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示范课程建设与实践> 正文

“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示范课程建设与实践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3-15 10:27

本文摘要:摘要:针对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自身特点,结合河北省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立项建设经验,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课程考核评价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总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通过上述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质量,激发

  摘要:针对“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自身特点,结合河北省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立项建设经验,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课程考核评价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总结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通过上述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为课程建设后续规划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建设;实践;后续规划

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包装是食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是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硕和生物与医药专硕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主要任务是让研究生掌握有关食品包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新的包装材料与技术,为将来从事食品行业相关研究和生产打下基础。

  本课程需要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艺学、机械图学等课程的有关理论和知识作为基础。《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和其他专业课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河北农业大学于1988年开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本专科专业开设《食品包装学》课程。

  2001年学校成立包装工程本科专业,目前《食品包装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由包装工程系老师承担。在“食品包装学”多年教学基础上,2011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硕和生物与医药专硕开设《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选修课程,授课学时为32学时。2000年该课程获批河北省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立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CJSX2020039)。目前课堂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案例分析融入课程内容讲解。

  1课程建设与改革

  经过多年的教学沉淀和不断努力,《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由于学生群体不同,研究生教学有别于本科教学规律,教学中应更侧重研究方法引导、学习能力培养,为学生后续研究工作蓄力铺垫[1—2]。课程教学团队在做好基础教学基础上,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的研究和改革。

  1.1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结合《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实际情况,拓宽人才招聘渠道,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实行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马老师是2019年9月从东北林业大学引进的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学者三层次人才,校聘教授,目前是课程组主要成员。加强梯队建设,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育。通过开展海外访学研修、暑期短期研修、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及各类学术沙龙等多种项目和方式,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使其逐步成长为学术骨干。

  课程骨干教师迟老师2019年7月—2021年3月在波兰华沙大学访学,目前已经学成回国。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度,为其配备教学质量优秀、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作为指导老师,进行为期1年的指导和帮扶,使青年教师尽快提升教学能力。目前,河北农业大学对所有引进的年轻教师都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度;同时,通过开展青年教师学术沙龙,聘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参与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努力打造一支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工作经验的高质量教学团队。

  1.2课程教学内容

  在传授传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学科前沿知识,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们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4]。

  《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将案例分析融入课程内容讲解,课程教学过程中包含以下6个案例:淀粉基生物降解包装材料案例;抗菌食品保鲜包装膜案例;可食性包装膜案例;智能包装案例;生命周期分析案例;食品包装标签案例。通过有目的的案例教学,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便于学生了解包装前沿的知识,了解专业发展动向。激发思想的火花,发挥想象的魅力、促进其科研创新能力提高。

  1.3教学方法及手段目前对于课程的教学,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接受”模式使学生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5]。先进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教学中,积极跟进与吸纳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并将科研方法及学术成果带到课堂上,以科研促进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可见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创新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采用适合研究生的探究式、讨论式、在线式等教学方式,通过翻转课堂、微课、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1.4课程考核评价在传统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下,开发多种激励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考核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6]。多样化、多种渠道评价,可以通过课堂专题讨论、制作微课,参加国内外创意包装大赛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课堂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敢于创新的能力。学生围绕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组织材料,制作PPT电子讲稿,课上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内容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采取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考察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反映也很好。

  1.5课程教材建设

  研究生教材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教学水平、科研水准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生教材建设受到管理单位与教师的高度重视[7]。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强调专业教育,注重专业问题的深度和解决方案的首创性,致力于建构学生的科研素养。

  这决定了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专业背景,同时,学习过程还带有科研性质,学生毕业以后有更多的机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目前教材的选用基本上都是由任课教师自己选定,教材的选用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而且《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缺乏针对研究生的经典教材。自编教材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求,课程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联合同类相关高校,主编课程教材《食品包装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出版。主编教材出版便于研究生学习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丰富课程资源。

  2课程建设后续规划

  2.1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不断完善课程视频资源,根据不同的内容合理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自教学优势和“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的课程特点,开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目前“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的课程以线下讲授为主,今后结合线上教学可以丰富课程实践内容,扩展知识范围。为了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对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8]。

  2.2加强网站资源建设力度依托河北农业大学的慕课平台,加强网站资源建设力度。计划建立包括授课视频、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前沿探讨与交流4个主要模块,辅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的学习。

  2.3加强课程思政,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当前“课程思政”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何在《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课程思政”使课堂变得有温度,使课程变得有血有肉。其实,“课程思政”一直都有,只是没有具体的名字罢了。怎样在《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如何自然而然地引入“课程思政”的知识内容,是课程后续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

  教育教学论文: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质量评价机制的建构

  3结语

  《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课程内容是食品类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学位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依托河北省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立项建设项目建设为契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改革,给出了课程后续建设方向,希望能对从事《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相关课程教学的老师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卫灵,张桐珲.固本培元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47—150.

  [2]张伟,王允建,谢东垒,等.《电网络理论》课程建设改革与实践[J].电子信息,科技风,2021(3):104—106.

  [3]颜进.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1):90—92.

  [4]罗依平,戴宗.案例教学改革与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J].研究生教育,2021,9(3):48—50.

  [5]王跃恒,李应求.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59—61.

  [6]刘娅,周龙.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28):129—130.

  [7]刘元雪,姚未来,陈进,等.建构“创新”基因,改革岩土塑性力学研究生教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5):100—105.

  [8]王立峰,张佳薇,刘嘉新.电子技术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人才培育,2021,332(9):158—160

  作者:陈志周a,b,牟建楼a,马倩云a,迟建b,刘冰b,高喜银b,李久熙b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