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叶面喷肥对冬枣坐果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正文

叶面喷肥对冬枣坐果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1-18 10:54

本文摘要:摘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在冬枣的初花期、幼果期、枣果膨大期进行叶面喷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肥对提高冬枣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均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叶面喷肥;冬枣;坐果率;产量;品质 叶面喷肥具有简

  摘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在冬枣的初花期、幼果期、枣果膨大期进行叶面喷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肥对提高冬枣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均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叶面喷肥;冬枣;坐果率;产量;品质

果树栽培

  叶面喷肥具有简单易行、用肥量少、利用率高、吸收迅速、见效快、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固定等优点,在果树追肥中常被采用[1]。为了进一步探讨叶面喷肥对冬枣坐果率、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2018~2020年在冬枣树上开展了田间试验,旨在明确叶面喷肥在冬枣树生产中的应用。

  农林经济论文范例: 农林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园概况。

  试验园设在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前营试验基地枣树园,位于北纬38°05′、东经117°03′,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最高温40℃,极端最低气温-24℃,≥10℃积温为4805℃,无霜期190d;年降水量500~600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供试土壤为轻壤土,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含有机质1.698%、碱解氮78mg/kg、速效磷29mg/kg、速效钾106mg/kg,pH值7.6。

  1.2试验材料

  1.2.1试验枣树。供试枣树品种为“黄骅冬枣”。选择5年生树势形态基本一致的普通金丝小枣树110株,于2015年春通过高接换头“黄骅冬枣”接穗,株行距3m×4m。

  1.2.2追施肥料。供试肥料为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由河北生物龙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其N+P2O5+K2O总含量为55.4%(N∶P2O5∶K2O=12%∶9.4%∶34%),微量元素Fe+Mn+Zn+B总含量为1.0%[2],其中Fe∶Mn∶Zn∶B=0.3%∶0.1%∶0.25%∶0.35%。

  1.3试验方法。

  试验设置3个处理,处理1:喷施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将该肥料按l∶800稀释喷施;全生育期分别在冬枣树初花期(5月30日前后)、幼果期(6月26日前后)、枣果膨大期(7月30日)对叶面喷肥3次。处理2:喷施清水,每次以同处理1等量清水等时期叶面喷施。处理3:不喷肥、不喷水。以上3个处理,基、追肥及其他时间的施药均按当地常规管理情况进行。试验以单株为小区,5次重复,随机排列,共计15株。每次喷水喷肥均在上午10:00前和下午16:00后喷施进行,肥液随配随喷,叶背叶面均匀喷湿。

  1.4数据统计。

  每年采收前(当地9月下旬白熟期)选择树冠上、中、下部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的枣吊200个,标记并调查枣吊挂果数量;枣果成熟时(10月上旬完熟期),分别随机抽取各处理树冠内、外5kg冬枣,随机取200个枣果,称量鲜果总重,计算平均单果重;随机取每个处理50个充分成熟的枣果,用糖量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求平均值;枣果采收后分别统计各处理的总产量,计算出单株产量。

  2结果与分析

  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每枣吊坐果数比喷施清水增加0.39个,比不喷肥、不喷水增加0.45个;平均单果重依次增加0.39g、0.55g;单株产量依次增加3.2kg、3.8kg,增产18.93%、23.31%。果实可溶性固形含量依次提高1.83%、2.09%。

  3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冬枣的初花期、幼果期、枣果膨大期共喷3次叶面肥,对提高冬枣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均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叶面喷肥在冬枣树生产中可积极推广应用。但枣树施肥应以土壤施肥为主,叶面喷肥只能作为补充[3]。只有在土壤施肥的基础上配合喷施叶面肥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效果[4]。

  参考文献

  [1]翟军哲,李祥,樊运利.果树叶面喷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9(3):16~18.

  [2]苗锋,刘进余,刘振栋,等.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J].河北农业科学,2010(9):58~59.

  [3]姚国胜.叶面喷肥对南阳大王枣坐果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落叶果树,2003(2):7~8.

  [4]孙秀坤,苗锋,刘进余,等.生物龙水溶性肥料在枣树上的应用效果[J].北方果树,2011(3):17.

  作者:赵月孙秀坤李清国孙月丽岳雷李志欣武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