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正文

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2-17 08:45

本文摘要:摘要: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本科生特点,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动

  摘要:“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本科生特点,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使之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做到单独完成实验,也为同类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学生主体;分子生物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生物教学

  生物教学论文范文:研究生“生物统计学”专题实训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本文基于研究生阶段“生物统计学”教学理论基础不扎实、生物统计软件应用少、理论到应用跨度大的问题,结合研究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尝试专题式教学和课堂实训式教学相结合,进行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包括设计专题式教学课程体系、充分引入实际案例、采用课堂实训式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到应用的跨越,进一步提升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间作用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它已成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不可或缺的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分子生物学实验属于微观层面,与其他学科实验相比直观性较差;而使用的药品和仪器都很昂贵,因此分子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修过分子实验课后,还是不能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很少能单独完成实验.为了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本科生特点,我们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1目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1分次实验打断了分子实验的连续性

  分子实验前一个实验的结果是下一个实验的基础,为其提供相应的实验材料和保障,若不能按质完成,则无法进行后续实验.以前是每个实验逐个进行,由于药品购买和放假等原因,导致试验间隔较长,前一个实验产物放久了就会影响下一个实验结果,最终结果不理想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课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存在问题.例如,对可调式微量移液器的使用.部分学生总是不能利用它吸量准确的液体体积,液体要么多,要么少,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可调式微量移液器的使用是分子生物学最基本的实验室常规技能,若连液体都不能准确量取,如何能进行实验和科研.另一方面,仪器的不熟练也会加长试验的时间,影响试验效果.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是:实验课时少,学生无法经常练习使用,且每次实验间隔时间长,往往在上一次实验中刚刚学会,还没有完全掌握,就得再隔一周后才能接触,那时学生已经记不清该如何使用,也忘记了分子实验的连续性.

  1.2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引发了学生的惰性

  由于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时进行,致使上实验课时学生还未接触到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学生没有上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堂上依然是以老师为主体,每次上课只会坐等老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及实验原理和操作,“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2].老师在课堂上占用了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课时有限的条件下,致使每个实验都匆忙结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致使学生做完实验还不明就里.每次上课实验课标准班人数都在20个左右,由于实验经费有限,而分子生物学试剂和仪器都比较昂贵,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的需求.其结果就变成一部分学生经常动手操作,其他学生就坐等结果,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对实验课兴趣降低,没有上课动力.

  1.3实验成绩构成单一,不能如实反映学生真实情况

  目前,我校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成绩包括30%平时成绩和70%的末考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实验报告成绩上,实验报告主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几个部分.我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发现:同批报告,其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照搬实验讲义的达90%;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的回答相同率达到80%,甚至有些实验报告出现了连错字都一模一样的情况.如此实验报告如何能让人相信其真实性.而这样单一的实验成绩体系,完全无法正确评价学生的实际实验情况.另外,末考成绩所占比例过大,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1.4现有教材存在缺陷

  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魏群主编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本书的实验结构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材料与试剂、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这也是目前所有的分子实验教材的基本框架,存在共同的问题.首先,教材缺乏对实验基本安排的指导,学生只知道照着做,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导致对试验背后的准备工作一无所知,严重影响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其次,教材中没有对试剂的作用给出明确的注释,学生也不懂为什么非要用这种试剂,是否可以替代,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调整,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另外,对于结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总结,导致学生不会分析实验结果.

  2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教学改革是教学方式去旧立新的过程,本项目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改革目标是:与创新性研究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根据我校现阶段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验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革方案:

  2.1重新编排实验保证分子实验的连续性

  通过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不断改革和摸索,我们以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为主线设计实验,并把教研室完成的省教育厅项目“棉花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与克隆表达”中的部分研究成果用于其中.通过重新编排和增加实验内容,使6个实验内容前后联系,环环相扣.重新编排后,将所有的实验都集中在第16周进行,即第16周为分子实验周,这样就将分次的实验变成了连续的完整的实验.

  同时通过前面泛雅平台的学习,学生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通过理论和技能的考核,要求每个同学都对实验有准确的把握,能大大降低学生的惰性,如有遗忘,可以随时观看视频复习.同时节省了教师在课上的讲解时间,改变了教师为主体的状况,真正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到指导和考核的作用.通过第14、15周的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验背后隐藏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从实验的内容看,去掉了2个内容相近的实验(“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和“哺乳动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增加了“质粒酶切回收”和“连接”,去掉了拖沓冗余,增强了实验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2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泛雅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络进行学习,只有通过理论测评和技能考核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准备实验时,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小组中的每个人必须分工明确,避免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正式实验后,也是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实验讨论,但实验结果考核要以个人为单位,在实验结果理想时,教师给予肯定,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加以纠正.综上所述,从细化考核和教师鼓励2个方面帮助学生克服惰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增加考核的环节,改变考核的比例

  以前分子生物学实验成绩包括30%平时成绩和占70分的末考成绩两个部分,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考勤和实验报告,改革后,预将平时成绩提高到80分,末考成绩降低到占总成绩的20分.

  2.4建泛雅平台,弥补教材缺陷

  构建泛雅平台,给学生提供自助学习的机会,同时进行部分网络测评,减少教师工作量,也加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整的教学体系,弥补了原有教材在实验基本安排的指导、试剂的作用、对于结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内容的缺失.

  2.5与学生毕业论文或创新项目结合提高主动性和创新性

  将实验项目与学生的创新学分相结合,设计课题;或者与有项目的老师合作,将项目与学生毕业设计带入课堂,既可以解决经费,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多了解实验的前沿,建立科研思维,提高其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可行性分析

  3.1时间上的可行性

  将所有实验集中在第16周进行,即整个第16周为实验周,将前15周的时间可以让给其他课程的老师.另一方面,考虑第17周为全校的考查课考试时间,因此,该时间段较为合适,通过教学方案的改革和教学工作的合理安排是可以实现的.

  3.2从内容上看实验课率先实现可行性更大

  实验课知识点较理论课少,但多数都是操作,慕课的学习方式更加适合,效果会比理论课更显著.正是因为内容相对较少,才更加容易制作精良,更易成功.

  3.3实验经费超预算部分的解决途径

  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实验结果,必然会增加实验经费,对于超出的部分,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解决:一方面,积极申请实验经费;另一方面,可以与有课题老师相结合,在他们提供部分实验经费的同时[4],将课题带进课堂来做,既可以解决经费,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们更多了解实验的前沿,建立科研思维,提高其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先进的项目研究团队

  团队中的成员均为博士学历,都曾是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老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对分子生物学有较深了解;其中2位承担过校级教改项目,3位老师是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的主要参与成员,对于材料的制作和泛雅平台的建设较为熟悉,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综上所述,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使之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做到单独完成实验,也为同类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伦镜盛,胡忠,钟名其,等.基于整合思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8):173-178.

  [2]李小洁,唐璟,童淑芬.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9):188,412.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