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跨文化体系下的少数民族预科汉字课程教育方案分析> 正文

跨文化体系下的少数民族预科汉字课程教育方案分析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11-29 16:40

本文摘要:摘要: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是十分复杂难懂的,尤其是汉字教学,作为汉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字的书写、文化内涵都是预科生学习汉语时的难点。在少数民族汉语非母语的预科生跨文化体系的情况下,想要科学、快速、准确地掌握汉字,就需要教学课程方

  摘要: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是十分复杂难懂的,尤其是汉字教学,作为汉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字的书写、文化内涵都是预科生学习汉语时的难点。在少数民族汉语非母语的预科生跨文化体系的情况下,想要科学、快速、准确地掌握汉字,就需要教学课程方案上进行创新。因此,本文针对跨文化体系下汉字教学课程教育方案展开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跨文化体系,少数民族预科,汉字课程,教育方案

教育与教学研究

  汉字教学是很多第二语言学习的难题,对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说,汉字结构繁难的特点,以及汉字本身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且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相比,尤其是和蒙古语并不是一个语系。

  一、跨文化体系下预科汉字课程教育方案存在的问题

  1.字与词之间的转换问题

  在汉语语言系统中,通常是将字作为最基本的单位,这也证明字在汉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在古代古汉语为了缩减书写用字来当成词使用,这种情况是其他语言中所不具备的特点。而随着汉语语言的不断发展,现代汉语中逐渐将汉字以及语法等进行简化,方便人们更准确简明地理解语义,进而将词作为汉语中常用的基本单位。因此在学习汉语时,需要将汉字作为最基本的学习内容,再由汉字引伸出词语教学。由此可见,汉语的学习流程就是字、词、句、文。

  尤其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预科汉字教学,在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重视汉语学习的循序渐进。但是在当前的预科汉字教学中,字与词之间的学习和转换还是存在问题。在教学中词与字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转换成为教学中难点。

  2.形声字的发音问题

  形声字是汉语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构字形式,形声字的形成是为了让人们更方便记忆而出现的一种构字方法,其书写有着十分明显的规律性。这种构字是通过字的一部分结构进行发音,早在我国商周时期,形声字占所有文字的20%左右,但是在几百年后,形声字的数量增长了接近一半。当前根据我国教育组织制定的汉字常用字中,形声字已经占总数的75%左右。但是在汉语学习中形声字的学习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其实90%的形声字声符和字的读音是不同的,所以造成“秀才识字认半边”的情况时常发生。

  二、预科汉字课程教学方案的构建

  1.字词互代

  在汉字教学中可以通过词与字之间的关系来相互替代,进而加强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教师在汉字课程中可以将词分解成单个的字进行学习,再由字来引伸出更多的词,通过这种方式将词与字连接起来,更能够回引伸出其他汉字的学习,进而让预科汉字的教学内容产生连续性。在词字互代中可以将部首作为核心展开联系。

  例如,在“北方”一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这个词分解成两个字来学习,“北”这个字在最初的意义中表示人和人向背而立,因此这个字也可以引伸出另一个字:“背”,在古汉语中这两个字的意义相近,而“北”则是由“背”演变而来。可以将汉字进行整合归纳,在教学中形成一个个的体系,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将相近的汉字内容一次掌握。一方面,通过体系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一次学习到多个汉字,大大提升预科汉字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同时学习相近的汉字也有助于学生区分相近汉字的不同,提高学生使用汉字的准确性。

  例如,在分析“北”字的时候,可以将“比、从”等其他字形相似的汉字内容也进行对比性的解构。这样,学生不仅了解到“北”、“比”和“从”的构字区别,也同时了解到这三个由“人”组成的字形本义却各不相同,在运用和书写中就不会出现错别字。在形声字的学习中需要重视发音的变化。在汉语发音中有着很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在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发音的不断演化。通过这些发音的演化规律可以分析出形声字的演变规律,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词汇量积累,让学生可以在同一系统中掌握更多的汉字;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形声字的书写方法。

  2.重新定位教学方案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指导委员会在2016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我们可根据《大纲》进行教学。

  第一,需要参考预科生的学习意识以及语言学习能力。预科生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时,会有着十分明显的目的性,而预科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会直接影响自己学习的意愿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当前很多预科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学习汉语,因此已经有一定汉语基础。但是相对于大学课程全汉语教学还需要继续深入学习,因此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汉语的意愿十分强烈。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适当地增加每个汉字体系的学习量,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

  第二,需要参考预科生的实际情况。汉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就一定会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汉字中的文化与蒙古族预科生自身的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甚至很多风俗习惯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在汉字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充分尊重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文化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汉字承载的文化内涵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使得汉字学习不再枯燥,文化传播不再是干巴巴的说教。

  第三,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课程教学方案的构成。在汉字教学中除了汉字书写之外,还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教学环节。包括听力、口语练习、语法学习等,针对这些教学环节需要设置更科学课程安排。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预科生母语的差别进行区分,设置不同母语的班级。

  3.强化教材质量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根本所在。因此在改进汉字教学课程方案时,就需要对现有教材进行优化。我们可根据《大纲》选择合适本地生源的教材,因为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而各个少数民族的语言情况又各不相同,且目前关于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教材版本繁多,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上由浅入深;另一方面需要与时俱进,选择当前社会中能够普遍使用的汉字和词语和教材相结合,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生动诠释教材;既提高教学的实用性,让预科生可以将学习的汉字最快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又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书写是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少数民族预科生,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复杂的汉语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预科生,但是由于汉字本身庞大的数量以及难记难认的特点,使得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学起来很吃力,且汉语和蒙古语又不是一个语系,尤其是在跨文化体系的汉字学习中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在教学方案中合理优化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教学方案,通过汉字教学课程方案的创新发展,切实提高预科生汉语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双双.预科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

  [2]张孟晋,韩瑞芳.跨文化体系下的预科汉字课程教育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1).

  [3]范颖睿.民族预科生汉字书写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内蒙古财经大学预科生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3).

  民族教育论文范文: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这篇教师职称论文发表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少数民族奇偶碍于发展关系到各大家庭政治结构,论文介绍了延边朝鲜组的基础教育现状,被公认的文化素养最高的民族能否更好的继续和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呢?论文给出了针对基础教育发展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