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政法论文》 社科论文资源型区域多维贫富差距治理> 正文

社科论文资源型区域多维贫富差距治理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5-30 18:23

本文摘要:贫富差距拉大是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需要面对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本篇社科论文认为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仅会影响到国家持续增长的能力,同时也导致部分人群的贫困,加剧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贫富差距拉大是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需要面对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难题,本篇社科论文认为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仅会影响到国家持续增长的能力,同时也导致部分人群的贫困,加剧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江苏社会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90年,是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

江苏社会科学

  [摘 要]扭转贫富差距拉大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贫富差距悬殊的资源型区域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矿业收益分配使用的偏差性分析了资源型区域多维贫富差距的形成,矿业收益的波动在“荷兰病”效应下带来了行业贫富差距,矿业收益分配的耗散在贪婪效应下导致了“利益群体—普通民众”贫富差距,矿业收益误用中财富配置的空间效应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资源诅咒”效应导致了资源型区域与非资源型区域的贫富差距。山西的煤炭开发历程也显示了资源型区域多维度贫富差距的存在。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矿业开发主导的资源型经济缺乏包容性、普惠性,基于此,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提出了治理资源型区域贫富差距的思路:通过调节矿业繁荣缩小行业贫富差距,矿业收益共享治理“利益群体—普通民众”贫富差距,优化矿业收益使用的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破解“资源诅咒”提升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贫富差距;资源型区域;矿业收益;“资源诅咒”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扭转贫富差距拉大的局面,促进共同富裕。

  资源型区域作为以矿产、能源等可耗竭资源开发主导的经济区域,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Buccellato and Alessandrini,2009[1];Papyrakis and Gerlagh,2004[2])。受矿产开发的影响,资源型区域的贫富差距表现出了复杂的特征:在资源繁荣的过程中,采掘业成为山西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陈晋玲,2011[3]);而自2000年以来,随着山西资源依赖度的提升,山西的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都呈现了拉大的趋势(景普秋,2013[4]);在内蒙古,伴随煤炭开发,鄂尔多斯成为全国的首富城市,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拉大(郝丽芬,2013[5]);资源的开发也形成了由煤老板、国有企业、政府、腐败官员等部分群体所组成的利益群体,拉大了与普通民众的贫富差距(景普秋,2011[6]);在资源枯竭地区,因为失业而导致的贫困问题较为突出。资源型区域贫富差距的原因与矿产开发直接相关,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不合理、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的单一性、遭遇“资源诅咒”的风险、资源的耗竭性都成为贫富差距拉大的元凶。当前学者们也关注到了资源型区域的贫富差距问题,但是却缺乏系统的认识,也没有从矿产开发特殊性的角度对资源型区域贫富差距的形成进行解释。本文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例,对山西存在的多维贫富差距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提出治理贫富差距的基本思路。

  二、资源型区域贫富差距的多维特征

  在资源型区域,矿业开发特殊性所带来的矿业收益分配使用的偏差性(即:矿业收益配置偏离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轨道,矿业收益的形成、分配与使用环节存在不合理现象)是形成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张复明,2013[7])。矿业收益形成、分配与使用的不合理在“荷兰病”效应、贪婪效应、财富配置空间效应、“资源诅咒”效应的影响下形成了资源型区域的行业贫富差距、“利益群体—普通民众”贫富差距、城乡贫富差距、区域贫富差距(见图1)。

  (一)矿业收益波动、“荷兰病”效应与行业贫富差距

  矿产品价格强烈波动是资源型区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外部条件,价格波动会带来矿业收益形成的波动,当矿产品价格高涨的时候,矿业繁荣带来大量的矿业收益,而当矿产品价格低落的时候,矿业萧条导致收益锐减。矿业收益波动形成了矿业收益分配使用的第一次偏差现象,其中,在矿业繁荣时期,较高的矿产品价格使得矿业劳动要素投入的边际产品价值高于其他行业,在“荷兰病”效应(Corden and Neary,1982[8])的作用下,要素向矿业部门流入,导致矿业与其他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拉大①:第一,当矿业工人看到自己劳动创造的市场价值较高时,就有可能寻求涨工资,要求分享矿业收益;第二,当矿业的边际产品价值较高时,矿业企业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从事矿业,也会主动抬高工资;第三,按照要素流动的规律,只有当各部门劳动工资均等的时候,要素才会停止流动,但是各个行业由于工资合同、转岗就业成本、技术专用性的限制,其他行业劳动力向矿业部门流动时很难实现工资均等,进而产生矿业与其他行业工资收入拉大的局面。而在矿业萧条时期,过低的矿产品价格使得矿业的收益减少,矿业工人的工资收入也减少,行业收入差距出现缩小的局面。

  矿产品价格波动下的行业收入差距拉大在资源型省份山西较为突出,从图2中可以看出,1999年、2000 年煤炭价格增长率为-8.10%、-0.10%,煤炭价格低迷导致采掘业与制造业、农业以及全行业平均的工资收入差距缩小,1999年三者分别为 1.04、1.52、1.07,2000年为1.02、1.44、1.02;自2001年开始到2011年,煤炭价格增长率都大于0,而且煤炭价格的增长率远远大于一般工业制成品的价格增长率,在此阶段煤炭繁荣使得采掘业与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拉大的局面,采掘业与制造业、农业以及全行业平均的收入差距从2001年的1.14、1.39、1.04拉大到2011年的2.13、2.75、1.62;2012年以来煤炭价格的回落使得行业贫富差距有所减轻,2012年煤炭价格增长率为-5.40%,采掘业与制造业、全行业平均的收入差距分别为2.05、1.60,但是与农业的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达到了空前的2.87的水平。与全国进行比较发现,山西的行业收入差距高于全国,《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采掘业与制造业、农业以及全行业平均的收入差距分别为1.42、2.68、1.25,都比同年山西的行业收入差距小,这也凸显了山西行业收入差距过于悬殊。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