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论文浅析碘缺乏病的护理> 正文

医学护理论文浅析碘缺乏病的护理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5-05-25 13:54

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 《现代临床护理》 发表的优秀医学论文,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月刊,逢每月的20日出版。《现代临床护理》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

  本篇文章是由《现代临床护理》发表的优秀医学论文,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月刊,逢每月的20日出版。《现代临床护理》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优秀科技期刊。

  (一)防治措施

  1.碘盐(iodized salt)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先从北方个别省份开始,到70~80年代全国所有缺碘地区均供应了碘盐,1995年开始了全民食盐加碘的防治策略。

  碘盐中碘浓度:碘盐中添加多少碘才可能纠正碘缺乏,其影响因素为:按人每日对碘的需要量,以碘离子计算,公认的供给标准为150μg/d;当地的缺碘程度,可以通过尿碘来判断;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因地区、习惯而异,一般为6~20g,看来平均10g是合理的;烹调习惯,有的人做菜时喜欢“爆盐”,即放入油后,待油热后放入盐,这种情况下盐碘损失较多;食物中有无致甲肿物质,如果有致甲肿物质,碘的供应量需提高。食盐加碘的浓度还考虑到生产、销售、储存过程中的碘丢失,国家要求碘蔚酱盐到达居民户的水平为碘含量不低于20mg/kg。按人均日消耗盐10g计算,每人每天从碘盐中获得150~200μg的碘,再加上从食物和饮水中还会获得一部分碘,故足可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量。

  碘盐中所用的含碘化合物:目前碘盐中所采用的碘化物有两种:碘化钾(KI)和碘酸钾(KIOa)。由于大家公认碘酸钾是比碘化钾更合适,因为它有较好的稳定性,在炎热、潮湿或热带气候下也比较稳定。我国在历史上使用过碘化钾,从1989年起,已改用碘酸钾。

  USI的副作用:USI副作用的发生通常是在长期慢性缺碘病人快速增加碘摄人量,或碘摄入量过高之后发生的,它包括有:

  (1)碘性甲亢(iodine-induced hyperthyroidism,IIH):碘干预措施实施后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是IIH。在全世界近百年的食盐加碘的历史经验中,IIH的发生几乎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它通常发生在补碘后1年左右,从流行病学看大约持续3~5年(少数5~10年),而后下降至食盐加碘前的水平。

  (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s,AITD):临床观察发现补碘后通常会使AITD加重或诱发隐性AITD变为显性。

  应高度关注因碘摄入量增高所带来的以碘性甲亢(IIH)为代表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增高的问题,它的发病与碘有关,但甲状腺疾病发病原因复杂,碘不是其惟一的原因。

  鉴于IIH等副作用是一过性,一般于碘盐防治几年后(5~10年)逐渐下降至加碘前的水平;而碘缺乏危害是全民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严重影响下一代的脑发育而事关民族的素质和社会的进步,因此碘缺乏是防治的重点,其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也不容忽视。对于IIH等副作用的特别关注,决不应延误、放弃或停止碘盐防治规划的实施。通过不间断的碘营养监测,不断调整加碘水平使之发挥补碘所带来的最大效益,又使其副作用降至最低水平。

  2.碘油(iodized oil) 碘油即乙基碘油,是用植物油与碘化氢加成反应后所形成的一种有机碘化物。现在临床使用的碘油主要有两种剂型:针剂为注射用;胶囊(或微胶囊冲剂)供口服用。肌注碘油后,在注射局部形成硬结而成为“碘库”,碘缓慢释放,供机体使用。肌注后供碘有效时期大约为3年;口服仅为1年左右。碘油作为补碘措施只能作为碘盐的补充形式,世世代代的长期补碘还是以碘盐为主。碘油主要用于:

  (1)严重缺碘,病情严重,需要迅速控制病情,特别是迅速控制脑发育落后的发生,人群补上碘油后,应尽快供应碘盐。

  (2)一些地区由于交通及其它原因,碘盐暂时不能供应,可先使用碘油。

  (3)有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中有丰富的盐资源,如湖盐、岩盐、沙漠的滩盐等,人们不购买碘盐。在人们认识到碘盐的重要性之前,可以先采取碘油防治措施。

  (4)在非碘盐冲击地区,或碘盐不合格的地区,为防止下一代的不可逆智力残疾的发生,作为抢救措施,给育龄妇女和两岁以内的婴幼儿补用碘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紧急抢救措施。

  碘油作为暂时的或抢救性辅助措施,应用碘油的重点人群应当是:新婚育龄妇女、怀孕妇女(怀孕1~3个月)、0~2岁婴幼儿以及7~14岁儿童。前三种人群主要是为了防治智力落后的发生或发展,学龄儿童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补碘是为了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3.其它补碘办法如碘化水,把碘化物按一定比例投放进供水系统,这种对限定地区的人群进行补碘,另一种办法是向饮用水中放入一种可以缓慢释放碘的缓释器。碘化面包曾经作为主要补碘措施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的防治碘缺乏病中起过一定的作用。碘化砖茶、碘化酱油(包括鱼酱、豆酱等)等碘化食品在特定人群、特定地区可以发挥补碘作用。

  (二)监测

  鉴于碘缺乏病是个涉及大量人群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补碘又是长期要坚持的防治措施,故一旦碘供应不足,已经得到控制的地区,碘缺乏病还会“死灰复燃”。所以对本病需要进行监测。对于碘缺乏病来讲,监测的目的及意义在于:

  1.确定一个人群的缺碘程度及碘缺乏病的分布状况,并为消除碘缺乏病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配提供一个基础。

  2.识别出高发病区及高危险人群,以便迅速采取干预措施。

  3.对已实行的防治计划进行评估,即防治计划的效果如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反馈到相应的执行部门,以便迅速采取对策。

  监测是个长期的、常规性的工作。在制定监测计划时,首先要选择进行监测的指标,监测的目标人群以及最符合流行病学原则的最佳抽样调查方法。

  (1)碘盐监测:从工厂、销售和居民户三个水平上检查盐的碘浓度,合格的碘盐要在90%以上。

  (2)甲状腺大小:属病情监测指标。目标人群为7~14岁儿童,且调查方便;他们处于生长发育期,对碘缺乏敏感;他们的甲状腺肿大情况对整个人群有代表性。调查时一般采用整群分层概率抽样方法(PPS法),普遍认为7~14岁的总甲肿率大于5%被认为碘缺乏纠正不彻底。检查办法可以用触诊法,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B超法。

  (3)尿碘:这是反映居民碘营养水平的敏感指标。实践证明采一次随机尿样即可,男女各半,一般50~100例标本就具有代表性。尿碘值以中位数表示,正常应大于100μg/L。

  发表学术论文网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