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中国成人教育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 正文

中国成人教育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6-27 17:11

本文摘要:大学生作为成人来说,一定程度上诚信教育是比较难的。本篇《 中国成人教育 》论文认为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紧迫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合力作用,要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各行各业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大学生作为成人来说,一定程度上诚信教育是比较难的。本篇《中国成人教育》论文认为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紧迫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合力作用,要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各行各业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大力宣传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只有抓好诚信教育,才能实现校园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中国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ChinaAdultEducation)杂志创刊于1992年,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教育协会主办的国家级成人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连续多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评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收录于《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教育类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核心阵地。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6577,国内统一刊号:CN37-1214/G4,邮发代号:24-96,影响因子:0.209,被引次数:25785。

  推荐阅读:教育革新论文投稿大学生诚信缺失

  摘要:诚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德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优秀群体,他们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诚信状况,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受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诚信教育中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为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诚信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而且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要提高大学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构建以大学生为核心的多元化的诚信教育体系,构建“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构建诚信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多元化;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校园文化

  一、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的意义

  1.诚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德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治国理念与治国目标。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构建及其具体目标实现的道德基础,也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等具体目标的精神支撑,是使社会系统协调和谐的重要基础要件。受社会诚信危机的影响,大学生中出现了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拖欠贷款、简历注水等现象,大学校园中正面临着一场诚信文明的危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优秀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诚信状况影响着个人、集体、社会与国家的利益,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为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在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与价值取向,其直接后果便是无视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存在,无视社会规则的存在以及无规则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和尔虞我诈的恶习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蔓延。诚信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大学诚信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与根本,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石。一个健全的社会,离不开诚信道德,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开展大学诚信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

  3.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规则与灵魂。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规则与灵魂,是应对社会规则无序和群体失范的利器。强化大学生诚信观念与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大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我国在搞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诚信危机的影响,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使和谐社会的实现如釜底抽薪,失去道德的根基,“以德治国”的战略之路无法实现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具有现实的价值意义。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诚信教育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重点,是教育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具体要求,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然而在大学的诚信教育中,忽视情感与实践教育,把诚信教育当成单纯的政治宣传,远离社会生活,社会实际,停留在单纯的原理灌输、规则的阐述上。教学内容理论化、抽象化、空洞化。实践贫乏,路径狭窄,方法单一,措施薄弱,教学的现状不能满足大学生与社会现实的需要,教学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2.大学生诚信教育缺乏连贯性、系统性。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与框架,诚信教育缺乏有效的衔接。方法不当,内容枯燥简单,教育的效果不好。高校与社会联系紧密,社会现实中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对高校的诚信教育影响巨大。教育队伍弱化,教育者自身素质良莠不齐,个别教育者诚信失范,高校自身在诚信教育方面不重视,人力、物力、投入不足,诚信管理制度缺乏,对大学生失信,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等。总之,家庭、学校、社会没有形成合力。

  3.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评估制度、诚信教育管理制度等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如对大学生的评估仍旧停留在以成绩为主,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无法用分数来衡量,不利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目前,市场经济中的欺诈、坑、蒙、拐、骗,政治领域中的腐败等,对高校的影响明显,反映在大学生身上则是诚信危机。为此,建立与完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

  1.构建以大学生为核心的多元化的诚信教育体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呈多元化、向复杂化方向发展。所以,要努力构建符合他们思想特点、价值观念的诚信教育体系。①诚信教育要“以人为本”。柏拉图说过,只有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可达到教育目的。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把德育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丰富多彩的充满个性的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个性。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以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在不同时期的精神需求,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更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高度上来。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学生,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创造。诚信教育的内容不仅要立足于社会现实,还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心理需求,能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名人伟人的诚实无私的品质感染学生,增强诚信教学的吸引力与趣味性。诚信教育的模式与方法灵活多样,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觉的学习实践。诚信教育的体系要科学、合理、规范、切实可行,能让大学生自觉的接受。②构建诚信教育的多元化体系:一是,诚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诚信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包括:学习、经济、生活、择业、政治、人际诚信等若干方面。大学生政治诚信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仰、政治实践等诚信规则与评价标准。学习诚信包括: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考试与科学研究规则与评价标准。经济诚信包括助学贷款、申请使用助学金、补助、缴纳学费等规则与评价标准。求职诚信包括:荣誉证书的鉴定、证书真伪验证、签约履行状况、创业活动的规则与评价标准,还包括:人际交往诚信规则、社团、网络诚信交往规则等。对诸如:作弊、不按时还贷,不履行就业合同等具体的行为,可以有具体、明确的量化的指标,并且进行公开、公正、民主、监督、有序的测评。这些诚信规则是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二是,诚信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学校要把诚信教育作为衡量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纳入日常管理。如大学生入学进要签订诚信保证书,明确不诚信者要受处罚。美国大学生都必须在一个正式严肃的场合与学校签订“诚信准则”做出诚信宣誓,以表示接受“诚信制度”。未签订此承诺的不得入学。三是实施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把个人诚信档案作为衡量一个人诚信状况的最基本依据。个人诚信档案应包括个人承诺书、个人基本情况、个人品行、学习成绩、获奖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实践、诚信记录、个人自评和学校评定等。围绕诚信档案的基本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及管理监控查询系统。把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个人的“名片”时刻提醒大学生要诚信,供所在院校及就业单位和各金融机构查阅,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的信用风险。四是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估机制。根据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定,将诚信记录评定结果与综合测评等记录结合起来,与奖学金评定、优秀生的评比、就业推荐和入党挂钩,使诚信状况好的大学生,得到充分肯定与鼓励;而诚信状况不佳的大学生也能通过评估制度和奖励制度了解个人的诚信状况,及时矫正自己的行为。五是诚信教育监督体系的构建。高校的纪检部门要建立科学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约束大学生的行为,且要定期检查。建立建全失信惩罚机制,对诚信缺失的行为,学校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和管理规定,加大执行力度,让失信者品偿失信的苦果,坚守诚信做人的道德底线,以免将来给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

  2.构建“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在目前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还没有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合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日常的生活起居,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引导不够。而个别家长的诚信失范行为,在孩子心中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孩子的不诚信,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诚信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学校的教育中,一些高校为了局部利益,名声、名誉,弄虚造假、虚构材料、谎报数据、钱权交易。甚至参与帮助学生就业的造假行为,造假鉴定、假成绩单、假数据、假证书……不仅违背了诚信道德,而且在师生中造成了严重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在社会现实中,以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诚信缺失事件:毒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吹黑哨事件、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重能轻德等,使诚信教育丧失了生存的土壤。为此,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一些国家的诚信教育成功经验。在德国的家庭教育中,强调父母的以身作则;在学校,诚信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从政府到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章程,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英国将“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美国,不诚信记录将跟你一辈子。哈佛大学注重教师的品格素质。英美等国家通过严格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借助网络传媒、宗教信仰等强化诚信教育,这为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学校应该制定一套完备的诚信规范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师生的正能量,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营造诚信文化环境。其次是家庭教育要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高尚的诚信人格感染子女,发挥楷模作用。其三,学校的诚信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诚信的宣传与导向,弘扬良好的诚信风尚,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通过建立规范、有序、完善的信用体系,健全市场经济法规,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构建诚信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①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是高层次人才和党政干部队伍的重要来源,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涉及到提升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与能力,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关键。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保证,提高诚信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行。所以,要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构建一支马列主义修养水平高,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理念先进、善协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原则、群众基础好、让党放心、大学生满意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诚信教育的关键。在诚信教育过程中以加强职业道德为重点,强调“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教师的选聘为基础,学科建设为支撑,以长效政策制度为保证,探索、创新诚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树立诚信教育终身化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自觉地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与管理中去,为人师表,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价值取向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的师生关系,才能使两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教师要努力做到 “诚信为人,诚信施教”、“言必行,行必果”,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以身作则,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和渊博的知识取信于学生,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把诚信的优秀品德、诚信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大学生,把真善美传授给大学生。真诚的对待不同的学生层次,根据时代的特点,围绕诚信的目标,重点进行教学和教材的改革,增进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授课的效果。②把诚信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大学生诚信价值观与校园诚信道德氛围的建设,把诚信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去,通过建设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科技校园,建设校史、党史、陈列室等隐形教育,弘扬本校的优良传统。用高尚的校园文化,引领熏陶感染学生。通过校园诚信实践活动,如诚信文化节活动,诚信漫画活动,辩论赛活动,在考试诚信教育活动中,开展“考的是成绩,试的是诚信”主题活动,倡导诚信风气,塑造信用形象。给予大学生思考、反思、实践、澄清的时间,培养大学生诚信的认知水平和诚信的实践能力。拓宽诚信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大学生诚信心理、诚信行为、诚信习惯,使诚信品质蔚然成风。充分利用学校的庭、台、楼、阁、陆、湖等实现教育功能,通过美化校园设计布局,如利用校园的横幅、展板、橱窗、教室、公共场所等适当位置设置诚信格言和警句牌。通过文化景观,渗透校园诚信精神与氛围,使校园的物质空间环境起了一种无声语言的隐蔽性教育作用。还可以把诚信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转移到电视专栏、教科节目、红色网站及社会实践中,通过大众传媒的快捷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之成为隐性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达到教育目的。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法律意识,把守法、讲法与诚信教育相结合。③建立校园诚信网络互动平台。高校诚信教学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作用,重点推出诚信教育栏目,设立诚信讨论专栏,定期请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向大学生深入剖析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根源及诚信缺失的后果,发表引导性的意见,利用这些大众传媒,向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开拓大学生的视野。网络教育强调的是 “双主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诚信教育由简单灌输向多方位、平等、互动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