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关于审美的心里探讨> 正文

艺术设计论文关于审美的心里探讨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4-09-23 17:15

本文摘要:摘要:象征是以审美体验为基础,人们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引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积累,使我们对审美有了深刻的体会,我们的心理需求是象征的审美基础,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审美。 关健词:象征、想象、通感、意象。 一、人的心理需求是象征

 

  摘要:象征是以审美体验为基础,人们通过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引起我们的审美感受的积累,使我们对审美有了深刻的体会,我们的心理需求是象征的审美基础,下面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审美。

  关健词:象征、想象、通感、意象。

  一、人的心理需求是象征的审美基础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审美及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这些需求常常是同时出现或错综交替的,比如在满足交往心理中,人们常常用象征来传达自己抽象想法,用玫瑰以示爱情,用康乃馨来祝愿健康。在原古,人们把推广农业的人尊称为神农氏,把发明畜牧养殖的人尊为伏羲氏,甚至把他们尊称为神,来表示对他们的崇敬和纪念并祈求他们的庇佑。这种象征化的形象是为了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二、 想象和通感是实现象征的手段

  象征在信息的传播中可以激发人的联想与想象力。增加作品的审美情趣,产生意境。因为象征都是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实现的,想象力是一种能力,把外表相隔很远的东西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为既定的独一的内容服务,这种巧智就是想象力。比如有人把船叫做“无翼的鸟,无鳍的鱼”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根据常规、事物之间的联系等,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此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彼物。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也可以由具象想到抽象,比如曲线或粉红色联想到柔软。虽然这种联想与想象有时较概念化,不一定准确明细且又因人而异,但他仍然有助于理解事物并使他更具有审美意味。

  艺术设计的审美是由于接触艺术设计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是一种通过符号、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一方面由于设计作品的生动性,唤起了欣赏者的某些形象的记忆,印证了人们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审美情绪,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体验上的感情满足;另一方面,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中具体的艺术符号、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对客观产品及观念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很自然地接受产品并形成购买行为。艺术通感现象的生理机制,是两种或多种分析器中枢部分的改道和接道,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描述,就是由于不同感官知觉的"同构"。这种改道、接道或"同构"之所以能够发生,又有其生活经验的依据,是经验提供了相互作用的条件。格式塔心理学派也认为:审美心理活动不是分散的感觉印象的机械组合,而是内在的整体结构的动力系统。在审美过程中,人们感受到的印象会与脑海中原有的心理因素相联系。例如蓝色,经常地见于冷的对象;烟火,总是伴着热烈的声响。一幅画,画面布局的疏密,着墨的深浅,色彩的浓淡等必须和谐,而好的乐曲,音调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休止,换气的处理等等因素所形成的旋律也必须和谐,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虽然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有个共同依据--和谐,因此,人们感知时,可以引起不同感觉器官的"同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想象、通感是艺术设计审美中的 "桥梁"。 它对各种艺术设计的触类旁通,甚至融会贯通起着重要作用。它对各种艺术设计符号的联络沟通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并通过感觉之间的相通与挪借,使审美特征在各种艺术设计间的审美感受中相互沟通、相互转化,更大限度地提高艺术设计审美的欣赏能力和欣赏层次。

  三、意象是实现象征的中介

  从艺术的角度说,形象是艺术作品的基本特征,从产品角度说,形象是设计产品的视觉叙述。没有了形象,设计艺术就没有了思维载体和表达语言。它与文学、音乐等其他文艺形式有所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不能凭感官直接把握的,需要通过语言的中介,经过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才能得以实现;音乐虽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但其创造的形象却是不够明晰、不够确定的,仍然需要通过声音的中介,引起听众的联想与想象。”

  朱光潜先生也提出了表象与意象的关系,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于客观事物中,它存在于心物的关系上。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美是意象。人们常说文艺创作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并非仅指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而是指艺术、艺术家的“心”、与被感知改造的“象”相契合的审美意象。于是指出了“审美意象中介论”,即一、审美意象是审美由接受向创造飞跃的中间环节,指出审美创造的结晶;二、审美意象是艺术设计创作中从生活形象到艺术设计形象的过渡桥梁;三、审美意象是联结美的创造者与欣赏者心理的纽带,从而为审美中的接受、同感、共鸣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然,每个人对事物的意象是不同的。一个木材商人、一个植物学家和一个画家同时面对一棵古松,会有不同的态度。木材商人取实用态度,考虑它的价值和利润;植物学家取科学态度,考虑它的归类和其它松树的异点等;画家取审美态度,他聚精会神地欣赏和玩味它色彩的苍翠,气概的不屈不挠,并由此联想到志士仁人的高风亮节。观赏者的的性格和情趣随人随时随地不同,所获得的意象千变万化。比如一朵含露的花,这人看是一朵平常的花,那个人看是含泪凝愁,另一个人则把它象征人的一生,短暂而美丽。所以意象是心物的联系是可以创造的。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的一个核心观念。它指客体的景和主体的情的融合,意象是可以培养和创造的。比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多如是”,虽然从表象上看都是山,但因贯注的情不同,创造的意象也不同。意象是通过审美体验的积累来获取的,“象征不是文学艺术家们的独创是从一种极其普通和自发经验世界的方式中发展和衍化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表象的象征的含义以及约定俗成关系有着丰富的体验。比如我们攀岩、登山有征服进取的体验等。

  总之,象征是以审美体验为基础。通过视、听等审美感受的积累,对审美对象进行深刻的体悟。象征是审美直觉调动各种于审美有益的感觉,通过想象和通感对感觉之间的相通与挪借来实现的。象征是审美对象与情感所产生的审美意象。

  参考文献

  [1]《美学》第二卷 黑格尔 商务印书馆 1997

  [2]《美学散步》 宗白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4]《建筑文化。艺术及其传播》 王小慧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5]《审美心理描述》 滕守尧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6]《艺术与视知觉》 阿恩海姆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