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谈室内乐与建筑的交相辉映> 正文

谈室内乐与建筑的交相辉映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9-17 15:49

本文摘要:摘要:建筑是静止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当典雅古朴的建筑与室内乐相遇,城市就会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生机,心灵就会萌生出圣洁的敬意。无论是对于欣赏者还是演奏者,哈尔滨百年犹太老会堂的室内乐都会让人产生审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共鸣。 关键词:哈尔滨,老

  摘要:建筑是静止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当典雅古朴的建筑与室内乐相遇,城市就会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生机,心灵就会萌生出圣洁的敬意。无论是对于欣赏者还是演奏者,哈尔滨百年犹太老会堂的室内乐都会让人产生审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共鸣。

  关键词: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室内乐

黑龙江史志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数的比例关系是节奏与韵律的本质特征。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这样看待音乐和建筑:“在可归到数量及其凭知解力去认识的外在定性这一点上,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象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与结构上”。

  置身于一座美轮美奂、历史悠久的建筑中,无论是聆听一曲高雅的室内乐,还是做为乐队成员奏响前辈大师们的经典作品,都是人身心的一场盛宴,灵魂的一次洗涤。精美的建筑就像是一首凝固的音乐,同样在哈尔滨,比如索菲亚教堂,巴洛克的老建筑等很多代表性建筑之美都彰显了这座城市的美貌。百年犹太老会堂就是哈尔滨无数精美古建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音乐之都的代表符号。

  一、美轮美奂的犹太老会堂

  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始建于1907年,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街82号,设计师是H.A.卡兹·吉列,1931年火焚后重建。1931年6月,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火灾,火灾对建筑本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随后,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对其进行了修复。

  一百年前,众多犹太人从欧洲辗转流离来到了哈尔滨聚居,虔敬的信仰让他们在本地兴建崇拜场所,老会堂音乐厅经历了岁月沧桑的见证,是当时犹太人在哈尔滨建造的四座犹太会堂之一。为了使老会堂“修旧如旧,还其原貌”,哈尔滨政府专程邀请以色列籍犹太专家,根据1972年-2012年间“以色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协会主席”特迪·考夫曼先生在老会堂参加活动的照片和本地区搜集到的影像资料,将老会堂恢复到原貌。2013年5月,国务院将哈尔滨犹太老会堂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建筑”之一。

  同年,哈尔滨政府将犹太老会堂整体区域进行改造,对老会堂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并重发掘。哈尔滨是一座有着欧陆风情的城市。老会堂是典型的犹太文化建筑。施工人员在灯饰、楼梯、门窗等方面进行改造,在很多细节和小物件方面也复原面貌。犹太老会堂经过改造之后,更具欧式建筑的神韵、凝结着庄严和犹太文化的积淀。

  改造之后的老会堂将以演奏西洋古典音乐为主,音乐与建筑融合展现哈尔滨“音乐之都”的独特魅力,加强中俄音乐文化的交流,再现“俄侨音乐盛况”打造迷人东方小巴黎犹太老会堂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为几个世纪历史的音乐演出的绝佳场地。

  老会堂室内乐演出的举办,是对融入哈尔滨“音乐之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人说,优美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老会堂音乐厅的修建就是让凝固的音乐重新奏出美妙的旋律。作为室内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员,笔者有幸长期在这座精美的建筑杰作中演奏,伴随着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与建筑交相辉映而产生的或肃穆庄严,或圣洁清澈,或辉煌绚丽的艺术气息。

  二、建筑与音乐的美学通感

  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虔诚信仰的民族。从三千多年前的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到40年旷野历炼之后终于进入迦南美地,又到圣殿两次被毁,两千多年背井离乡,犹太民族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列祖的信仰,注入血液和基因中的虔敬让他们保持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性,这一点不论是他们的文化还是生活方式中都有体现,犹太建筑也不例外。

  老会堂建筑平面为拉丁十字式,两层正殿,双圆心式穹顶、犹太教的标志六角星,均具有鲜明建筑特色。墨绿色的穹顶与嫩黄的主体相配,在周围的街道建筑映衬下具有非凡独特的气质。与雄伟浩大的现代工建筑相比,老会堂小巧而古朴,百余个座位的空间正好适合细腻的室内乐演奏,而浓烈的宗教氛围则使人甫一进入会堂就油然而生一种优雅和恬静。柏拉图是古希腊美学奠基人,他曾提出“黄金分割”的比例和音乐节奏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筑中依靠视觉形象去捕捉线条尺寸间数据的重合,线条的错落有致展现节奏的起伏跌宕。建筑的空间作为动感载体,在门窗的墙体的旋律线中表现抑扬顿挫。对音乐而言,在调性、节奏、音高和音色等基础上的各种变化都能带给人们感受上激情与澎湃;舒畅或轻快的旋律给人愉悦与轻松;雄伟或厚重的和声给人以威严与饱满;而质感丰富的音色给人以听觉上不同的愉悦感。

  如果说音乐之所以能够美妙而富于变化是得益于严谨的曲式和声的结合,建筑则是通过其材料的颜色与质地,奇妙的空间、体型的变化,直接触动人的知觉。老会堂浓郁的犹太风格建筑、宗教性的装饰装修,给人的是知觉上的另类感触。懂得欣赏的人都能够识别建筑与音乐的表情性。

  音乐通常用不同的调性、节奏、音量以及音色表达不同的情感。大调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小调给人带来忧郁哀愁的氛围;不协和音的争执,协和音的宁静;小号的激昂,单簧管的恬静等等。建筑所带来的情感联想这就是建筑的音乐美带给人们的境界。黑格尔曾经用音乐类比古希腊建筑三种格式的石柱,他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说:“由于台基、柱身和檐部的体积、长短以及间距的比例不同,而形成庄重、秀美、富丽等风格区别,这就仿佛乐曲中的歌颂、抒情曲和多声部的合唱一样。”

  音乐是时间和结构的艺术,正所谓“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音乐中的建筑性美感是需要用心体会才能感受到的。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在内心塑造的建筑形象也就不同。又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座建筑的不同线条,不同风格和色彩就像音乐一样,起承转合,错落有致。苏州园林与评弹琵琶,欧洲教堂与辉煌交响,建筑与音乐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只有在体会到建筑与音乐的内涵时,在欣赏建筑与聆听音乐的时候,才会将音乐的时间旋律之美与建筑空间旋律之美充分发掘出来。

  三、老会堂里的室内乐盛宴

  老会堂音乐厅的常驻演出团队主要由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弦乐重奏组、黑龙江省歌剧院交响乐团重奏组和哈尔滨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优秀师生组成。非常幸运,作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教师,代表哈尔滨高校的水平,能够长期在这座历史悠久、另具一格的犹太老会堂中演出,得以切身体会到建筑与音乐的互动之美。伟大的城市都有他独特的的建筑,世界很多大都市的城市符号都有它特有的代表建筑。

  每一所建筑仿佛是一个静止的音符,演绎着这座城市的特有的音乐篇章。比如悉尼歌剧院,新加坡的“榴莲壳”,维也纳金色大厅,是这些城市的代表。音乐厅启用后的首场演出,由来自俄罗斯格拉祖诺夫音乐学院的演奏家和哈尔滨交响乐团共同演奏,精彩的演出,动人的的音乐,倾倒了哈尔滨的音乐爱好者。

  修缮后的老会堂,在恢復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大厅被改造这弦乐演奏为主的室內音乐厅,常态化演出以弦乐为主的室內音乐。笔者担任大提琴演奏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室内乐团有幸常驻这座音乐圣殿演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是由1956年成立的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和1965年并入的哈尔滨艺术学院音乐系发展而来的。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曾在这里执教,为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我们演奏的曲目中西结合,既有《贾布利耶的双簧管》(美莫里康尼曲)、《小提琴与双簧管协奏曲》(德巴赫曲)、《沉思》(法马斯涅曲)、《无伴奏大提琴曲》(德巴赫曲)等西洋经典曲目,又有《梁祝》选段、钢琴曲《浏阳河》、《太阳岛上》等脍炙人口的中国曲目。无论是西洋曲目还是中国乐曲,犹太老会堂与室内乐邂逅相遇的艺术效果都是令欣赏者和演奏者赏心悦目且心旷神怡的享受。

  在各大高校都积极响应教育部、文化部、财政厅实施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号召,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贴近学生、感受经典。让高雅艺术不再高不可及,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也加入到了其中。

  老会堂音乐会简单、明了的设计结构,减少了很多音乐厅、大剧院繁琐的验检票、入场的繁琐过程,让学生和音乐爱好者们一走进音乐厅的大门,就直接明了的近距离接触演奏家、聆听音乐。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也越来越被音乐爱好者所喜爱和接受。同时,在高校的教学和实践环节,老会堂音乐厅又作为一个良好的实践演出的场所,为我省各大音乐学府的学者和学生们提供便利而高雅的演出条件。

  可以说是生活中的建筑,生活中的舞台。经过四年多的推广和哈尔滨音乐产业的逐渐繁荣,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俨然已是哈尔滨的一个音乐代表符号。每天滚动播出的FM102.6在每天很多时段都有近期的音乐演出预告。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愿意走进老会堂音乐厅欣赏高雅音乐。在繁华而知名的中央大街游客服务中心,音乐演出同样也作为哈尔滨的一大特色产业被推广。

  很多游客被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建筑所吸引,很愿意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又参观了美丽的建筑。老会堂音乐厅紧邻中央大街,提到哈尔滨没有人不知中央大街,来哈尔滨旅游的人们来到这里也会很愿意到音乐厅。老会堂音乐厅在每年的6月份都有老会堂室内乐音乐周。因为老会堂音乐的舞台和整个观众席的规格所决定在此更适合室内乐形式的演出。音乐周会邀请来自国内外知名的音乐组合来到哈尔滨演出。可以说老会堂音乐厅这些年很大程度推动了哈尔滨室内乐音乐市场,是哈尔滨音乐之都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典范。

  结语

  黑龙江省凭借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域特色,作为中国的北方城市哈尔滨,冬有国际冰雪节,夏有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老会堂音乐厅也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同样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视听场所,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又领略了历史的痕迹。作为哈尔滨音乐之都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老会堂音乐厅与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音乐厅等几座音乐演出场所做为哈尔滨的音乐名片,不断的提高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建筑是静止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当典雅古朴的建筑与室内乐相遇,城市就会焕发出一种别样的生机,心灵就会萌生出圣洁的敬意。无论是对于欣赏者还是演奏者,哈尔滨百年犹太老会堂的室内乐都会让人产生审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柴宇宁.哈尔滨日报,2014-06-09.

  [2]林蒲田.建筑与音乐[J].中外建筑杂志社,1998(6).

  [3]朱立丽.哈尔滨市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5).

  [4]赵士兵,王冰.哈尔滨市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6).

  [5]韩伟.浅谈哈尔滨市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J].黑龙江史志,2014(3).

  历史方向刊物推荐:《黑龙江史志》由黑龙江省地方志编委员会等四家政府机构主办、黑龙江史志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中央和国家档案馆永久馆藏期刊,国家级二级,省级一级社科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史志、档案、历史和图书馆类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