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启示与设计建议> 正文

现代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启示与设计建议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11-04 11:50

本文摘要:摘要:有轨电车因其技术革新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自法国伊始在世界范围内二次复兴。但是相较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外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追求生态效益与环境美学的高度统一,我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对城市环境关照不足。总结了法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与启示,针对

  摘要:有轨电车因其技术革新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自法国伊始在世界范围内二次复兴。但是相较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外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追求生态效益与环境美学的高度统一,我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对城市环境关照不足。总结了法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与启示,针对国内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进行分析。提出公园城市环境导向的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设计建议。为实现有轨电车以其现代、时尚、环保形象进入公众视野,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和公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轨电车城市环境交通绿化公园城市设计

华中建筑

  引言

  城市是日益成长的有机生命体,其总体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建一个具有最大人类价值的健康城市,在强调整体环境设计前提下,使城市成为更适合人类居住的“艺术环境体”,成为市民满意的生活空间,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和意义。当前中国城市环境设计失去了传统的环境审美价值判断标准,也缺乏对西方城市环境设计风格在美学意义上的理性认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未来城市发展更注重现代化,现代化发展的城市需具备从政治经济到人文教育的现代化、从基础设施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从宜居环境到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化问题一方面是城市解构或瘦身,另一方面是将自然“请进”城市。

  一、现代有轨电车与公园城市理念

  (一)现代有轨电车

  现代有轨电车首先是便捷通达内外交通的“基础设施现代化”体现。一方面,有轨电车可以有效地融入城市道路系统中,采取网络化、公交化运营模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当有轨电车系统延伸向网络之外并连接城市外围组团或交通枢纽,采取相对独立的运营方式时,又可成为类似城市轨道交通的区域骨干交通形式而存在。现代有轨电车本身亦是追踪、引进和吸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现代化”体现。

  新型有轨电车的低地板设计方便乘客上下车;车辆采用时尚而富有个性的工业设计;智能交通技术在运营中的应用优先确保运营速度和准点率;更重要的是有轨电车沿线城市空间和功能也得到重新规划和整治,从而压缩了汽车通行的空间和通行权。而无论是现代有轨电车与城市人文环境联系与融合,体现系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现代化”,还是人工环境现代化和自然环境现代化,注重环境承载能力和历史传承的城市“环境现代化”,都要求有轨电车环境建设要追求功能与审美统一,将工程做成景观。

  虽然有轨电车因其技术革新,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自法国伊始在世界范围内二次复兴,但其有轨电车项目不只是建设一个交通设施以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状况[1],还作为一个全方位城市更新和再生计划中的重要推动者和催化剂,给城市环境带来的积极收益难以估量[2]。

  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已经列入国务院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对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兴建有轨电车线网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工作。

  但从我国目前来看,通过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以改善城市交通,并籍由作为地区营销工具和设计对象的现代有轨电车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仍是我国大多数城市有轨电车项目重点建设目标。而对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带来的城市生态效应、环境美学方面认识不足;地方政府对于以有轨电车发展为契机,形成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功能复合城市公共空间考量不足;特别是在城市绿化和风景园林视角下对有轨电车的自然、生态、环境设计重点关注不足。

  (二)公园城市理念

  2018年2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四川,在成都,也是在全球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该理念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思想,是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生态文明新阶段对城市发展新范式的全新探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论述。“公园城市”理念更加突出了应由人民享有公园式的优质生活方式进而引领城市发展,这有利于缓解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为广大人民谋福祉。

  自然的空间营造人心向往之,也是一直以来城市构建的核心基础。以人为本的发展诉求,赋予城市发展更高的标准。在我们不断扩张的城市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变得愈发紧凑,城市公共空间十分有限,真正能提供给城市生活压力下的人们休闲放松的公共空间很少。

  把巧妙处理小型空间界限的开放性公共空间绿色干预措施融入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将挖掘出积极公共体验的潜在可能,营造良好的空间形象,增加空间复合机能,创造一种独特的城市体验、人类友好型环境和氛围。对于缓解高密度建筑和高密度人口带来的城市压力,对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促进城市建设成为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美丽家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多学科行业创新发展的广阔天地,是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正在不断发展的、从实践中来并由实践引领的城市发展新理念。

  而有轨电车绿化设计正是公园城市理念在城市轨道交通层面的具体落实。可以满足人们生态审美的需要,调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关系,可以改进雨水保持、改善都市气候、吸收空气污染物、抑制交通噪声和减震、保护生态[3],是其作为现代城市绿色公共交通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有轨电车建设中,交通绿化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内容,建设高效、低碳的人性化城市交通体系,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现城市环境友好、健康宜居、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法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借鉴与启示

  (一)结合有轨电车进行城市园林绿化

  法国在有轨电车建设中不只突出交通功能,而且更重视绿化景观作用。法国各大城市认为,有轨电车绿化景观设计对于城市的环境保护、景观改善、增强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法国人认为,视觉上,绿地带来休息安静的氛围。色彩学上,蓝天和绿植的颜色都是沉稳镇静之色,使人心情得到休息。生态学上,在城市中进行绿化也是理所应当。例如法国兰斯结合有轨电车完成了63000平米草地绿化,并栽植了1160棵树木;而勒阿弗尔结合有轨电车完成了50000平米草地绿化,栽植了200棵树木;蒙彼利埃建设了长达15公里的现代有轨电车绿道[4]。

  (二)制定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区域差异化要求

  法国各城市对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要求:有必要在土地利用范围内不同地点完成植被设置方案;根据不同区段景观特点设计适当绿化形式,营造恰当景观氛围。如《波尔图城轨系统2009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根据场地环境、功能需求不同,绿化组织方式分为:空地型:在空间开阔、阳光充足且人流量较大区域可开辟绿化活动空间以缓解生态压力。边界式:在高密度中心区大规模绿化有碍时可用过渡线性绿化形式。荒野型:在不宜户外活动的阴暗潮湿区选用生态界面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物庇护,也可衔接斜坡和周边公园用地[5]。

  (三)创新有轨电车绿化景观设计表现手法

  法国有轨电车主要在市中心的交通干道、林荫大道、郊区道路(道宽>20m)及广场上实施轨道沿线绿化设计。根据环境特点设计适宜采用自然形与规则形布置相结合的手法,以利于营造绿色开放空间、构建城市绿道网,达到融入生态、美化景观、增加城市绿量的效果。

  例如波尔多在城市主干道实施现代有轨电车轨道及沿线绿化处理线路景观时,采用绿化铺地的方法来削弱硬质铺地对道路的割裂;与此同时,利用树木对立杆进行遮挡,弱化立杆。城市中心广场是有轨电车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广场景观为城市节点带来秩序、营造氛围、保护传统文化并创造和谐的交往空间。例如克莱蒙-费朗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在Jaude广场实施园林景观改造,达到“车站与广场、重点与陪衬、光与影”的景观效果[6]。

  (四)通过有轨电车绿化打造城市公共空间

  交通绿化可以使其与周边自然、人文及历史等有机结合并巧妙融入周围环境,提供优美、舒适和谐的乘车和工作环境时,对城市交通特性也进行强化和补充,为原本生硬单调的构筑物增添一道软质景观。法国一些城市把有轨电车规划建设的总指挥权交给建筑(景观)规划师而不是工程师。

  例如法国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TramE线终点站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其终点站位于相对密集的居住郊区,被大片绿色区域环绕。针对有轨电车与当地公交巴士和私家车换乘(有轨电车配建机动车停车位150个),为给往来、等候的乘客带来交通建筑空间模式的更新和新的建筑类型及功能性空间产生的机会,建筑和景观设计师将现代交通建筑与景观元素融合,通过对站点基础设施艺术形态化设计,将随机排列的圆形彩色玻璃雕塑天蓬与花草树木圆形轮廓种植床周围的弧形长椅结合,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组合统整站点区域。一方面,柔化了城市景观的交通特征;另一方面,创造出公园般宁静的氛围,打造出小尺度社会交往中心,成为了激发人们回归自然、放松精神生活的理想场所。

  三、国内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分析

  (一)轨道绿化整体道床技术

  目前,我国有轨电车工程设计中针对交通绿化设计仅要求包括轨道绿化和车辆段绿化。为硬化铺装方便和绿化最大化,一般采用槽型钢轨。而在专有路权绿化段要考虑绿化覆土厚度、排水及降低造价等因素。

  1.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此次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全绿色整体道床技术,在专有路权地段选用了高覆盖绿化整体道床,即用绿化土将钢轨、扣件覆盖至与轨顶平齐,对钢轨内外侧均作绿化处理。道床采用条状块式,减少混凝土工程量的同时可最大满足绿化覆土要求。

  2.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虽然也采用整体道床、埋入式轨道结构、槽型钢轨,轨道全线以草坪绿化铺装为主。但由于位于轨道正上方的凹槽,不具备种植天然草皮的条件,因此,有轨电车轨道上的为人工草皮,而轨道两侧区域则为天然草皮。为在轨道两侧种植天然草皮,一方面专门在其下方作了排水系统,另一方面还在部分位置专门作了蓄水板,确保下方土方保持足够水分。

  (二)结合园林景观的沿线绿化设计

  利用有轨电车的线性特征,将沿线绿化景观衔接起来,不同的景点连接成为连续的景观序列,可以形成一个连续、稳定的城市绿色网络系统,为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全长约18公里,景观绿化项目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设计理念是“流动的风景线——跟着眼睛去旅行”。通过合理视线引导,“开”则显山露水,沿途锦绣风光都能成为视觉享受;“合”则通过补绿补色等手段融合及遮蔽,让乘客的眼睛始终沐浴在绿化景观之中。

  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整合沿线苏州乐园、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州科技城等产业元素,规划分区为城市乐活段、科技生态段、山清水秀段和美丽都市段四个段落,均避免简单的“移花接木”式营造景观,与行道树、机非隔离带、两侧绿化带形成鲜明的景观林荫绿廊,整体构成“四段一廊”的景观规划结构,让乘客真正享受到“移步换景”的乐趣。线路位于太湖大道路中、路侧及建林路侧为地面线整体道床,其上部进行绿化。

  道路红线内绿化带设计采用现代风格借鉴国外有轨电车案例,轨道间草坪铺设在能够满足有轨电车行车安全功能需求、易于养护的同时丰富沿线景观,体现轨道绿化的简洁、明快,符合新城现代化风貌。针对车辆基地绿化布局则以生态园林理论为指导思想,在轨道种植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对绿化用地合理利用,周边种植大量乔木,具有良好生态效益[7]。

  2.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路线全长约20.07公里,总体规划景观绿化格局为“一线、三区、五段”。一方面,敷绿轨道、流线型车体,给城市增添一抹绿色与灵动。另一方面,根据路段的特点及周围建筑、环境情况,通过苗木的搭配组合,形成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贯穿全线的绿化工程,把电车“隐匿”于花草树木之间,让这匹矫健的“长龙”呼吸着绿色、生态,畅快驰骋,很好地融入周边景观中。根据方案设计,老城区段与淮安区段属于城区段,采用现代风格的花箱栏杆将电车轨道与机动车道隔开,绿化范围较小,但是适合城区路段车流密集的特点。

  翔宇大道水渡口至海口路段采用平篱加花灌木和双排乔木以段落式的栽植形式,缓和两侧高层建筑较多的坚硬风格,表现出富有底蕴的现代城市景观;海口路至海天路段采用平篱和花灌木段落式交替栽植的方式,不密集种植苗木,以便更好展示道路南侧的里运河风光;海天路至淮安区关天培路段采用段落式栽植的景观表现形式,选择花灌木和色叶树种,搭配常绿的平篱和红叶石楠球、金森女贞球等,形成上、中、下的景观层次。

  四、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设计建议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促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推动节能低碳发展,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鼓励交通基础设施与地上、地下、周边空间综合利用,推动高铁、地铁等轨道交通站场、停车设施与周边空间联动开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要积极发展快速公共汽车、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统。

  习近平同志2018年首次提出的“公园城市”理念提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考虑生态价值。相较于幽闭的地铁,易对城市景观造成影响的高架轻轨,主要解决与近远郊区和卫星城镇联系的市域铁路,地面交通性使有轨电车最适合建设在城市中心区,是最具城市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截止2018年底,我国有22个城市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有轨电车建设,合计33条线路,总里程达532.8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91个城市或地区提出建设意向或规划有轨电车网,总计约565条线路,规划里程达10378公里。

  我国有轨电车工程建设和车辆制造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相较以法国为代表的国外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设计追求生态效益与环境美学的高度统一,我国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设计对城市环境关照不足[34]。一方面需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有轨电车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制定有轨电车交通绿化区域差异化要求,创新有轨电车绿化景观设计表现手法,通过有轨电车绿化打造城市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则需要立足我国实际:重视有轨电车轨道绿化的城市环境生态导向、重视有轨电车沿线绿化的城市环境美学导向和重视有轨电车交通绿化的城市环境发展导向。

  (一)重视轨道绿化的城市环境生态导向

  相较于非绿化轨道,绿化轨道的雨水平衡接近于自然状态。绿化轨道能够达成雨水径流、雨水保持和雨水蒸发的平衡[3]。根据国外相关研究,夏季绿化轨道的植被系统中保持了90%的降水[9],一方面水的蒸发要消耗从环境中萃取的热量,另一方面植被系统本身亦可以降低轨道温度,在使用草皮或其他植物植被系统(草皮系统比其他植被系统效果好)覆盖下的绿化轨道温度升高不会超过25-30℃[8][10][11]。

  绿化轨道有助于缓解城市粉尘[11]。机动车道路旁有轨电车绿化轨道中的植被系统表面检测到的颗粒除源于有轨电车自身轮轨接触磨损过程可能产生的铁(Fe)和制动砂(Si)外[12]。其他重金属如锰(Mn)、铜(Cu)以及多环芳香烃(PAH)和铬(Cr)也得到测定。相较于封闭地表,绿化轨道通过植物和土壤的颗粒物附着和吸收可以局部减少空气粉尘浓度[13],也可以大大减少尘粒比如过往车辆和有轨电车自身的风湍流悬浮。这种效果特别显著表现于植被覆盖率高、大沉积表面和植物株高不规则的绿化轨道[14]。

  有轨电车噪声产生的程度取决于钢轨和车轮的维护保养状况、建造特征(如噪声消减效果:绿化轨道埋入式钢轨>普通埋入式钢轨>有砟轨道[15])、有轨电车的速度,以及周围环境的吸收能力。绿化轨道的植被本身条件(如植被覆盖率、植株密度、植被高度、植被载体孔隙度、水含量)也会影响植被系统即时的噪声吸收能力[9]。

  虽然,众多测试证明绿化轨道对于轨道噪声消减并不太大,但是绿化轨道对于个体针对噪声的主观听觉心理影响不可低估,绿化轨道通常被周边居民认为噪声干扰较低[9][16]。除了噪声外,有轨电车交通也会引起振动,植被系统对于减小其振动的影响也是其内在的重要属性。如前所述,绿化轨道可以对周边微气候产生积极影响,为人们生活条件和身体健康提供有价值的贡献。此外,绿化轨道对有轨电车驾驶员具有镇静效应。根据驾驶员的经验,驾驶经过绿化轨道时用眼的疲劳和疲倦都比非绿化轨道较少[11]。另外,绿化轨道也为微小型生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17]。

  (二)重视沿线绿化的城市环境美学导向

  有轨电车能够持久影响城市景观视觉印象,而在城市规划中具有重要性[18]。城市环境的美学存在于人们的活动感受与直观印象之中。结合园林景观的城市有轨电车沿线绿化设计应遵循“实用、经济、美观、安全”及“因地制宜、因线制宜、适地适树”的设计原则[19],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线型绿化功能要求[20][21],考虑植物多样性和观赏性,做到点缀环境的同时达到整体性、保持视觉美感性及视线通畅,融合时代气息[23][24]。

  绿化形式上,尊重地方政府和园林部门意见,尊重交通绿化特性,结合当前自然现状和乡土景观,考虑有轨电车速度感和视觉特征,合理组织植物群落结构,综合实现良好绿化景观与生态效益[25][26]。植物配置上,应以乡土品种作为绿化基础,适当引进能与当地环境友好相融且易成活、易管养的品种。沈阳浑南新区有轨电车轨道绿化草坪选用早熟禾的优异品种,这种草坪返青早,耐寒,对东北的气候适应能力较强(即使到初冬下雪时候草坪也是绿色的,深冬时才发黄;第二年清明前后就会返青),比普通草坪更具透水性,对叶面灰尘与土壤重金属有吸收作用,电车经过时能大幅减少噪音[27][28]。

  珠海有轨电车一号线首期工程所铺设的绿色“地毯”中天然草皮是俗称为“台湾草”(是质地优异、密度最大、生长最缓慢的结缕草种,其形成的草坪低矮平整,茎叶纤细并具一定弹性,侵占力极强,易形成草皮,耐践踏性强)的细叶结缕草。针对结合园林景观的有轨电车沿线绿化设计应通过巧妙搭配,营造自然群落景观,形成具有自然情趣和本地特色的观赏点,从而实现“常年有花、四季有景”,增加城市色彩,改善沿线环境质量,优化市容市貌,反映城市精神和传递城市魅力[29][30]。

  (三)重视交通绿化的城市环境发展导向

  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以及社会规律的科学、可持续、包容性的发展。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有轨电车交通绿化需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一方面,作为现代化的交通理念,有轨电车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公共交通,城市环境恶化及公共空间欠缺为有轨电车结合交通绿化发展带来契机。

  有轨电车其本身便为人们提供了城市景观的一条视线走廊,通过交通绿化可以强化公共空间领域概念,使其快速融入城市脉络和有机结构当中,促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中心区吸引力,建立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绿色、开放、共享”的环境[31][32]。以香港德辅道中行人及电车专用区绿化为例。德辅道虽然是香港核心金融及商业中心,却一直都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的两旁被高楼所包围,由于峡谷效应,路面排放的污染物不能散去。沿路景观乏善可陈,缺乏绿化及行人设施;再加上交通挤塞,挤迫的行人路、整段路缺乏树木,夏天行人需要在烈日下,忍受炎热的气温,在污染的道路旁活动。

  令中环与其金融及商业中心的形象不相符,长期高占最严重空气污染榜首地区[33]。为改善环境,香港规划师学会联同香港地下铁路公司、城市大学(提供空气污染研究)、MVA(香港弘达交通咨询公司提供交通研究)规划建议,希望透过交通措施与机动车改道,解决空气污染源头,保障市民健康。藉着这个改善空气质量的机会,香港电车有限公司支持有关绿化电车轨道的建议,沿路环境亦可做出相应改善措施,提升形象。运用地区特色绿化及景观设计将不同的活动节点连结起来,缔造更有生气的街道环境,为这个商业中心注入生机、新鲜空气,亦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活动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有轨电车的引入,城市原有道路交通绿化格局面临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在都市环境中有轨电车交通绿化面临着“创新、协调”的契机与挑战。以南京河西新城区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绿化迁移为例。这是2005年配合十运会所建的一条美丽的景观市政道路,道路上种植了梧桐、银杏等树木。2013年随着南京市河西新城区现代有轨电车一号线工程建设,江东路短短八年时间又面临改造。

  为了减少变动对树的伤害,采取适当调整奥体东-河西大街段、河西大街-江山大街段线路机动车道和有轨电车线路位置的方式,经过多次方案优化,采取适当调整奥体东-河西大街段、河西大街-江山大街段线路机动车道和有轨电车线路位置的方式,最终方案比原方案少移植335株雪松。优化后的河西新城区现代有轨电车一号线工程树木、绿化迁移及景观恢复方案,需迁移绿化面积合计约9280m2,对线路轨道以外区域绿化恢复面积合计约20920m2。建成后的有轨电车线路加上恢复后的绿化,对于江东中路,乃至于河西新城的景观质量都有巨大的提升。

  建筑论文投稿期刊:《华中建筑》(月刊)系湖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南建筑设计院和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1983年创刊,已历24年。

  结语

  综上所述,有轨电车交通绿化设计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科技与艺术相结合,遵从适用性、科学性、观赏性及生态性,并运用所掌握的普遍性智慧和设计学逻辑,才能实现有轨电车以其现代、时尚和环保的形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和公园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35]。希望本文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相关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喆,王玮.城市既有铁路专支线现代有轨电车改造探讨[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5):11-15.

  [2]刘莎,姚敏峰,李文.巴黎有轨电车T2线沿线的城市更新[J].华中建筑,2013(10):26-30.

  [3]HendrikjeSchreiter.GreenTramTracks—TheAdvantagesofImplementingVegetationSystemsinTramTracks[EB/OL].InstituteofAgriculturalandUrbanEcologicalProjectsaffiliatedtoHumboldt-UniversityBerlin(IASP),2015-05-20.

  [4]DiegoDiaz.PerspectivesonFrenchLightRailSuccess[EB/OL].2012TRBConference,2015-05-20.

  [5]邢星,刘小虎,陈永明.从城市设计角度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以波尔图市为例[J].华中建筑,2011(8):106-110.

  [6]段俊萍,彭梅.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的景观要求[J].都市快轨交通,2013(6):180-183.

  [7]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初步设计[Z].上海: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2012.

  作者:陈春戎王玮 王喆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2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