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网络社会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风险及应对策略> 正文

网络社会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风险及应对策略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9-10 11:30

本文摘要:摘 要:青年道德冷漠化主要表现在道德正义感的丧失、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是非 感与道义感的迷惘及伦理规则的失效四个方面。网络社会的虚拟化导致道德主体模糊, 致使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网络社会彰显流变性导致主体责任意识缺乏;网络社会的虚拟 性导致道德

  摘 要:青年道德冷漠化主要表现在道德正义感的丧失、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是非 感与道义感的迷惘及伦理规则的失效四个方面。网络社会的虚拟化导致道德主体模糊, 致使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网络社会彰显流变性导致主体责任意识缺乏;网络社会的虚拟 性导致道德价值共识困难;网络社会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加剧道德神经麻痹,这些都助 推了青年道德信仰的冷漠化。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遏制青年道德冷漠化的不良趋 势,化解其对青年健康成长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网络社会;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

社会学研究

  网络社会给青年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侵蚀着部分青 年群体信仰的基石——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公平正义。道德是社会准则、伦理秩序及个性 品德的基础。而如今,道德的普遍冷漠已使其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深入探究网络社会背 景下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的典型现象、生成机制和破解策略,有助于解决当今网络社会的 人情淡漠、道德失范和伦理失序,有助于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成才,也有助于青年在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承担更大的使命与责任。

  一、网络社会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风险问题的由来

  (一)网络社会语境下青年群体道德信仰问题及其所蕴藏风险的显现 乌克里希·贝克(Ulrich Beck)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风险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著 名的风险社会理论,即“风险是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并认为当代中国因为急剧的社会变迁而步入风险社会,甚至认为中国社会可能步入高风险社会”。[1] 乌克里希•贝克、邓正来、沈国麟 认为,中国经历着“压缩的现代化”(compressed modernization)”,“这种现代化既加强了风险 的生产,又没有给风险的制度化预期和管理留下时间”。[2] 而“风险”是风险社会理论的核心 概念。

  当然,在风险社会语境下,无论何种风险,均是“一种‘构想’”,“一种社会定义”。[3] 中 外学术界结合各种社会的实际状况,立足于网络社会与风险社会叠加的语境,对多种类型 的风险予以“重构”“定义”与分析归纳。也就是说,风险话语与社会风险理论反映了人类对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模式、道路和人类未来生存发展命运的探索与再认知。 在道德信仰方面,国内学术界对青年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归纳了新 时代青年公民道德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诸多问题。

  李春玲从引发社会风险的角度出 发,认为网络社会时代我国青年道德信仰困境在本质上是因为青年群体是“伴随着流行文 化而成长的一代,把个人生活娱乐化也易于被娱乐文化所左右”。[4]徐晓沄与董磊明认为, “中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与急剧的社会转型给青年的全面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也给青年 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迷茫与困惑”。[5]孙华俊认为当前复杂型社会使人的心理机能出现异 化,导致许多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行为后果,打破了社会的稳定性。

  [6] 以上研究立足于风险 社会视域,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的 迫切需要,对网络社会时代青年群体的道德信仰现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审视,由此可见, 青年群体的道德信仰风险问题已经蕴藏其中,并不断凸显。

  (二)网络社会使青年群体道德信仰问题所蕴藏风险愈加凸显

  习近平在《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 大的风险”,并强调“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 生风险”,“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7] 道德信仰风险或将导致道德信仰风险困境,即 青年个体、群体失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领、社会共识匮乏、凝聚力瓦解,社会面 临失序、混乱等。[8]

  而网络社会语境的叠加则使青年“道德信仰风险”的升级与扩散愈为剧 烈,使整个社会极易陷入信仰风险困境之中。[9]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认为,在三个拥有独立起源的进程(工业制度的危机、 面向自由的社会运动的兴起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革命)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社会组 织的新形式——网络社会。

  [10] 网络社会基于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支 撑而得以建构,它以传播的方式将人们广泛连接起来。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化逻辑的扩散 实质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和结果”。[11]可见,“新媒体技术改变了 人们的生存体验”。但是,它“并没有减缓已有的社会问题,相反还带来了大量新的社会问 题”,“它犹如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使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2 “] 网 络空间中知识与信息重要性的凸显、网络时空特性的转变、流动性成为重要的社会构造力 量,过度关联的放大效应和网络行动者的身体不在场,引发了网络社会中不确定性和可能 性的极度增长,从而使风险成了网络社会的内在构成要素。”[13]

  可见,网络社会与风险社会语境的双重叠加使青年群体的道德信仰风险问题愈加凸显。 “受着某种信仰支配的人,不仅在自己的观念领域信以为真,而且必将在现实的活动中表现为对信仰宗旨的践行。”[14 “] 信仰的重要性在于它常常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中,把信仰与人们 的行为剥离是错误的。”[15]

  相关研究(主要在网络公共事件方面)指出,“90 后群体伴随着大 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他们深受其影响并日益成为社会事件的参与主体”。[16] 青年群体的道德信仰状况关系到青年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价值与道德实践的砥砺。 网络社会使人的本质得到全面释放,但也使人的本质的消极方面具有生存空间。

  青年群体 是网络社会中网络事件、网络热点、网络暴力等事件的关注者、参与者,道德信仰状况或将 成为网络社会中各类问题与冲突中青年群体非理性行为助推的强大文化支撑。在网络事 件频发的过程中,道德信仰风险问题可以助推事件快速升级并急剧扩散,甚至导致破坏性 且延伸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冲突。 网络社会不断催生的、近年来频频受到全社会瞩目的一大热点问题——道德冷漠现象, 不止一次地引发全民热议。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二元化容易导致青年群体道德认知的 弱化,网络虚拟空间的仿真性和超现实性,使青年群体生活在一种由虚拟技术带来的仿真 现实境界中,这种虚拟生存环境容易使青年主体产生另一种非虚无的存在方式——虚拟的 情感与道德,青年这种虚拟的情感与道德认知脱离了现实社会道德的限制,打破了现实社 会道德规则的约束力,导致青年主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道德认知的弱化,进而导致网络 社会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问题的出现。

  二、网络社会青年道德冷漠化风险的典型表现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便捷性、多变性、随意性以及多样性特征,给众多网络道德问题的 频发提供了文化环境与生存土壤,也使网络虚拟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助推青年道德冷漠 化风险的首要载体,从而导致了网络社会青年群体的道德失范与道德冷漠化风险。网络社 会青年道德冷漠化风险主要表现在道德正义感的丧失、道德意志的薄弱、道义感的迷惘、伦 理规则的失范四个方面。

  (一)道德正义感的丧失

  随着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社会的到来,网络信息的酝酿、产生、爆发更加便捷, 从而使良莠不齐的信息在人工智能时代肆意泛滥,尤其是网络诈骗、信息诈骗、社会不公 等事件的夸大扭曲和断章取义,这些问题使青年群体的道德底线不断降低,道德正义感逐 渐丧失。道德正义感,实际上是针对道德性的感知或认知能力而言的,它可以理解为是一 种从现实生活中发觉的“道德问题”,并随之对现实生活做出“道德考量”的能力。

  [17] 倘若青 年个体丢失了自己必要的道德敏感性,那么他们也就一并失去了对现实世界而言必不可 少的道德感受力,甚至失去对正义及良善等事物的感悟能力。因此,也就更进一步地降低 了青年个体在现实生活中遏恶扬善、伸张正义的能力与可能性。而随着网络社会的衍生 物“孤独个体”现象的逐渐泛化,在与当前风险社会的叠加下,道德与价值共识的困境将势 必日益凸显。

  而面对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当青年在围绕某个道德论点产生争论时,往 往无人能轻易说服其他人,因为每一方的观点都处于一个双方无法沟通交流的立场,所以 根本无法顺利地进行有效沟通;另一方面,青年即使持有某种立场和观点,也并非出于某个 令人信服的理由,而很可能只是因为某种缺乏理性的决定所导致。这种倾向于情感主义占主导的做法会对道德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部分青年群体将因此不再轻易相信道德,不仅 如此,有关道德方面的教育终将会因此丧失掉自身存在的基础,导致青年道德正义感的 丧失。

  (二)道德意志的薄弱

  网络社会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充斥着娱乐庸俗化、媚俗化的趋势,通过对黄色暴力 文化、明星绯闻以及时常出现的网络恶搞、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一次次地侵蚀 着青年群体的道德信仰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部分青年在网络虚拟空间拥有“高人 气”,但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这导致部分青年群体出现心理缺陷,甚至抵触、仇视 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中的社会丑恶现象熟视无睹,对社会中的真善美标准、道德是非以及 人生价值盲目否定,进而造成部分青年群体在现实社会中道德意志力薄弱。

  作为道德实践 的内核所在,道德行为是针对恶的现象或行为给予及时必要的判别并与之抗争。故而真正 的道德行为必然会砥砺着真正的道德勇气。正如康德(Kant)在《永久和平论》中所援引的那 句拉丁谚语所言:“你不可向恶让步,而是要格外勇敢地去反抗它。”[18]

  道德冷漠一并带来的 另一个负面结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代部分青年在道德实践方面的怯懦表现,以及 当面对丑恶现象时他们缺乏理应具备的道德勇气、意志力与责任感;二是轻信网络虚拟社 会中的虚假信息;三是无视个人的社会责任,是非观念模糊。这些最终导致他们丢失了成 为一个有道德之人的可能性及资格,进而导致青年道德意志的薄弱。

  (三)道德是非感与道义感的迷惘

  当前网络社会,部分青年过度依赖虚拟空间的角色设定以及网络成瘾导致的精神刺激。 他们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积累的虚拟“成就”无法延伸到现实社会,从而导致精神和行为上放 任自流,道德观念与道德标准降低,这些青年普遍存在着关于道德是非感和道义感的迷惘。 具体来讲,道德是非感可以理解为是基于善恶、是非、正当与否之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对道 德的判断。既然有道德,那么就必然会存在关于道德的判断,如《论语·宪问》中所描述的那 样“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四)伦理规则的失效 网络社会与风险社会的叠加,与现今超快速发展而以至于近乎失控的技术所带来的“人 为风险”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超高速发展,使以往的科学技术伦理逐 渐失去了应有的效力,这可视为是网络社会的技术道德困境。有的青年在网络虚拟社会寻 找到爱情却引发了现实社会中的婚姻危机,从而导致伦理道德失守、家庭破碎、心理畸变。

  三、网络社会青年道德冷漠化风险的生成机制

  当前我国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规则、法律法规政策等还不够健全,社会治 理水平还比较低。新时代公民道德领域建设的情况极其复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 地位受到挑战与冲击。这些冲击在网络社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传统的青年 道德教育方式也显得捉襟见肘。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受生活阅历、知识结 构、思维方式的限制,青年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标准尚未成熟。他们道德冷漠化问 题的凸显,主要症结在于其对个体与他人、集体、国家之间关系的认知和定位存在误区与曲 解,而网络社会的产生和拓展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

  四、网络社会青年道德冷漠化风险的化解举措

  虽说网络社会若使用得当,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能起到激发青年道德意识作用的,如它能 提供更多道德实践的途径和平台,从而促进青年群体道德发展的情况。但就近阶段而言, 如何化解网络社会带来的道德冷漠化风险还是亟待考虑的。而在网络社会改变青年群体 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多方面都需要青年群体对自身的 角色与定位进行重新思考,人的道德价值与道德共识不是日渐式微的,应该在自我反省、自 我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道德认知,克服网络社会导致青年道德冷漠化风险。

  政法论文投稿刊物:《社会学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学术刊物。该刊以学术研究及为世界社会学知识发展做出独到贡献为目的,以有效促进学术交流、开放学术天地、促成中国社会学学术进步为宗旨;强调以规范的经验研究为基础,提炼学术思想。

  此外,规 范和完善健全的网络社会伦理秩序及网络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若想要扭转网络社会青年群体的道德冷漠化趋势,就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着手,即从网络社会公共伦理道德层面入手处理的同时,也要围绕以网络青年自身的层面为中心来进行处理,只有这样做到内外兼修,才能更为有效地遏制网络社会青年道德冷漠化趋势,破解网络社会所导致的青年道德信仰冷漠化风险。

  参考文献:

  [1] 乌克里希·贝克 . 风险社会[M]. 何博闻,译 .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5.

  [2] 贝克,邓正来,沈国麟 . 风险社会与中国——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对话[J]. 社会学研 究,2010(5).

  [3] 薛晓源,周战超 . 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

  [4] 李春玲 . 青年群体特征及诱发社会风险因素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6(11).

  [5] 徐晓沄,董磊明 . 试论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策[J]. 人民论坛,2013(17).

  作者:卜建华,黄 一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