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新升本地方院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正文

新升本地方院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04-25 17:04

本文摘要:这篇就业类职称论文发表了新升本地方院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随着产业结构以及专业分工的调整、转移、集群化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的类型趋向多样性发展。新升本地方院校要走质量发展的道路,注重对教学模式和教师能力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何使人才培

  这篇就业类职称论文发表了新升本地方院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随着产业结构以及专业分工的调整、转移、集群化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的类型趋向多样性发展。新升本地方院校要走质量发展的道路,注重对教学模式和教师能力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何使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则是关键问题。

学术探索

  关键词:就业类职称论文发表,新升本地方院校

  一、引言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近30年的快速扩张,从1999年到2015年期间,全国高等学校由1,942所上升到2,560所(含独立学院275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则从10.5%达到40.0%;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由413.42万人上升到2,625.30万人;毕业生人数从84.76万人增长到680.89万人。但是,新升本地方院校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在教学模式上仍然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在人才培养体系上出现同质性,专业设置缺乏特色。此外,新升本地方院校对社会服务定位不清、社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不明确等都是面临的问题。本研究根据新升本地方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类型、办学条件等方面,探讨其内涵发展。

  二、社会需求与新升本地方院校内涵发展现状

  (一)社会人才需求现状。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对各方面都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下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推动了新职业的产生,使得社会人才需求方面也开始变得多元化。在2015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对职业有了新的规划,其中新增347个职业、取消894个职业。一部分传统职业开始衰落,例如磨刀人、鞋帽的制造工人和手艺人逐渐销声匿迹;另一部分职业为了不被淘汰,更好地顺应形势进行调整与转化,新职业开始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

  对于区域来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决定着社会人才的需求。地区的人才需求与供给呈现出一个多样化的、互相配套的、多层次的有机结构。对于行业来讲,一个行业的发展决定了该行业的人才需求。现代产业集群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势必使高校本科教育专业化分工更为明确、专业分类更加合理。总体而言,地区人才需求相对于行业的人才需求要更为复杂。在“中国制造2025”以及“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作为产业集群链上的应用型人才链的短缺,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的一大问题。目前,我国不少地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升本地方院校没能形成与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集群模式。伴随着现代产业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对于专业性人才的能力培养要求也在提高。而我国新升本地方院校倘若盲目地向学术型高校非专业应用性的定位,就可能难以反映出专业性特色及区域性差异。

  (二)新升本地方院校内涵发展现状。新升本地方院校属于新型的、以公办为主的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攀高趋向,在专业上存在设置了雷同且专科专业居多的现象,师资结构也不尽合理。就目前而言,我国新升本地方院校开设的课程大都是学科本位课程。一方面新升本地方院校主要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整体性,以传统的课堂传授基础与专业知识为主,由于“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导致理论知识和专业的契合度不够,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强。无法有效地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遇到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开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另一方面新升本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鲜少与企业实质性进行合作,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相较于国外的应用科技大学或者地区学院,我国新升本地方院校相对来说比较年轻,在探索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汲取国外应用型大学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建设有自身特设的专业设置。

  三、新升本地方院校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为了应对新兴的社会需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与地方经济结合紧密,专业设置的应用性特色、职业导向十分显著,集中在工程学、社会服务、管理、计算机、传媒等领域。与德国不同的是,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性,例如哈佛大学鼓励教师以课堂活动为主;美国高等教育的另一大特色是实行学分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便于流动转学和转专业,评估认证体系的特点鲜明。

  在教学师资方面,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为“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多样性;注重实践教学。除了德国的“双师型”教师外,在以色列的高等教育中,人均教授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每4,500人中就有一名教授。并且以色列女性拥有学位的百分比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挪威和丹麦。相比之下,我国新升格本科院校中的教师结构不尽合理,大部分教师仍是原地方本科高校的理論型专业教师,存在侧重于学术型方向发展、专业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在教育经费及科研方面,据调查显示德国2010年共60,000家中小型企业参与科研,投入经费总计51亿欧元,其中13,000家企业得到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利用自身优势,与行业合作联系紧密,使科研、教学与实际工作的步伐一致,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作为当之无愧的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强国以色列,它的高等教育则是典型的注重高新科技,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教育投资在以色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始终保持8%以上,这给以色列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牢靠的经济保障。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资源稀缺,不同高等学校间的资源分配随着高等教育等级差距的拉大而产生不小的冲突,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占95%比重的地方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的投入中仅占57%。

  综上所述,我国的新升本地方院校不仅起步晚,而且实力弱,在专业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对接上存在“脱轨”的现象,参与地方服务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在人才培养、师资水平、教育经费方面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当前新升本地方院校发展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发展问题,其面临的发展误区是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四、新升本地方院校内涵发展对接社会需求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我国新升本地方院校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始终沿袭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三个阶段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现代人才的培养要求相距较远,为此新升本地方院校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第一,加强校内实验和实验室的建设,包括更新和增加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等;第二,建立社会实训基地,选定一些相关的公司、企业作为固定的时间教学基地,进行综合性的时间训练;第三,拓宽实践教学范畴,不但要有结合专业的实践实习,也要安排其他的实践性教学。

  (二)调整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作为新升本地方院校“灵魂”的专业特色建设就必须考虑对社会的适应性,由于专业发展与社会科技进步过程联系密切,新升本地方院校的专业需要保持开放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发展同步。在专业设置的价值取向上要体现出行业性;在专业设置的目标上突出应用性。在教学、科研、服务诸方面都应以应用为向导,坚持为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以注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技术创新、产业更新的需求为背景,调整和扩散学科专业内涵,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

  (三)逐步建立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课程是教育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的交汇点,新升本地方院校必须按照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从实际出发,根据工业和企业界不断变动的职业和岗位需求建立特色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打破科学知识垄断,回归生活实践。在课程设计环节上需要考虑行业发展需求,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識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设置上融合行业标准,呈现复合性特征;在课程的选择机制和更新机制上,确保课程的先进性。

  主要参考文献:

  [1]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地质教育,2016.4.

  [2]教育部发布199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培训,1999.10.

  [3]刘振天.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策[J].学术交流,2012.8.

  [4]李琭璐.老行当逐渐衰落新职业不断涌现[N].农民日报,2015.8.06004.

  [5]张晓鹏.以色列教育:“智慧的民族”立国之本[J].上海教育,2007.11B.

  [6]薛华领.以色列教育立国之路与创新策略[J].教育研究,2012.11.

  推荐阅读:《学术探索》(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由本刊为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双月刊,服务于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并提供理论平台,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掊养新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