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农民工及子女的身份认同焦虑> 正文

农民工及子女的身份认同焦虑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4-15 10:50

本文摘要:《黄河文学》在2019年第7期刊登了田埂的非虚构作品《让他们好好成长》。作者以初中语文老师的身份走进了五位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进行家访,这篇作品就是一份家访记录。家访前,作者有个疑问:这些农民工子女朴实善良,但是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似乎总有很多障碍,问

  《黄河文学》在2019年第7期刊登了田埂的非虚构作品《让他们好好成长》。作者以初中语文老师的身份走进了五位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进行家访,这篇作品就是一份家访记录。家访前,作者有个疑问:这些农民工子女朴实善良,但是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似乎总有很多障碍,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份家访记录对这一问题做了探索和呈现。

农民工身份

  一、充分尊重人物的话语权

  《让他们好好成长》语言纯朴,乍看之下未经雕琢,细读则知独具匠心。这种接近原生态的朴拙,具有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口语化的叙事形成了多种声音的诉说,加上老师视角、学生视角和家长视角,立体地呈现了一个个农民工子女的生存图景。而一个带着爱心、耐心和探索心理的老师,天然地产生了一个叙事视角,在这个视角之下,作品尽可能地呈现真相,而不预设立场。这种叙事技巧使得这部作品具有一种开放性。这五个家庭都是怎么样的呢?第一个,马梅花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哥哥打工,姐姐读幼师住校,马梅花回家后只身一人。第二个,秦东的父亲开货车,习惯以打骂来教育孩子;母亲做宾馆服务员,对丈夫的暴躁脾气和赚钱能力非常不满(这种不满在孩子面前常有流露),并且袒护儿子的犯错行为。

  从秦东的叙述语气,我们能看出他对父亲、对农村充满憎恶,对老师充满质疑和防备,潜意识中有一种“想让老师暴躁一下”的冲动。第三个受访的孩子名叫曾强,父母常年两地分居;他学习不算差,但经常迟到、旷课,害怕去学校,甚至害怕见到家访老师。除了这三个作为叙述者的孩子,作品中还有两位大人。一位是马蕊的父亲。马蕊一家四口住在一个破旧的出租房里,墙围以纸糊成。马蕊深受城市同学的影响,经常去餐厅、KTV吃喝玩乐,甚至为了刺激还和男同学拍“床照”。另一位受访的母亲在叙述中很少提到女儿,她迫不及待想要倾诉的是她不幸的婚姻。这部作品选择了与三位孩子和两位家长的访谈记录,以访谈录的方式进行叙事,而不是由作者转述,最大程度地尊重了当事人的话语权。在叙述者的字里行间,隐藏了很多细微而难言的情绪和情感。读者通过这样的文字,完全能够体会当事人的心情和说话的语音、语调。

  二、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身份认同焦虑

  《让他们好好成长》与路遥的成名作《人生》可谓遥相呼应。1982年,《人生》发表后引起很大社会反响。后来,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四川大学露天放映时,天降大雨,一万多人在大雨中坚持看完了电影,高喊“《人生》万岁”“电影万岁”。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人们对《人生》这个故事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共鸣?高加林这个人物形象,投射了当时的集体潜意识,是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意象。在《人生》中,高加林挣扎于农村姑娘刘巧珍和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三角恋情,挣扎于在农村劳动还是到城里打工的艰难选择。

  这看起来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可是他挣扎的疼痛与迷茫,反映的其实正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历史转型期一代中国人的心灵状态。可以说,这是最早写出农民工深层心理的文学作品,而路遥另一部作品《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则是高加林这个人物成长的新阶段。这两个人物,本质上都是农民工形象。路遥非常敏锐地意识到了一代中国人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过程中所具有的疼痛与焦虑。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进了城的“高加林们”怎么样了?他们的子女又生活得怎么样呢?

  今天,关注这个问题的作家似乎不多,就算有这样的作品出现,也不会引起《人生》那样的社会反响。是这个问题不重要、不疼痛了吗?在这样的一个参照之下,我们就知道田埂的《让他们好好成长》具有怎样的意义,就可知道它到底体现了《黄河文学》这样的文学杂志怎样的立场和情怀。作者开头提到一个问题:农民工的孩子为什么学习文化知识有很多障碍?这个原因到底在哪里?在我看来,整个作品的叙述就将答案呈现了出来。

  在城市中较低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的艰辛,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匮乏心理,这种心理深深地影响到了他们、尤其是他们子女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控制力,体现在对自我认同的焦虑,和对客观世界认知的管窥心理。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自我同一性的危机时期;对农民工子女来说,更是如此。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像马梅花和曾强这样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在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和物质条件的悬殊中,独自面对一切。父母和他们具有同样的身份认同焦虑,不能给他们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支援和指导,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艰难的。

  第二个方面,像秦东这样的孩子,他们与乡土文化之间断根了。这种断根产生了一种焦虑和恐惧,深深地埋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体现出来的就是对城乡之间非常极端的对立思维,而这样的思维,会在行为上体现为一种极端的攻击性。一切与农村有关的,不管是伦理道德观念,还是人的生活方式,又或者是一些生活习俗,都会引起这些孩子本能的反感。第三个方面,孩子的自我认同会投射到同性父母身上,也就是说,男孩子特别容易将他潜意识当中压抑的情绪记忆投射在父亲身上,而女孩子会投射在母亲身上。这种心理投射是双向互动的。在这种互动中,孩子形成自己的自我认同与性别认同。

  虽然说今天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处在两种文化当中,精神的挣扎和痛苦不但没有丝毫减轻,反而比高加林们更为复杂。这一点在作品里也有体现,比如,马梅花的父母都在外工作,一方面要养家糊口,另一方面,似乎钱永远赚不够;曾强的妈妈加班不回家,孩子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她也无暇顾及。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农民工子女如今生活学习在大城市,他们的心理期待更高,但是他们的父母还没有意识到孩子有更复杂的精神上的困惑。就像马蕊的父亲马三虎,他给了孩子一个临时凑合的家,但他不懂得一个凑合的父亲很难养育出一个对自己人生负责任的孩子。所以,孩子本能地以夸张性和戏剧性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以此来认同自己。

  三、管窥心理与可能的出路

  关于自我认同,作家郭文斌有一个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即人的自我认同不仅是时间性的,同时还是空间性的,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逐层超越的过程。他说,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根据层次可以分为五个级别:将自我认同完全建立在物质上,就在“物我”层;将拥有的身体认同是全部的我,就在“身我”层;将拥有的情感认同是我,就在“情我”层;将道德认同是我,就在“德我”层;最高的自我认同是找到本我,那种状态就是“无我”的生命一体感。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认识自己、不断升华人格的过程。

  这个观点对于我们认识《让他们好好成长》这篇作品中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有很大启发。十几岁的孩子正处在自我认同的敏感期,如果不能得到父母师长的积极引导,他们的自我认同就很容易停滞在“物我”“身我”阶段而不能发展。马蕊和同学攀吃比穿,秦东不再愿意坐母亲的电动车等等细节,就是这种心理发展停滞的表现。正是对所渴望资源的深深匮乏感,导致当事人把专注力放在渴求的对象上,出现了“管窥”认知——生命视野变成了管中之窥,进而影响到人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控制力。匮乏思维就像一个命运的魔咒,很多人深受其影响却不自知。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在《稀缺》一书中,就研究了印度贫困农民的管窥思维。其中的逻辑再细化就是:匮乏导致短视和透支行为,没有为自己留下选择的空间,最后导致心灵宽带无法承载,人生崩溃。化解这种魔咒的办法有两个:第一个是时刻保持对自我心念的觉察,保持警醒、自律和长远规划;第二个办法是构建和拓展心灵宽带,引导人们将自我认同建立在“德我”以上的精神层面。在《让他们好好成长》中,几位孩子的父母面临着精神上的困惑,到了孩子这一代,这方面的困惑和挣扎就更为突出,也可以说更加焦虑,充满了恐惧。如此一来,孩子们内心能量的流动被封闭,很难与内在自我进行对话,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心理投射上的扭曲现象。

  就像秦东,心理中有强烈的城乡对立,这种对立又和他的创伤记忆纠缠在一起,最后就表现出了对农村、农民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对立和质疑,对老师的侮辱性调侃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这种管窥心理导致了人会将自我认同局限在他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说把物质条件认同为全部的自我,或者把身体认同为全部的自我。

  在这样的自我认同心理影响下,当孩子们越认识到物质的匮乏,物质条件越不好,就越给他们带来恶性的自卑感、焦虑感和恐惧感,因而出现认知上的短视行为。这体现在作品中,就是这些农民工子女不想再学习,执意要去打工,靠赚钱来缓解这一内心的焦虑。他们或者会奇装异服,或者浓妆艳抹,或者给身体刺青,或者男女同学玩拍“床照”……凡此种种,都是孩子们将自我认同焦虑投射到了“物我”和“身我”层,心理停滞而不能成长的表现。

  同时,这种管窥心理因为伴随着恐惧,当事人会出现过激的心理防御机制,比如,曾强的迟到和旷课,就是他因为内心恐惧而做出的心理防御。第二种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攻击性,在被别人伤害之前,首先去攻击别人,比如,秦东害怕老师来批评自己,就首先体现出了对老师的敌意。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如果不能被引导健康成长,很可能会走上犯罪道路。我们找到孩子此类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那么到底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有赖于很多因素,或者说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去努力。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焦虑,从高加林到马梅花持续了三十多年,而且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难题。

  在中国,几亿农民工的心理转型具有普遍性,正视和解决这个心理问题非常重要。以我之见,推动终身学习和社会教育,对农民工和农民的精准扶贫从教育做起,从文化做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学校也要认识到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孩子们的引导。认识到这种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引导农民工及其子女将个人身份认同和文化身份认同结合起来,使个人自信建立在文化自信之上。

  相关评职知识:农民工可以评职称吗怎么评

  有技术的农民工也是可以评职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机制,在农业、机械、电气、建设、交通等领域开展农民和技术工人职称评定,开辟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所以,农民工的权益要保障,就要努力成为有技术有知识的农民工,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更高的收益。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