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政法论文》 理论借鉴与实践启思:德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正文

理论借鉴与实践启思:德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11-14 11:34

本文摘要:摘要:德性伦理学是以德性为基本概念形成的道德理论,在注重培育人们在特定共同体所需要的道德品质方面,拥有一套独立且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一定价值。 德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启示在于:人类幸福生活是思想政

  摘要:德性伦理学是以德性为基本概念形成的道德理论,在注重培育人们在特定共同体所需要的道德品质方面,拥有一套独立且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一定价值‍‌‍‍‌‍‌‍‍‍‌‍‍‌‍‍‍‌‍‍‌‍‍‍‌‍‍‍‍‌‍‌‍‌‍‌‍‍‌‍‍‍‍‍‍‍‍‍‌‍‍‌‍‍‌‍‌‍‌‍。 德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启示在于:人类幸福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要的价值关切; 情感教育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实践智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德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启示在于:注重榜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个体的习惯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方式;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阶段性与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关键词:德性论;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榜样教育; 实践智慧

道德与文明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急需接受新的理论资源滋养,以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地讲授教条的原则,而是指向人的内心,帮助人们养成适宜的政治品格,培育人们生活在政治共同体中需要的心性与品质,以便人们作出习惯性的政治实践。

  当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将其视为理性化、教条化的知识教育,缺少对于人们终极生活和意义世界的总体观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情感、理想的维度。 德性论兴始于古希腊时期,经过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发展、近代的沉寂之后,当代呈现复兴的趋势,并向多学科拓展。 德性论在注重培育人生活在特定的共同体所需要的道德品质方面拥有一套独立且有特色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都具有积极的价值。

  一、德性论的基本信条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德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分属不同的理论研究范式,具有各自理论发展的历史与现实逻辑,但是它们在育人的目标尤其是培育人的品格方面具有诸多契合之处。 德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契合的关键点在于“人”。 在对人的基本认识,以及培育人的品格、品质等方面,二者有着深层的相似点。

  (一)德性论的基本信条

  德性论(virtue ethics),也被称为德性伦理学,是伦理学一支重要的理论流派。 德性论兴始在古希腊,以柏拉图等为代表,其中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它的经典范式,以至于德性论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的发展都在与之展开对话。 中世纪的神学德性论以阿奎那为代表,在继承古希腊德性论基础上,注入了神学元素,宣扬基督教的基本德性。 柏拉图在其经典著作中,引出了“四主德”,即正义、勇敢、智慧、节制。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定义为中庸,并给出了更加系统的德性清单。 中世纪在古希腊坚持的“四主德”之上又增加了“信、望、爱”。 到了近代,德性方面的论说开始让位于一直处于主导的规范论伦理学说,其两大代表性理论——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都将道德评价聚焦于人们的行动,前者是行为的效用,后者是行动的规则。 规范伦理学过分注重行动的规范,将人们的道德活动视为机械适用道德规则的过程,由此导致人们的行为丧失了对道德动机以及道德背后的社会背景的关注。

  一些当代伦理学家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汲取德性资源,并对之展开批判,开启了德性论的复兴之路。 以学者安斯库姆的经典檄文为典型标志,此后经过福特的强化、麦金太尔的发扬,以及努斯鲍姆、威廉姆斯等学者的努力,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德性伦理运动。 德性论由此成为与义务论、后果论鼎立的当代三大伦理理论之一。 步入21世纪,德性论在斯洛特(Michael Sloto)、安娜斯(Julia Annas)、德里弗(Julia Driver)等人推动下,逐渐走向政治哲学和具体应用,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德性论是以德性为基本概念形成的一套道德理论,其首要的信条是将德性作为伦理思考的焦点。 所谓德性,指的是一个人优越的、卓越的、积极的道德品质。 在当代德性论学说的代表学者斯洛特看来,与义务论注重规则、后果论强调结果不同,德性论将重点落在人的“内在品格和动机”上。 另一代表人物朱莉安·安纳斯也将德性看作一个人的性情或定势(disposition),并且阐述了德性作为个人内在品质所具有的最基本属性:习惯性、素质化或性情化、可靠性。 从德性论来看,一个道德的行为应当是有德性的人所为,而一个人之所以是有德性的人,在于他做了合乎德性的事情。

  相比规范伦理学对行为的关注,德性论将重心落在有德性的人上,因为任何德性总是人的德性,是人所具有的向善的道德品质。 斯洛特的“以行为者为基础”(agent-based)的伦理学就鲜明地说明了这点,以区别于“以行为为基础”(action-based)的规范伦理学。 人之所以做出有德性的行动,表现他内在的向善品质并非出于短视的理论考量,而是基于系统的人生规划。 德性论思考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并将人的生活看作一个整体,人从长远、总体出发依靠自己的实践智慧作出抉择。 实践智慧体现有德性的人在作出德性行动时具有的审慎的、理智的思考能力。 德性论认为人的德性是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注重习惯、环境、社会组织等作用,在德性培育上具有一套有效的方式,值得我们关注。

  (二)德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契合

  当代德性论正不断走向应用,拓展至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等不同学科。 将德性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既是德性论应用取向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寻求理论滋养的需求。 德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结合点在于“人”。 具体地说,理想人格的练就,是两者之间的结合点。 德性论认为,进行道德方面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们习惯性的行为倾向、培育理想的道德人格。 德性伦理学关注成为什么样的人,认为一个人的品性往往会由其稳定的行为和举止来表现和反映,而不是由外部因素去规定或要求约束他干什么。 人们一旦形成了理想的道德人格,就会自愿且习惯性地作出有德性的行为,确保在德性的行为方面保持稳定。 德性论同时重视人格典型以及道德模范的教育作用,在德性养成的环节中,主要是对标志性的道德榜样进行模仿,以此类生活中具体的鲜活的言行,作为人们道德涵养的学习对象,通过类似学徒式的教育和练习,使每个人都能自然而然地从事某些应该去做的行为[1]。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包含了人们对理想人格的期待与追求。 作为一项充满政治性的价值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培育能够锻炼人们在共同体中参与政治生活需要的能力与品质,塑造符合一定政治共同体需要的政治人格。 政治人格是人们对政治价值及其制度和实践方面的情感、认知、意志的总和,是人们将政治系统价值观内化为个体稳定的习性。

  政治人格一旦形成,就会呈现相对稳定的特征,保证人们作出符合政治共同体需要的行动,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公民教育的部分内容,基本目标是将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框架下的核心价值传递给社会成员,塑造认同自由民主的价值、制度,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合格的公民。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传播给广大社会成员的使命,目的是培育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由此可见,德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都非常关注和重视人以及人的品质与人格。 德性论关注的是人的向善的道德品质,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向人的政治品质与政治人格。 德性论对人的品质、品性、品格等都提供理论上的系统解答。 在德性培育、人的品性养成等具体实践领域,德性论提出系统的、社会化的具体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塑造人们在政治生活领域需要的德性,培育符合一定阶级、社会组织、政党需要的政治人格。 因而,德性论对政治德性的理论与实践都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启思。

  二、德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德性论是系统阐释品格的伦理学理论,有助于为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培育提供思路。 对于人类幸福生活的关注、重视道德教育的情感属性以及关于实践智慧的强调是德性论在品格培育中的三个基本面向。 德性论在定位、内容、理念的理解上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人类幸福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要的价值关切

  德性论始终与人的生存联系在一起,从个人的长远目标思考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德性论的主导流派亚里士多德主义就认为,人们最终所追求的至善是幸福,而德性是实现幸福的条件。 培育德性的目标是要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但德性培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在城邦中实现,并且靠习惯化的实践练就而成。 因而,个体是天生的、社会性的政治动物,仅仅在城邦、共同体、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才孕育出所需要的德性。 德性论对人的思考立足于人的终极生活目标——幸福生活的实现,关切人们的生活理想,追问“我们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等生存论问题。 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在规范伦理学主导几个世纪之后呈现复兴态势,缘于规范伦理学是以“规则” “律令”为中心,它的理论与实践让人们的道德生活变成为对道德法则的守护,而缺失了对于人生总体意义的追求与把握。

  这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表现也十分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虽关注人们的价值世界,但却时常被人们视为与我们生活无关的,维护执政党政治统治的抽象说教。 关注人的总体生活、实现人的幸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价值观塑造的方式,促进人们的幸福实现。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物,具有社会性的归属,他镶嵌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内,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2]。 人的幸福的实现依赖多重社会条件,既有物质方面,也有思想方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生活需要的生发与生活需要的满足之间的互动过程[3]。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精神、价值观、情感等方式,让个体接受在一个特定共同体中所需要的思想精神与价值观念,使个人更好地融于共同体之中,实现个体与群体、公民与共同体之间的统一。 一旦我们从人的总体幸福生活视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转换思考视角,探索人们之所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过政治的生活,以及接受一定的政治共同体的思想,就在于它是我们通向幸福生活的条件。 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能简单停留在现存的政治统治合法性和意识形态说教的论断上,而是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关怀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生活的终极理想,让个体通过接受政治共同体的思想、精神、价值观的方式,实现幸福生活。

  (二)道德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德性论关注行动者,聚焦鲜活的、现实的人,不仅反映人所具有的理性的属性,也体现了道德感情维度的属性。 近代伦理学以道德为理性的规约,去除了道德所有的情感属性,给人以冷冰冰、机械的印象。 功利论重视人们行为的效果,道义论注重行为规范本身,都远离了真实的人,道德成为与人的情感、意志、生命体验毫无关系的抽象物。 但在德性论看来,道德是人的道德,德性是人由内而外自觉表现出来的品性,作出德性行为伴随着强烈的道德情感。 亚里士多德强调过,德性总是伴随快乐,人们作出有德行为应该是自愿的,是内心的善良意志发出的。 休谟则把一切道德行为与对道德的理解都建立在“同情”(sympathy)理论中[4]。

  麦金太尔将道德教育看作情感教育,而斯洛特认为,道德是源自动机的道德,道德关注人的主观意志,德性的培育源自人的道德情感。 他从苏格兰启蒙运动理论中汲取养分,特别是休谟的“同情”和女权主义的“关爱”理论,发展出一套激进的、纯粹的德性论学说。 当代德性论批评规范伦理学的一个重要理据,就是其忽视人的主观动机,不去考量行动者作出道德行为前生发出的道德情感。 德性论认为,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作出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之一,内蕴道德情感的道德主体,是内在动机与外在行为相统一的完整的德性主体。

  从德性论来看,道德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规范,更要去培育个体的道德方面的情感。 道德教育要注重培育个体的品质、能力,不是简单地给受育者某些方面的规则,尤其是在进行教育实践时,更应重视爱、尊重、同情等道德情感的成分[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个体在政治共同体中成就自我的重要渠道,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体现人们对待政治的态度、意志、情感等,在具体实施中,则不仅力求获得理性、科学的理论依据支撑,也需要人们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支撑。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一项意识形态的灌输活动,是与情感无涉的理性化、教条化的知识传播活动。 政治性是思政教育的本质属性。 讲政治、重视政治建设一直贯穿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特的传统优势和克敌制胜的保证[6]。

  然而在一个时期的泛政治化的环境下,政治活动被人们误认为是缺乏情感的权力控制、阶级斗争、敌我矛盾等。 从德性论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关注情感,在内容设计中注重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渗透了价值、情感、精神等要素,改变人的心性的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情感、情绪、意志等非理性的一些元素,将情感层面的教育带入思政教育的实践中。 另外,在将情感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同时,更要阐发情感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机制,从而把握人们政治社会化的情感支撑、原理和机制等。

  (三)实践智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德性论认为,德性的核心是实践智慧,它能使德性中不同的气质、性情、品质形成稳定性的统一体。 实践智慧是人的理智能力的体现,对不同的情景、场合能够作出审慎的判断‍‌‍‍‌‍‌‍‍‍‌‍‍‌‍‍‍‌‍‍‌‍‍‍‌‍‍‍‍‌‍‌‍‌‍‌‍‍‌‍‍‍‍‍‍‍‍‍‌‍‍‌‍‍‌‍‌‍‌‍。 抽象的原则难以适应复杂的、特殊性的社会场景,这就需要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理性思考的能力,能够当机立断、合理选择。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视为中庸,即过与不及的中间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行动者理智地在实践中考量具体的情境,作出恰如其分的选择。 实践智慧不是抽象的理性,而是体现到具体实践中,展现道德主体审慎判断的理智能力。

  德性论认为,实践智慧在实践中展现出来,德性的孕育离不开人们具体的实践。 亚里士多德曾论及: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情成为公正的人。 只要习惯性地作出符合德性要求的行动,就会形成稳定的、向善性的行动倾向。 实践智慧在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知识运用,而是依靠主体判断。 主体是在结合具体的场景或情景的时候,作出一些合宜的判断,以此来指导自己作出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强烈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性论主张的实践智慧有助于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特征。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好的政治制度应当能够培育公民品德,公民应具备参与政治相应的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本质上就是实践智慧,需要公民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达成。 从德性论立场看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教育主体在实践时的能动的活动,结合不同的情况开展实践。 教育者体现政治智慧,在不同形式、不同场合的政治实践中,表达对特定政治共同体的看法。

  在当前社会分化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在领域、行业、空间、群体上存在巨大差异性,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此进行特殊把握。 随着现代社会的主体性增强,每个人都是一个思想源,都具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个体的思想差异越来越大,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同一化、理性化的知识传输已经变得不合适。 从本性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执政党自上而下开展的政治价值观传递活动,本身就是一项不间断的政治实践活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对象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持续性的实践过程。 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公民个体的政治实践能力,反映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自觉投入到政治实践活动中,并根据具体情境将统治者需要的价值观内化于心,作出合理的政治实践。

  德性论提出的实践智慧,指向行动主体。 德性不是行动者被动地适应德性要求的过程,而是行动者主动、自觉地根据情境作出选择的过程。 我们总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上行下效、自上而下的官方说教,这个过程是执政党与民众之间“你说我听” “你打我通”的被动适应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也由此被看作一项灌输知识、观念的教育活动,忽视思政教育主体与对象在教育的整个过程的建构性与选择性。 思政教育是典型的实践活动,体现教育主体与施教对象之间的实践智慧,也就是在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做出适宜的、审慎的判断。 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摒弃单一知识论,走向对实践智慧的关注。

  三、德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启思

  德性论对生活在一定共同体下人们的德性、品格养成,有着一套系统化的实践路径。 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三个方面包括德性培育注重榜样的示范效应、德性的后天获得性特质依赖个体的习惯养成以及个体通过习惯化的方式逐渐获得德性。 同时,培育德性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急速化的教育过程,而是符合个体成长规律,具有阶段性、历史性、层次化的过程。 德性论的实践路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注重榜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德性论认为,有德性的人身上凝聚着值得赞扬的品性与气质,德性培育应注重榜样或典范的教育作用。 德性论更侧重强调高尚的品性以及崇高的理想道德人格,其表达向善性的价值追求,体现人的内心超越性的向度。 榜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模式,对以培育政治人格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实践参照价值。 榜样是德性的人格化,是德性的具体承载,他们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可以为其他社会成员仿效。 榜样教育以高尚的道德人格、令人称赞的道德行动,为社会公众提供行动楷模,体现人们成就理想人格的期待,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引导性的路标。

  对人的思想政治实践来说,榜样教育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特性,对个体的心性养成、品格培育、人格塑造的过程具有导向作用。 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祛魅之后平等化、普遍化的现代社会,统一性、规则式的教育思路在现代社会常常发生,忽视个体差异的教育,则体现在教育的各个场域中。 这种效应的缺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很容易陷入模式化、齐一化的格局。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重视榜样教育的优势,培育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上能够发挥积极和带动作用的榜样群体,注重榜样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发挥榜样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范围的带头引领作用,从而整体带动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个体的习惯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方式

  德性是后天养成的,一经养成就“凝固”在人们身上,成为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德性也被人们认为是“第二天性”。 德性指向人的实践,是实践中的获得性品质,德性养成依赖重复性操练的习惯。 人们在不断地重复相似的行动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习性,成为我们内在方面的某种品质。 按照“一个人的实现活动怎样,他的品质也就怎样”[7]的说法,人们的德性实践也会以习惯性的习性表现出来,一个有德性的人会经常性地表现出道德方面的典型行为。 德性论认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并不意味着他的道德行为具有稳定性,除非是德性者发自内在的道德行为,否则一次偶然的道德行为,并不能视为个人的道德习惯。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正是指在长期的德行操练中,道德行为内化成个体的内在品格,使得个体不由自主地做出优良的道德行动。

  这种对习惯的强调着眼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德性的培育。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给人宏大叙事、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的印象。 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群众、赢得人们的认同,必须契合人们接受的自然规律和心理。 作为典型的实践方面的教育事业,思想政治教育要想面向现实的生活,就需要走进具体个体,从个体着眼,改变社会成员个体的活动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项政治实践活动,主张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践行公德的培育,养成参与政治生活的习惯,在认识、感受、参与政治活动中形成稳定的品质。 从个体的习惯养成入手,把握个体思想政治品德培育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社会群体的必要条件。 习惯体现在个体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习惯不需要太多的刻意,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中。 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习惯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也将会在不经意的行为方式中完成,而且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稳定的行为方面的模式。 一个体系完整的德育过程,应是受教者的体验、认知与践行方面活动相互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们以情感——体验型的方式学习道德价值[8]。 如此一来,思政教育以契合每个个体的思想和品德养成的方式,有效地将执政党的价值观内化为其品格,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

  (三)思政教育应重视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的阶段性与层次性

  德性论认为,德性的养成是一个历史性、社会性的过程。 人的德性培养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以阶段性目标的方式分散于人生的不同阶段。 人的德性的养成应当契合人的道德生命的成长规律。 道德个体从自然人开始,在家庭关系中完成初步的道德学习,培育最初的社会性情感。 之后,社会个体不断超越相对封闭、狭窄的家庭场域,进入到社会空间,尤其是社会公共的空间,参与社会的政治与公共方面的生活。

  这样,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道德生命的内涵,由私人性的空间走向开放的社会性空间,摒弃狭隘的、私人化的自我品格,逐渐养成开放性、社会性的道德品质。 这个过程即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交往过程不断扩大化的过程,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 因此,德性培育在我们生命的不同阶段,所要承担的层次与具体目标并不相同。 随着道德生命的逐渐成长,德性培育的层次逐渐提高。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属于政治性的品质,是个体相对成熟、自觉的德性类型。 通过对“私我”的超越,摒弃单一的狭隘自我,实现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有机统一。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养成与人的生命活动、个体的社会化是同步的。 按照思想品德培育的基本规律,人生不同发展阶段,思政教育的任务和目标的定位应当不同。 按由低到高不断的递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实践可划分为行动规范养成、德性品格培育、政治价值认同等层次。 一方面它们作为对人的政治性人格培育的目标,另一方面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规划的路径[9]。

  此过程是每一个个人的理性意识、自觉程度逐渐增强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品德逐渐呈现公共性与政治性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根据个人政治德性养成的历史性特征,重视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目标的阶段和层次,根据教育实践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年龄,以及不同的理性发育状态,有区别、分阶段地安排教育内容,做到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培养与人的生命成长同在,适应人的自然生命的成长轨迹。

  思想政治论文投稿刊物:《道德与文明》(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杂志创刊于1982年,曾用刊名《伦理学与精神文明》,由中国伦理学会与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伦理学专业理论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2-1029/B,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1539,邮发代号6-60,逢双月1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影响因子:0.471,被引次数:10857。

  结语

  从以上关于德性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质和实践路径之分析来看,德性论的品德培育的理论与实践拥有诸多合理的成分,给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启思和借鉴。 其中,德性论对人的德性的关注和探索,经受住漫长的历史考验,获得了自足的价值论证。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发展,须契合社会现实的种种境况,以深刻的理论基础把握人的思想在现实社会的存在与变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发展不仅来源于自身知识化的探索,更应该通过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加以充实、拓展。 而德性论对人的内在品质及其结构的研究从古至今都有一套坚实的理论依据。 德性论认为道德结构中的品质是内在化的状态,主体只有在知、情、意、行等德性基本要素的整体把握中,才能获得真正的道德品质,并且此种完整的德性结构具有稳定性。 而道德的内化又与主体的主动性、自律性相联系,内在化的品质状态决定着道德的培育必须深入到主体的内心,引导他主动接受、吸纳、实践,并最终获得。

  这一过程是德性的完满的获得过程。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常常因缺乏对教育对象心理状态的关注,以及未能对现实的整体生活产生价值关切,而呈现出知识灌输的刻板形象。 这些负面形象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推进,难以走进教育对象的内心,无法引起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热情。 德性论正是在此种意义上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思路。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现实的生活出发,从人的生物性、社会性的多重维度出发,依据德性论关于人的品质特征及其养成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林火旺.伦理学入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51.

  [2]龚群.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伦理学基本问题及其范例[J].道德与文明,2020(1)∶17-24.

  [3]胡乐明.“生活需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1)∶56-68.

  [4]迈克尔·斯洛特.情感主义德性伦理学:一种当代的进路[J].王楷,译.道德与文明,2011(2)∶28-35.

  [5]高国希.雷锋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12(8)∶63-66.

  作者简介:叶舒凤(1990- )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zflw/24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