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论文》 柏枝营村城镇化现状和问题思考> 正文

柏枝营村城镇化现状和问题思考

所属分类:建筑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11-26 10:23

本文摘要:这篇城镇化建设论文发表了柏枝营村城镇化现状和问题思考,20世紀90年代末,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培养向普及化发展,各高校经过了院系合并和规模扩张,其校园在空间上出现了明显的集聚化和区域化。论文分析了柏枝

  这篇城镇化建设论文发表了柏枝营村城镇化现状和问题思考,20世紀90年代末,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培养向普及化发展,各高校经过了院系合并和规模扩张,其校园在空间上出现了明显的集聚化和区域化。论文分析了柏枝营村城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论文,大学城;征地;城镇化

城镇建设论文

  1研究背景

  与此同时,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紧张,郊区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为高校建设开辟了新的空间。高校的扩招和城镇化的加速共同促使大学城开始在我国蓬勃发展[1]。本世纪初,国内已有50多个大学城进入了规划或建设阶段,其选址主要在城市郊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或卫星城,规模小则6万学生以内,大则10万学生以上,是带动城市新区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2]。大学城的建设良好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由于征地而产生的失地农民被动转入了城市户口,其能否顺利完成城镇化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大学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然而,在地方政府对农地的强制征用下,农民却无法反映自己的意见,做出自己的选择,更多地只是被动地接受,在其身份市民化的同时,生活水平却没有得到提高,反而面临了诸多新的挑战[4-6]。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因大学城建设征地而导致的被动城镇化的居民,从安全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均无法良好地得到满足(见表1)。因此,被动城镇化往往只实现了土地的城镇化,并没有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其实质是一种不完全城镇化[7]。

  在城市社会学中,城镇化的本质被总结为“人口集中是城镇化的表征,生产方式变更是城镇化的内在推动力,而广义生活方式的变更则是城镇化的社会变革结果”[8],城镇化的推进对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从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政策方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对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享有;另一方面,也强调从主观上提高“农转非”人员融入城镇的意愿和能力。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质量、强调可持续发展,从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逐步消除不完全城镇化[9]。

  2柏枝营村城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柏枝营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乡,距呈贡区政府6公里,距昆明主城24公里。2003年5月31日,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建设“一湖四环”“一湖四片”的现代新昆明战略,昆明呈贡新城作为现代新昆明东城先期启动。2005年,由于呈贡大学城建设征地,柏枝营村被拆除后,原址新建了柏枝营社区,原有村民转入城市户口,完成了村庄向社区的转化。建成后的柏枝营社区西侧紧邻昆明理工大学,北侧与云南师范大学隔聚贤街相望(见图1)。被动城镇化意味着柏枝营村民结束了祖祖辈辈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其能否顺利完成从社会到心理的市民化,是城镇化彻底与否的重要标准。

  本次调查以居委会提供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以问卷调查为重点,同时结合深度访谈的形式开展。共发放问卷112份,回收问卷104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由于大部分居民不识字,所以基本上采用口头问答的方式填写问卷。深度访谈主要以結构访谈的方式开展对话,访谈对象包括8位柏枝营居民,2位外来居民。其中常住居民居住时间普遍大于30年,外来居民居住时间由1年至4年不等。

  2.1基本情况

  2.1.1村情概况

  2005年以前,柏枝营居民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多种农作物为生,全村有耕地1056亩、林地面积3638亩,经济总收入5774万元。土地被征后,全村基本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至2013年,柏枝营仍保留耕地450亩、林地852亩,就地安置人口约1/3,经济总收入明显下降(见表2)。首先,耕地被征导致农业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次,通过第二、三产业获得的收入往往集中在少数务工人员手中,多数家庭经济收入骤降。

  2.1.2人均收支

  原本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仅避免了额外的开支,收获的农产品还能通过集市交易获得可观的收入。而如今,柏枝营居民虽然住进了崭新的社区,但其生活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负担加重。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结束造成了人均收入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社区化的生活方式又增加了食品、水电及其他支出(见表3)。据调查,已有超过半数的居民入不敷出,生活拮据(见图2)。

  2.2补偿政策

  2.2.1房屋拆迁补偿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房屋补偿面积根据房屋结构进行折算(见表4)。应补面积多于或少于认购安置房面积的部分,按1100元/m2进行补偿。房屋折算面积少于等于40m2的,不给予房屋安置,按1680元/m2折算面积实行一次性货币补偿。

  在调查中,只有6%的居民获得了全部的房屋拆迁补偿,完全没有获得补偿的居民只能寄居在亲戚朋友家中(见图3)。地方政府为鼓励拆迁,实行先到先得的补偿政策,致使多数居民部分或全部房产位于柏枝营社区二期,而二期工程建设却一拖再拖,居民由此失去了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获得较好地段房产的机会。

  2.2.2土地补偿

  持农村户口的柏枝营居民应获得的土地补偿价为6.5万元/亩,但调查显示,90%以上的居民实际只拿到5.9万元/亩(村委会提成约10%),有经济作物的耕地与荒地的补偿价格相同。大多数农户最终可获得15~25万元的土地补偿款,给付情况良好(见图4)。

  调查显示,有82%的居民因土地补偿款额度低而不满。一方面,土地补偿未根据被征土地的现状耕种情况实行不同的补偿办法,居民普遍不认可耕地与荒地享有相同的补偿额度。当地为昆明著名的梨产区,而梨树的生长周期较长,部分居民对梨树进行投资后还尚未获得收益就面临征地。另一方面,土地补偿未根据被征土地的未来建设属性实行不同的补偿办法,不论是用于道路、公建还是住宅建设,地方政府统一以6.5万元/亩的价格进行征地。如此“一锅端”的补偿政策显得简单粗暴。

  从土地经济的视角发现,土地非农化带来的增值收益将大幅攀升。如今,柏枝营的土地价格已上涨至13万元/亩。经过各方博弈,土地的增值收益被不同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村级组织等)瓜分,而居民从中获得的利润却微乎其微。据统计,中国大部分被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比例为: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5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占5~10%,柏枝营村亦是如此[10]。还有一部分收益流失到难以统计的寻租收入,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

  2.3社会保障与再就业

  2.3.1社会保障

  柏枝营社区的社会保障形式主要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参保率分别为93.6%和75.4%。在拆迁安置过程中,社会保障要求居民自行购买。退休老人根据其年龄不同需一次性出资9000~29200元购买养老保险(年龄越大,出资越低),退休后可获得养老金220~280元/月。医疗保险的参保价格为100元/年,可赔付住院医疗费用的50%,而普通的伤病只能自掏腰包。此外,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均未纳入柏枝营社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3.2再就业与创业

  自2006年底,柏枝营社区已基本实现非农化。原以第一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柏枝营居民已逐步转向以务工为主的第二、三产业,但仍有个别居民维系原有的生产方式——农耕。仅有集体分红收入的适龄居民,均可算为失业人口。据统计,回迁后柏枝营社区适龄人口的失业率将高达27%。柏枝营社区就业人员基本在社区附近务工,就业岗位处于第三产业链的最底端,如安保、清洁、园艺、餐馆服务等,平均工资为800~1200元/月。征地前,老人和妇女可以通过农耕取得一定收入,但如今,老人已基本丧失就业机会,而妇女大多留守家中照看老人和小孩,柏枝营社区中生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大降低。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原村委会并未与地方政府或者所毗邻的高校签署就业安置协议。至2013年底,通过居委会进行安置就业的人数仅占务工人员总数的26%,也有居民通过自求职的方式在大学务工。然而两者的现实状况却差别显著:通过居委会安置就业的人员大多为居委会干部的亲友,其工作相对稳定;而通过自求职进入高校工作的人员不仅待遇较低,还随时面临失业的危险。虽然根据居委会干部的说法,柏枝营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过扫盲,但调查发现,30岁以上的居民普遍无识字能力,极高的文盲率是柏枝营居民再就业与创业的最大阻碍。如今,柏枝营的社会乡土性发生了变化,正是重新扫盲的最佳时机。

  推荐阅读:《小城镇建设》(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lw/17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