”王玄璇同时总结道:“受访者多钦佩男性拥有女性很少拥有的强健、坚毅、果决、热血,表示不喜欢言情剧里面的女主角。”[9]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相对于时常囿于闺阁的女性角色,男性角色能够活跃在更多的社会化场景中,拥有更多社会化的身份;另一方面男性与男性往往有更多平等相处、共同成长的机会。男性与男性,而不是男性与女性的文学形象,其实才更符合当今社会男性和女性都拥有高度社会化生活的社会现实。

  肖映萱则描述了女性既需要作为“人”在社会公共领域受到个人价值的肯定,又渴望作为“女人”得到美满的爱情和婚姻的双重心理[10]。新时代女性的这种心理需求无法借由传统的女性角色来完成,却可以借助男性角色来完成。脱离了闺阁场景和单一的女性气质,“受”(而不是女神、女汉子)成为了当代女性的真实化身,并在耽美文学这块现实的“试验田”里探索新的性别认同的可能性。

  由于中国的同人女以异性恋的青少年女性群体为主,年龄大致分布在14-25岁之间,普遍具有较高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11],且“她们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和北京、上海等开放度高的城市,她们通常经济条件良好”[12]。除了从文本内容上创造了“受”这个固定角色以外,文本本身作为媒介的特性也在同人女的性别认同突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文本媒介在同人女性别认同突围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媒介,文本至少具有以下两个固定特性:一是以文字作为主要的呈现形式;二是有着介于视频图像与音频之间的清晰度。这两者都为同人女实现性别认同的突围提供了有利条件。

  首先,以文字作为主要的呈现形式意味着文本与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13]的高度接近性。且与私人性、随意性的语言不同,文本往往是经过规范化的、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共识基础。因此,文本是一种带有拉康所说的“象征秩序”意味的媒介。它包含着广泛共享的社会规范,因而是一种略带强制性的社会权力。

  与此同时,文本也是一个相对开放、流动性较强的场所。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新词语的创造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这就为“受”这一名词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更重要的是,网络的交互性使得有意向使用该词汇的人能够在共同的、公开的网络空间运用这一词汇进行交流并共同分享、完善其意义。而随着“受”这一词汇意义的逐渐稳定,其使用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同也就更稳固。并且随着使用这一词汇的群体人数不断扩大,这一词汇将又能给使用它的个人带来更多的群体认同感。由此,同人女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以群体认同缓和面对更普遍的社会认同时的焦虑感。

  从媒介清晰度来看,文本不如视频图像那样具象,又不如音频那样抽象。这就使它可以让其使用者(包括读者和作者)以此为媒介建立一个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世界。这样为其使用者的“幻想”发挥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同时又能保证幻想能够按照一定的框架和风格去运作,从而满足幻想者特殊的心理需求。最重要的是,文本清晰度的这种特征使它的内容可以与现实保持适当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同人女虽然书写、阅读同性恋爱,却往往并不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同性恋者。

  她们只是“借用”了“受”这一人物形象中的性别气质、社会身份和社会情境,而不必承担这一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所负担的社会认同压力或去体会他们在现实中的真实处境。进一步说,视频图像无法实现对现实和象征秩序的大幅度游离,而音频又无法提供用以进行性别认同建构的大量符号资源。因而,正是文本这种媒介形式有效地支持了同人女的性别认同突围行动。这就提醒我们,在网络时代,文本读写活动在认同建构中的角色和地位,可能需要被重新思考。

  参考文献:

  [1]姚培娜.后现代视野中的耽美文学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4.

  [2]廖文芳.网络耽美小说的审美特性[J].滨州学院学报,2013(4):91-94.

  [3]郑新荣,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郑丹丹,吴迪.耽美现象背后的女性诉求——对耽美作品及同人女的考察[J].浙江学刊,2009(6):214-219.

  [6]朱丽丽,赵婷婷.想象的政治:“耽美”迷群体的文本书写与性别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15(6):202-208.

  [7]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46-53+187.

  [8]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王玄璇.耽美之美:同人女的性别化观看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10]肖映萱.“女性向”网络文学的性别实验——以耽美小说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8):39-46.

  文学论文投稿刊物:《浙江学刊》作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传承文明、传承学术为使命,倡导学术创新,呼唤学术良知。力求准确、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实践的轨迹,做到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和高雅性的统一。历年来所发表的文章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品味。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2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