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浅谈佛教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正文

浅谈佛教与生态伦理的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5-16 10:43

本文摘要: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树立和践行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佛教以扫除我法二执为基础,以依报和正报为一体,追求心灵解脱为指归。佛教思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树立和践行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佛教以扫除我法二执为基础,以依报和正报为一体,追求心灵解脱为指归。佛教思想蕴含的圆融思想和生态伦理具有天然的亲和性。本文尝试探讨佛教与生态伦理的具体关系。

  关键词:环境问题;佛教思想;关系

佛教文化

  佛教专业论文投稿刊物:《佛教文化》主要面向佛教界、文化界、艺术界人士及社会大众,旨在通过对佛教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对当下佛教文化现象的展示与解读,对重要佛教文化事件的关注与报道,不断探索和实践赵朴初先生“人间佛教”的思想,充分展示佛教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佛教文化艺术的历史传承,进一步了解当下佛教文化艺术的研究与创作成果,进一步了解当下佛教文化的发展与演进,不断推动佛教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断推动佛教艺术的研究与创作。

  十九大报告中对环境与生态的高度重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为五位一体。在狭义上,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其基本要求是:一方面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要素“脱钩”,必须通过降低能耗、减轻环境污染、放缓生态退化的方式来实现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必须与绿色和绿色化“挂钩”,必须通过遵循均衡、节约、清洁、低碳、循环、安全等原则和要求的方式来实现发展。

  一、生态问题的原因

  生态问题的出现,与“二元对立”思维为特质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就是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彻底分开。客体和自然被看成是一种完全异己的存在,是主体人征服、改造和掠夺的对象。一个客体、一个对象有没有价值,取决于对主体或者人有没有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非常恰当地表达了这种文化的精髓。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拿着自己的尺子去衡量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从而决定自己是重视它们还是抛弃它们。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某种需要去破坏了山峦,污染了河流。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逼迫人们做出一个重大选择: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生物学的世界观将取代物理学的世界观,从而创造一种新的社会范式。英国学者J·珀利特设想,生态学观点的“绿色范式”将取代工业主义的“灰色范式”。非物质主义的、崇尚精神的和整体化的生态理念将取代物质主义的、单一化的和简约化的人类中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将取代控制自然的技术观念。这种生态伦理范式与佛教依报和正报一体的整体理念有天然的联系。

  二、佛教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必须共同正视和认真处理的全球性问题,这不只是科技问题,而且是普遍性的伦理问题。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觉,导致现代人类行动方式的失误,佛教的缘起、无我、佛性、慈悲等观念都能为佛教生态伦理提供思想的资源。佛陀于菩提树下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提出“四谛”、“八正道”和“十二缘起”等基本教义,这本身就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早期佛教偏向注重个人解脱,其伦理思想就偏重个人的身心修养和道德实践,所以以五戒和十善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大乘佛教强调发无上菩提心和救度一切众生,在实践方面强调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和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生态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所以生态首先表现为一种关系的存在。佛教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相互结成一种密切的关系,即所谓缘,所有事物的生灭变化本质是缘起缘灭和因缘增减的过程。佛教把事物的这种产生、存在和发展的过程叫做缘起。佛教缘起论不但可以说明生态的本质,而且也能说明各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依正不二”互相联系的整体观

  缘起论是整个佛法的理论基石,是佛陀对于宇宙万有的基本看法。佛陀认为,现象界中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也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都是关涉对待的生起和存在,《杂阿含经》将其概括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1譬如一个香炉三个腿,相互依靠才能直立,缺一腿香炉就不能直立。其主要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都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而产生和存在,也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发展和消亡。任何一物只有置身于整体之中,在众多条件规定下,才能确定其存在和显示其存在的价值。破坏了这种关系网络,任何一物都难以继续其存在和发展。依据佛教缘起的立场,整个世界处于重重关系当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论的思想是佛教生态伦理观的体现。

  天台宗和华严宗更是将整体联系发挥到极致,成为中国佛教圆融的理论基础。天台宗的理论基石是“性具”说。所谓“性”,指法性和真如,所谓“具”,指具足和具有。“性具”指世界中的每一事物本来具足大千世界的本质和本性。天台宗智顗法师特别提出“十界互具”和“一念三千”的理论,他指出:“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而有心即具三千”。以“十方三世”的广阔时空观为基础,佛教华严宗倡导“依正不二”的宇宙观。依报是生命依存的环境,正报是生命主体本身。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虽然在客观世界的现象中,可以作为两个不同的对象来认识,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这个角度看,生命主体和其所生存的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这就是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国土之净秽受人心的影响,依报环境和国土会随着正报人心而转变。人心不好,国土污秽不堪;人心若净,国土也会慢慢清净。世界的一切事物是这种重重无尽。华严宗以“因陀罗网”为喻,阐述了一与一切的关系,相互含摄的关系。一事物之中含有万法,所以我们应当尊重大自然。

  2、以“众生平等”为原则的佛性观

  佛教尊重人的崇高和伟大,同时也主张人类以外的所有有情,与人一样具有成佛的佛性。佛陀夜睹明星而开悟说了一句“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分别执着,一切智、自然智,自然现前”这说明一切有情众生都有佛性,从这一角度看一切有情是平等。

  众生平等的理念实行慈悲的生态观,这能维护世界生态平衡。在大乘佛教的慈悲理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不杀生。这一思想传入中国后,不杀生演绎为放生。不仅不杀,还要善待有情众生,比如护生。佛教慈悲的精神体现在佛教经典《中阿含经》中说:“离杀断杀,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昆虫,彼于杀生,净除其心”。

  三、结论

  人类用“二元对立”思维破坏了自然界本来的秩序,破坏了自然界本来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和谐,所以人类对待自然界应当从“二元对立”的思维转变为“整体一体”的思维。这是生态伦理的基础,也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正是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佛教的整体缘起观,而且也表现在儒家的天人合一。

  如果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思想,尤其是佛教思想作为基本的生态伦理态度,不以征服、占有和毁灭的态度对待其他物类,而尊重生态伦理规律。这样是可以处理好人与万物的关系,进而达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取得生态和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圣凯《中国佛教生态学的理念及其操作盲点》,《人世间》2002年第2期,第13——21页.

  2.杂阿含经(卷10)[A].大正藏(电子版):第2卷[M].

  3.《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正藏》第14卷,第538页下.

  4.《中阿含经》卷.大正藏:第36卷.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