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正文

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12-11 16:16

本文摘要:【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在我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写作者通过对民俗文化的阐述与描绘能够有效提升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与思想内涵,激发读者的文化意识。本文结合民俗文化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探析民俗文化在文学创

  【摘要】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在我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写作者通过对民俗文化的阐述与描绘能够有效提升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与思想内涵,激发读者的文化意识。本文结合民俗文化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探析民俗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关键词】民俗文化,现当代文学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根据地理特征、文化差异特征以及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根据文化人类学理论,相同文化根源的文化分支在外界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活动的影响下会发生着显著的转变,因而民俗文化是不同民族地区的发展记忆,是彰显民族特色与民族传统的重要体现。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能够有效增添作品的真实感与文化性,使作品更具有乡土气息与人文气息。

  一、民俗文化对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主要包括乡土民俗、生活民俗、礼节民俗、居行民俗等多个方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文学作品充分运用到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关系,能够通过对乡村文化习俗的描述,体现人物的感情状态、人物关系以及性格形成。通常来讲文化背景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人物行为以及思想形成的外在因素,淳朴的民风、古老的文化习俗以及传统的文化观念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乡土情怀得以呈现,利用情节冲突得以升华,其中以莫言先生的《丰乳肥臀》、《生死疲劳》、《红高粱》最为突出。

  作者在构建主体思想的同时,将民俗文化以角色的行为活动、家族传统以及封建观念进行描述。然而莫言先生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封建理念与民俗文化却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是通过民俗文化作为载体所呈现的落后观念,是先生主要批判的对象,更是主角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纵观我国现当代文学,对民俗文化呈现的方式与角度各有千秋,是我国文学史靓丽的风景线,是读者经验与作者体验的产物。然而文本所具备的不确定性与互动性,能够看作是对我国乡土文学作品的具体阐释,是对乡土文化的剖析。从创作角度来讲,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必须结合当代的社会特征以及文化特征,才能使读者拥有丰富的感官体验,才能使作品获得巨大的影响力。也因此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文学作品会详细描述当地的民俗文化,并为我国历史学家、人文学家以及文化学家探究中国民俗文化提供依据,使读者能够深入地了解特定时代、特定地理时代下的文化属性及特征。

  二、民俗文化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一)《白鹿原》对礼仪文化的体现

  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创作初期,需要对价值观体系进行传递,然而这种价值观体系的传递是建立在礼仪文化的基础上的。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因子,通过充分定位与描述乡村的礼仪文化,尤其是在阐述白灵、孝文的诞生礼时,能够将陕北地区特有的礼仪之道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在先生的作品中,将礼仪文化所触发的民族气节与有礼志士的乡土情怀充分融入到作品的思想体系当中。可以说,“礼”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的公共规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对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长治久安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在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中无不展现着对“礼”的歌颂,对“礼”的赞美,进而使其贯穿于整个作品当中,发挥着推动故事发展,深化人物性格,升华作品主题的作用。

  (二)《红高粱》对忠、勇、毅的体现

  从莫言先生的文学作品中,能够探寻到一种中华民族所独具的精神。这是在描绘特定地区、特定民俗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彰显。通读先生作品,不难发现先生的作品拥有强烈的感官效果,读者通过感官体验,能够发觉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不容置疑的是,莫言的《红高粱》是充分展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忠、勇、毅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余占鳌的命运阐述,使读者提升对“忠、勇、毅”的认识,明白个人情怀与民族兴衰间的关系,进而呈现出我国悠久的民族品质。此外,《红高粱》在创作过程中,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乡村的社会、教育、农业以及地主阶级的方方面面,更以民俗文化作为切入点,深刻反映出余占鳌在多年闯荡中的性格变化与思想变化,揭示出莫言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

  (三)《小二黑结婚》对乡土民俗的体现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不仅语言生动,更具有乡村居民所特有的语言表达特点,而且内容感情也体现着来自乡村农民乐观、幽默、亲切、朴实的气息,凸显着建国初期,我国新农村的变化与民俗文化的发展。在乡土民俗的表现层面上,作者通过小二黑与三仙姑的情感主线,表现出农村旧习俗对农民思想行为的影响,表现出乡村两代农民的意识变迁与冲突,强调着农民民族改革的重要性。

  然而赵树理所批判的旧风俗,主要指影响农民民主的封建残余,是我国土地改革与农民民主改革的主要阻力。不过在批判代表旧风俗的阴阳八卦学说的同时,作者在小说作品的结尾处,强调彰显农民精神文明的传统民俗文化的正确性与必然性,并将旧风俗中的宗族关系理解为乡村居民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重要表现。将乡村婚礼中的尊老爱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道德体系。

  结语

  民俗文化对一个民族的生活理念、社会活动以及行为规范的概括,是该民族所共有的思想文化特征。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作者利用民俗文化能够生动地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思想动态与精神面貌,更能深化主题,将角色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联系,升华文学作品丰富的文化主题。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民族地区院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方式

  这篇民族文化论文发表了民族地区院校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方式,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有哪些方式呢?论文以凯里学院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对这类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合理设置课程、转变学习模式,进而达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