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教育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关于儿童早教问题的探讨> 正文

教育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关于儿童早教问题的探讨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4-09-18 17:30

本文摘要:摘要:小编发现最近关于儿童早教的学校有很多,有开发孩子右脑的,对于早教问题福建省南片区已经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尽心实验研究五年啦,该项目研究的特点是理论先行、指导到位,自上而下、步调一致,高校引领、产研结合;研究成效主要体现在家长科学育儿观

  摘要:小编发现最近关于儿童早教的学校有很多,有开发孩子右脑的,对于早教问题福建省南片区已经对0-3岁儿童早期教育尽心实验研究五年啦,该项目研究的特点是理论先行、指导到位,自上而下、步调一致,高校引领、产研结合;研究成效主要体现在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得到有效普及、在早期教育的环境建设、服务模式、早期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等方面较为显著;认为该项目研究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即个别目标的制订显得理想化色彩较浓厚、以幼儿园为核心的提法值得现实性思考、早期教育收费这一敏感性问题有待规范;就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三个的思路,即政府部门应尽早出台早期教育经费相关管理规定、积极借鉴国内外举办早期教育的成功经验、公民办幼儿园联合办学的早期教育模式值得尝试。

  关键词:福建省南片区;早期教育;0-3岁儿童;实验研究

  福建省早期教育实验研究工作是福建省教育厅发起的,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示范性幼儿园为核心,以两所幼专学校为业务指导力量,联合卫生、民政、人口计生和妇联等部门进行0-3岁早期教育实验研究,时间从2007年春开始至2012年冬,历时五年。研究分南北片区同时进行,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负责南片区早期教育实验的指导任务,作为南片区专业指导组成员,参与了本次南片区的早期教育实验研究与指导工作,现将此次南片区实验研究工作情况综述如下。

  一、研究目的与过程

  (一)研究目的

  根据《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方案(试行)》(闽教基[2008]48号)的文件精神,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以社区为依托,以示范性幼儿园为核心,多元化的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模式;构建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支持的0-3岁儿童早期教育管理机制。通过5年的实验研究,至2012年,在全省各县(市、区)全面推广0-3岁儿童早期教育工作,逐步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与指导体系,推动我省0-6岁学前教育一体化进程。

  (二)研究过程

  本实验研究综合采用了教育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定性分析法和教育行动研究法开展教育实验研究,具体研究时间为2007年春至2012年冬,历时五年,经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7年春至2008年春)

  此阶段从理论层面为实验研究工作的实施做好充分的论证和相应的理论支撑。教育厅召集各方商讨实验研究工作的有关事宜,0-3岁早教专家针对本实验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制定出具体的实验方案,起草相关的文件。本阶段福建省教育厅出台《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方案(试行)》、《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试行)》等文件;确定实验专家组成员及具体的指导工作小组成员;初定了省级实验区、基地实验园名单;召开省级、市级及实验园的各级会议,商讨实验研究工作相关事宜。

  2、实施阶段(2008年春至2011年冬)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调研工作、教师培训及早教课程模式的研究等工作。

  (1)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情况

  由泉州幼专专业教师所组成的指导工作小组成员,划分为四组分赴泉州、漳州、厦门、龙岩等四个市区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各基地实验园的办园情况及早期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

  调研中发现本阶段各基地实验园0-3岁儿童早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早期教育联动机制尚没有发挥有效作用;政府经费投入普遍不足,早教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设备不够,师资配备和课程设置问题困扰早教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尤为突出的是公办园亲子班的收费问题是困扰公办园举办早教工作的最大瓶颈。南片区指导组将调研的情况向教育厅相关部门汇报,并由教育厅统筹协调。

  (2)开展培训服务,做好准备

  我校选派部分教师承担了福建省南片区“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培训任务,比较系统地对泉州、厦门、漳州、龙岩四个设区市实验园的早教师资进行指导培训。对家长的培训工作主要由各实验园、社区妇联承担,以专题讲座、社区早教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相关的早期教育宣传与服务工作。

  (3)研究课程模式,确保质量

  在研究中,发现实验园大多以“圆圈式”的亲子活动为主开展活动的。以走圈、自我介绍、彩虹伞游戏、聪明时间等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活动流于形式,且此模式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活动时间过长、活动内容单调、刻板。为此,指导小组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各基地实验园的早教课程模式应以单元主题活动等形式来开展活动;二是在活动环节上删去了早期教育活动中的“走线”、“自我介绍”等环节;三是增加亲子共读、日常劳作等内容;四是增加户外活动的锻炼时间等。经过调整,早期教育的课程模式逐渐合理化,如宝洲亲子园定期组织早教的户外教学活动,如喂鸽子,摘草莓等亲子活动;组织到书城进行早期亲子阅读活动。实践表明,这些新增加的活动既受婴幼儿欢迎,也得到广大家长的普遍认同。

  3、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冬至2012年冬)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五年来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将较成功的经验向其他幼儿园推广,扩大早教辐射面。

  (1)开展资源整编工作,建立早期教育资源库

  南片区指导组成员除了参与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家长指导手册》的编写工作,还对各实验基地园报送上来的几年来早教案例,进行认真筛选、编辑,将典型的实验成果汇编成册,并分发给各实验基地园及家长进行学习与应用。同时各实验基地园也相继按要求建立了早期教育资源库,资源库的建设既便利于教师开展活动,也便于与家长共享早教经验;同时各实验基地园还开设“网络BBS(早教论坛)”,与家长及时地交流分享早教知识。

  (2)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扩大早期教育辐射面

  南片区指导组定期组织召开南片区实验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与研讨专题会,与会者既相互交流早教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就实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组织相关人员到早教工作开展较成功的实验园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如到厦门妇幼保健院、厦门大学附幼进行参观学习,并与参观单位就早教的服务方式及早教的课程模式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开展“手拉手”活动,扩大早教辐射面,如泉州市丰泽区宝洲园与泉港区实验幼儿园,晋江市灵水中心幼儿园与泉州市金宝贝早教中心等幼儿园进行“手拉手”活动,以较成熟的实验基地园为中心向其他园辐射,形成一个早教辐射网络。

  二、研究特点与成效

  (一)研究特点

  1、理论先行,指导到位

  在实验研究工作开展之前,福建省教育厅先后制订并颁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如《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指南(试行)的通知》(闽教基[2008]75号)、《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闽教基[2008]48号)、《关于开展0-3岁儿童早期教育实验工作调研的通知》(闽教基[2009]22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0-3岁婴幼儿教育指导培训工作的通知》(闽教基[2010]18号)等指导性文件,通过组织培训,理论先行。特别是福建省教育厅制订的《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详细地阐述了0-3岁儿童的动作、语言、认知、情感等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每一阶段的保教重点,对一线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次的实验研究工作依托了两所幼专学校的专业指导力量,各校分别成立了相应的指导组,要求指导教师要以“接地气”方式开展研究与指导工作,定期下基地园开展现场活动的观摩与指导工作,及时地对存在问题进行专业性诊断,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提供最直接的专业指导,有效地规范早教行为,使得早教实验工作过程少走不少弯路。

  2、自上而下,步调一致

  此次实验研究工作是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联合相关部门,依托两所幼专学校专业力量,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在本次研究项目中,教育厅积极地为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物资方面的支持和协调,如出台文件,召集会议,举办教师培训等活动,在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协调联动各部门,在经费提供,人力、物力提供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整个实验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提供了重要保障。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