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生态润童年文化助生长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探究> 正文

生态润童年文化助生长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探究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0-18 10:55

本文摘要:我园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立足本土,秉持阳光、野趣、自然、陪伴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

  我园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立足本土,秉持“阳光、野趣、自然、陪伴”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省、市、县课程游戏化精神,在办园合规范、保教合规定、发展合规律的基础上,让幼儿走出班级、走出园门、走进田野、走进自然,在生活中学习,在自然中体验,在对话中成长,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和谐发展,享受完整幸福的童年。 我园环境优美,富有生命气息。种植园一年四季瓜果飘香;饲养角里的小动物上蹦下跳、挖土打洞、繁衍生息;小树林葱葱郁郁、虫鸣鸟唱。春华秋实,幼儿在悄无声息的时光里春耕、夏耘、秋收、冬酿,体验着大自然蕴藏的勃勃生机……

幼儿园教育论文

  理念篇——用支点撬动美好梦想

  陶行知先生说:“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中产生活的教师;要从活的教师中产生活的学生;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我园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利用地域资源、审视本园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专题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转变教师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积极创设符合实际的本土特色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条件下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探究

  1.更新理念,优化课程把日常活动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理念,有序开展课题研究。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将课程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相结合,带领幼儿走进田野、走访周边、走进农家,通过观察、记录、探究、游戏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解读节气,了解农耕、物候、温度、民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让幼儿在直接参与、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取核心经验。

  2.多元培训,提升素质围绕幼儿园班本课程的预设与生成、集体活动的设计与展示、青年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与展示、观察记录与学习故事的撰写、白板课件的制作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或培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班级半日观摩活动,从班级环境的创设、游戏材料的丰富、游戏内容的更新、保教的配合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

  3.全员读书,丰富内涵集体研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小小探索家》《关注儿童的生活》等专业书籍,采用骨干教师领读、人人精读等形式,通过逐章交流、读书演讲等方式推动全园读书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幼儿和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坚持每天三个“20分钟”,即餐前阅读、午睡前阅读、亲子阅读各20分钟;要求班级建立亲子阅读群,以便幼儿讲述故事、交流阅读心得,并鼓励家长陪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4.同伴互助,经验分享组织教师进行各类资源分享——每天晨舞后,教师轮流分享经典体育游戏,并在此基础上创游戏新玩法;每周进行业务学习之前,教师轮流分享手指游戏;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及时将有价值的经验进行全园分享,使学习的精华惠普到每一位教师,受益于每一位孩子;每位老师认领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节气,先各自收集整理资料,再在沙龙研讨时进行汇报交流,以此内化传统文化知识。

  环境篇——用现场进行深度剖析

  我们依据《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和《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途径》中的核心理念,智慧运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向自然要材料,水、沙、泥、木、竹等不可或缺;向生活要材料,轮胎、轮子、水管、纸箱等信手拈来。创设丰富多元的特色教育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1.乡土化的教室环境我园六个班级的主题墙主材料各异,隔音板、牛仔布、纸板、轮子、木头等各不相同;主色调也各不相同,小一班为蓝色、小二班为黄色、中一班为黑色、中二班为大红、大一班为原色、大二班为黄绿色;同时将草绳、扇子、棉花、竹筒等自然物做成自然清新的挂件,巧妙地将自然和教育相结合,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童心飞扬的游戏场所,从而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审美熏陶,使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

  2.自然角的探究环境班级自然角都设有种植区、饲养区、观赏区、实验区,哪些种子可以在泥土中生长?哪些种子可以在水中存活?种植——死亡——再种植,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幼儿观察、比较植物的外形特征及其在水中生长的秘密。反季节的蔬菜可以生长吗?在植物角可以试一试。饲养的小鸟、小兔、仓鼠等动物也是幼儿的亲密伙伴,孩子们每天都给它们喂食、喂水、清洗尿盆、清扫窝笼,同时在看一看、比一比、记一记中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生长发育全过程,从小懂得了爱护动植物的道理,萌发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3.运动场的乡土环境将竹竿、绳子、轮胎、沙包、线轴等农村随处可见的废旧材料运用于幼儿的早操律动之中,幼儿听着乡土音乐在乡土情境中玩民间游戏,促进了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了锻炼幼儿的体能,我们联合家长巧妙利用农村自然资源自制各类运动器械,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如拖小猪、滚铁环、踩高跷、爬竹梯、跳大绳等,幼儿玩得乐此不疲。

  4.接地气的游戏环境在区域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幼儿发展为目标,立足班级实际,利用乡土资源(如种子、鲜花、贝壳、稻草、柳条、泥土等),紧扣兴趣与问题,师幼共同建构班级环境和班本课程。在区域里不规定游戏内容,只投放适量的、适宜的、丰富的、可探究的低结构材料,随时随地吸引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自主、自愿、自由地参与到各类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学习、发展和提升。

  节日篇——用行动支持蓬勃生长

  如何抓住节日的教育契机?我们注重从幼儿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地容地貌创设具有本土特色的节日环境,开展家园互动的游戏化节日活动,促进幼儿认知、情绪情感的发展。

  1.创新传统节日我们积极探索适合幼儿的学习途径,传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如在“亲子元宵喜乐会,庙会赶集乐翻天”系列活动中,元宵序曲涵盖做花灯、绘面具、调奶茶、制海报、串水果、询定价、分场地等内容;庙会进行曲分为祈愿区、赏灯区、游戏区、灯谜区、市集区等区域活动;元宵协作曲包含评花灯、搓圆宵、品元宵等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转化特殊节日除传统节日外,我园在“妇女节”“地球 日”“感恩节”等一些特别的日子里也开展了与此相关的系列主题活动。为了让幼儿知道感恩、学会感谢,并且积极参与到感恩活动中,我园开展了“妈妈咪呀”主题系列活动,力求在超市购物、制作礼物、课程回顾等多个活动中感受浓浓的亲子情,促进幼儿认知、情绪情感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3.生成时令节日为了更好地开展乡土资源研究,我园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索开展园本课题研究,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了园本节日活动。例如,冬至时节我们开展了“岁月皆采获,冬日共欢愉”庆祝活动,通过节目展演、有奖竞猜、自制饼干等活动,让幼儿在热闹、欢快的氛围中既展示了自我风采、提高了动手能力,又轻松地了解了冬至习俗,充分享受了劳动带来的成功和欢乐。

  课程篇——用精彩点亮缤纷四季

  1.乡土文化的归类南黄海边的如东民俗特征明显,文化资源丰厚,并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但是如何更好地汲取精华,确定适合幼儿的乡土文化资源成为了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巧妙设计民间文化题材,使其成为适合幼儿经验背景、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内容。我们发动家长收集相关资料,如《如东志》,并将本土化资源进行梳理,制定了本土化教育资源网络图。

  2.教学资源的采撷

  我园通过研究探索把乡土文化提升到幼儿园本土化主题教育课程中来,并确立了主题网络、领域目标、内容方式,初步形成了园本特色乡土文化知识体系。

  3.园本特色的彰显

  虞永平教授强调:“幼儿园课程要有趣生动,因为有趣的课程内容能更加贴近幼儿,趣味化的活动能使儿童积极、投入和专注。”我园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在与自然、材料的对话中体验“野趣”;进行种植护养、田间实践,让幼儿大胆自由地去感受、体悟、探索,充分体验“农趣”;创设多元环境,在搭建活动、民间游戏中体验“童趣”。我园社会课程“我的爸爸是超人”、植物课程“美味的紫菜”“豆豆乐”、动物课程“嗨,蟹老板”“刺猬来了”、教育戏剧课程“公牛历险记”、科技课程“椅步凳天”等在如东县课程叙事评比中先后荣获一等奖。

  收获的喜悦、成功的欣慰让我们更加执着于课题研究——“有行动就会有收获”,伴随着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且行且思,接下来我们会将乡土资源融合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特色教育品牌,通过探索和实践将乡土文化教育深植于幼儿园文化课程和建设之中。

  作者:高建梅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8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