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医学论文》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_《改革与开放》> 正文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_《改革与开放》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4-02-13 12:00

本文摘要:注:《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1期第31-32页,共2页,作者:蔡思政,福州大学 杂志信息: 《改革与开放》由改革与开放杂志社主办,国内统一刊号:32-1034/F,国际标准刊号:1004-7069,被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全文收录 投稿须知: 1、具有科学性

  注:《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1期第31-32页,共2页,作者:蔡思政,福州大学
  杂志信息:《改革与开放》由改革与开放杂志社主办,国内统一刊号:32-1034/F,国际标准刊号:1004-7069,被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全文收录
  投稿须知:1、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见解独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表格设计要合理,图片要清晰。
  2、文稿字数以5000~8000字为宜,一般每篇文章不能少于5000字,论文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
  5、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文字注明。自收稿之日起一周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一般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4、稿件须以电子文档形式发送,采用Word格式。请勿一稿多投,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6、来稿请提供:
  (3)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
  (1)200字以内的中、英文内容摘要;
  (2)5个以内的关键词,并英译;
  (5)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4)注释或参考文献;
 
  【摘要】:正一、福建省卫生监督体系发展现状为推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建省从2003年开始启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1.卫生监督网络逐步建成目前,福建省已建立省级、9个设区市和84个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在300多个乡镇、街道启动了农村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均等化;卫生监督机构;福建省;基层卫生;各级政府;监督体系;体制改革
  一、福建省卫生监督体系发展现状
  1.卫生监督队伍初步建立
  福建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核编2000名,现有在岗人员1848名,通过实行统一着装与标识、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塑造了良好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形象。同时,严格准入标准和培训教育,目前全省卫生监督队伍中76%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为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为推进依法行政,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建省从2003年开始启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卫生监督网络逐步建成
  目前,福建省已建立省级、9个设区市和84个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在300多个乡镇、街道启动了农村卫生监督协管工作,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
  3.监督执法范围不断扩大
  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范围由单一的公共卫生监督逐步扩大。具体包括依法监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共场所、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传染病防治、为医疗服务市场的正常运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对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各级别的卫生监督机构至上而下共同承担着全省30多万家监管对象的经常性或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较好地维护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
  二、福建省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1.业务用房短缺
  据统计,福建省84个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中,有73个县没有业务用房(占86.90%),均为通过临时借用或租用场所办公,监督机构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与标准相比缺口近80%。业务用房不足,造成功能分区缺失和混乱,给案件受理、证据保存、行政许可受理等业务带来了不便,制约了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
  2.卫生立法不完善
  目前,福建省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早期制定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时期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行政处罚的手段和效果也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不能有效的起到预防的目的。卫生立法是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基础,只有卫生立法不断完善,才能保证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有法可依。
  3.卫生监督力量不足
  福建省县级机构现有卫生监督员1475名,每万人卫生监督员编制数仅0.41名,与国家的标准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随着农村基层地区卫生监督工作监管范围和内容的逐步扩大,每名监督员平均要监管270多家单位,加之部分生产单位流动性大,卫生监督任务十分繁重。
  4.卫生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卫生监督专业有着技术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在执行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时,都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作为支撑。卫生监督人员不但要具备相当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计算机应用的相关技术。在社会发展迅速的新时期,基层卫生监督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专业不够丰富,结构不够合理,整体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5.基本设备、装备配置不足
  福建省目前大部分基层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车辆、取证工具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等严重缺乏和落后。目前,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快速检测设备配备率约为5%-15%,执法取证工具和办公设备的配备率约在35%-50%之间,执法车辆配备率约35%。基层监督机构的基本设备、装备低于国家的装备标准,制约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
  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涵分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第一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人生健康的权利。这意味着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权利都是相同的;第二是明确合理、规范、有效的服务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是依据广大公民对健康的需要和政府的财力确定的,既有面向普遍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也有面向单独个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疫苗接种)。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内容上是依据公民的健康需要提供,而不是每个个体都将得到完全无差别的公共卫生服务。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基本包括计划免疫,妇幼保健,院前急救和采供血,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在2011年,卫生部又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将由0-3岁扩大到0-6岁,增加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项目。此外还将为农民工及其子女等特殊人群提供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服务,为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的流动人口提供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范围和内容也将不断的完善和扩大。
  3.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关系
  (1)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从根本上为基层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提供了保障,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更快地实现。
  (2)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多一部分就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基层开展进程缓慢,实施起来有许多困难。所以要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必须从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着手,打好现实基础。
  (3)提高基层卫生监督技术是有效率地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效率低下、重复浪费的情况。而提高基层卫生监督技术,保证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展开,无疑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完善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体现。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导致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要想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首先就必须从条件较为落后、卫生事业发展较为滞后的农村出发。而完善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正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基层的具体体现。
  四、对策建议
  1.建立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
  鉴于目前我国卫生人员在培养、配置与流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对我国现阶段卫生人员提出的种种挑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利用开发,以促进基层卫生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尽快实现。
  (1)培养和招募志愿者,使非政府组织成为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后备力量。在建设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过程中,培养和招募志愿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共卫生事业人力不足的压力,使非政府组织成为大有作为的后备力量。
  (2)调整卫生人员培养结构,从专业和数量上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为适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的要求,应该在提高培养层次、实施医学人才的精英教育的同时,优化专业结构,适当增加护理、康复、公共卫生、全科医生等卫生人才的培养,满足目前急需解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需求,从卫生人员的专业和数量上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加快和完善卫生立法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只有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卫生法律法规的新需求,才能切实做到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卫生立法部门应当根据社会的现状,逐步修改、补充和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使卫生法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各项卫生工作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才能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有效性。
  3.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1)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上的主要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在政府保证了财政投入下,努力加强机构建设、设施设备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狠下功夫,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取得预期效果。
  (2)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关键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政府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考虑。
  4.加大基层地区财政投入
  城市与基层地区县在基本公共卫生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基层地区的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状况和医疗状况加大对基层地区的投入力度,为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1)健全基层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促使政府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从而能加强政府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根据经济水平、医疗技术水平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的发展,建立稳步的筹资增长机制,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顺利提供。
  (2)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部门协调工作,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基层卫生监督资源的投入,解决卫生执法专项经费、人员和工作经费问题,积极做好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办公用房、执法车辆、取证、快速检验监督设备、通讯工具、防护装备、网络建设经费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层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提供物质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