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正文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8-28 11:50

本文摘要:摘要:淡水养殖占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的绝大部分。但由于受技术和观念限制,我国的淡水养殖多为传统式养殖,即养殖品种单一,养殖场所固定。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方便管理和控制,但是容易引发单一类疾病,影响水产品质。因此,倡导和推广绿色生态

  摘要:淡水养殖占当前我国水产养殖的绝大部分。但由于受技术和观念限制,我国的淡水养殖多为传统式养殖,即养殖品种单一,养殖场所固定。这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方便管理和控制,但是容易引发单一类疾病,影响水产品质。因此,倡导和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达到科学、合理的养殖效果,提高水产质量和经济效益,对我国淡水养殖发展和国际水产市场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淡水养殖;应用

农技服务

  1导言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措施,模拟物种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更优良的条件下养殖产品。在淡水水产养殖中引进该技术,可降低淡水水产病害的出现概率,提高淡水水产品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自然、绿色、健康的水产品。可见,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具备现实意义。

  2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淡水水产病害防治

  病害是影响淡水水产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养殖人员可利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淡水水产病害防治水平,推动淡水水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从共生与混养两方面入手。

  共生是指水产品和水生植物间的共生,二者在养殖环境中相互依存。水生植物在淡水水产病害防治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淡水鱼类的粪便含有致病因子,水生植物可调节粪便成分,加大营养物质的含量,减少致病因子的产生,实现防治病害的目的;淡水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养殖池内的氧含量,保障淡水水产的健康成长。

  混养是指在同一养殖池中养殖多种淡水水产品,利用不同品种的生活习性差异,完善生态养殖系统,降低淡水水产的患病概率。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如果养殖池中一种淡水水产的种类超过50%,水产的患病概率显著提升。就此,养殖户需引进混养法,在养殖池中混养多种鱼类,可将草鱼、鲫鱼、鲤鱼及鲂鱼等淡水水产混养于同一养殖池中。上述鱼类的生态阶级不同,可提高养殖池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丰富的生物链。例如,鲫鱼和草鱼的活动范围为池底,会破坏池底病原体的滋生环境;一旦养殖池内的鱼类患病,其行动速度降低,成为肉食性淡水鱼的食物,避免病原体在养殖池内传播,实现病害的有效防治。

  3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

  3.1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

  很多淡水养殖者选择池塘作为水产品的生长环境。要想实现绿色生态养殖,要对池塘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研究,比如说观察池塘中是否有水产品的天然饲料,是否有对水产品产生威胁的生物存在,当然还要根据池塘的大小预测水产品的养殖规模,不能使其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否则不仅环境生态会遭到破坏,水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在优化过程中,需要尽量运用天然的环境和条件对现有的条件进行改造,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环境的承受能力,如果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就会适得其反。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养殖环境的污染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保证产出的水产品的质量,还能够保证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注意养殖物种的选择

  水产品品种繁多,有的水产品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那么就需要在淡水养殖中慎重选择物种,防止对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污染;要注重绿色生态环境中各物种间的和谐共存,现阶段淡水养殖中,很多人把水产品养殖和农业生产共同进行,例如在水稻田中饲养泥鳅、螃蟹等水产品,这就需要注意物种之间的相处模式,各物种之间要共生共存,不能互相伤害;还要注意水产品存活时长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高低,尽量选择能适应环境、生长存活期较长的水产品进行饲养。

  3.3注意菌类的投放

  淡水养殖的场所毕竟不是水产品的原生环境,要使养殖环境无限度的接近水产品的原生环境,在养殖过程中往往采用投放菌类的方式调节养殖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菌种由于批次不同,其应用效果也会各有差异,所以在使用之前,养殖人员要对其进行效果测试,达到要求的菌种才可以进行投放。同时注意投放菌类的量要适宜,要符合水产品的生长要求,体现保护环境的绿色理念。

  3.4水质调节

  水体质量关系到淡水水产的生长效果,养殖户可通过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调节养殖池内的水质,利用光合细菌、沸石粉或活性酵母等物质,在养殖池内培养有益生物,将水体内的杂质吸附并排出,净化水质,避免有害致病菌的出现,降低淡水水产的发病率,营造与自然河水类似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不同淡水水产对水质的要求有所差异,养殖户需根据水产特征,调节水质。使水体质量符合其生长要求。以鱼、虾、蟹养殖为例,这类水产对水色的要求为淡绿色或翠绿色。养殖户在放养水产前,需通过生石灰将池塘的塘口部位消毒,投放微生物及有机肥,调节养殖池的水质。在淡水水产养殖中,水色逐渐加深,需养殖户不断添加新水,使水色始终保持淡绿色或翠绿色。

  3.5饲料选择

  饲料的选择关系到淡水水产的养殖水平及效益,基于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养殖户需优先选择环保绿色的饲料,严禁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激素,影响淡水水产的正常生长。同时,为强化淡水水产的品质,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养殖户可在饲料中添加酸菜碱或腐殖酸等物质,提高淡水鱼的肉质。另外,养殖户可根据淡水水产的生活习性,控制饲料的供给。例如,草鱼的食量较大,排泄物及饲料残饵较多,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可供杂食性鱼类食用的物质。就此,养殖户可将草鱼与鲤鱼等杂食性鱼类混养,为杂食性鱼类提供免费饲料,减少淡水水产养殖成本。

  3.6引进先进的技术与模式

  无论何种水产品,饲养的目的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所以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极为重要。这就需要养殖者多学习,多合作,多交流,分享养殖中成功的经验,共同解决养殖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有条件的可以参加淡水养殖方面的培训,从多种渠道获取生态养殖的知识与技术。

  4未来发展

  4.1水产和农作物共同养殖

  在现代养殖模式中,通常利用生物的生态链特征进行养殖,以寻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如一些农户会将河蟹放在水稻田内养殖,这是由于水稻在生长的过程中,土壤里会存在多种病菌和小昆虫,而这些正是河蟹的天然饲料。不仅如此,河蟹的排泄物可以给稻田增加肥力;稻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河蟹提供天然的屏障,以保证河蟹在自然环境下可以躲避天敌;同时水稻还可以起到净化水质、促进河蟹生长的作用。因此这种将二者结合的养殖方式,不仅有利于二者共同生长,同时还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4.2多种水产共同养殖

  养殖品种单一往往会导致高死亡率和高治病率的发生,这是因为生物单一会打破小区域内的生态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可以适当引入其他养殖品种或养殖主要品种的天敌,以保持水域中生态平衡。这种多品种共同养殖的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养殖论文投稿刊物:《农技服务》旨在传达国家和省关于农业科技工作的政策和要求,传播和推广农、牧、林、副、渔各业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产品和新知识,传递市场信息,为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是广大农民、农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院校师生获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知识,获取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的载体。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要点较多,涉及环境、品种、菌种、水质及病害等。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养殖户需注重淡水水产养殖环境的设置、淡水水产种类的合理选择及有效的病害防治,保障淡水水产的健康生长,提高淡水水产养殖的效益,促进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提高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9):167-168.

  [2]葛彩霞.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J].渔业致富指南,2016(23):35-36.

  [3]彭栋.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分析[J].农技服务,2016(14):139.

  [4]纪元.探究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7(21):75.

  作者:杨丽卓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2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