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基于众包模式的农村末端物流配送优化研究> 正文

基于众包模式的农村末端物流配送优化研究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2-04-01 10:57

本文摘要:随着国家对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视,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程已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人口多且分散的特殊性,农村物流配送成为限制电子商务向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壁垒。本文通过对农村末端物流配送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基础设施

  随着国家对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视,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工程已成为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人口多且分散的特殊性,农村物流配送成为限制电子商务向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壁垒。本文通过对农村末端物流配送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及政策等多个角度分析目前农村地区发展农村众包物流模式存在的困境,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解决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从而保障农村电商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物流行业论文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突飞猛进,农村已逐渐具有发展电商的优良条件,这对农村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根据调查显示,2018年农村网民数量已达到 2.22亿,平均增速为 9.4%。然而,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基础设施落后、末端配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大部分物流公司无法实现配送到户,农村物流配送成为限制电子商务向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壁垒。

  为实现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深入推广,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众包物流运作模式的探索,以期解决农村电商物流末端配送存在的问题,达到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满足居民物流需求等目的,从而推动农村振兴战略前进。2.农村末端物流配送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农村市场消费潜力增加,农村地区消费引发国家关注。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其中着重强调了产业兴旺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农产品进城”已成为实现乡村兴旺的新引擎[1]。

  2019年 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2]。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0年 10月,邮政局已收投快件约 200亿余件,超过 2019年全年总数 150亿余件。随着“快递下乡”项目的持续推进,全国乡镇一级的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了 97%,但全国 57万个建制村仍有 74.9%没有电商配送站点,其收发快递仍然困难。当前农村物流末端配送形式如下所示:

  2.1自营配送。电商企业立足于长远发展视角,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因此采取自营配送模式,其中耳熟能详的便是京东、苏宁两大企业。企业根据农村地区需求不同分布状况,自行建设规模庞大的物流体系,且该平台销售的所有商品均由自建物流配送网络送达,不需要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即可实现送货上门。自营配送模式的优点是物流配送效率高,基本能够实现半日达或次日达,从而顾客满意度高,复购率高。但与此同时,在物流网络构建初期高额的投资成本、成本回收期长使得不少企业无法自建物流模式,短期内很难实现盈利的目标。

  2.2第三方物流。当前,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仍是农村电商物流末端配送的主要模式,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淘宝、拼多多、小红书等平台均采用该配送模式。该模式优点是为消费者在运输、中转、配送等物流环节均能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节约企业成本且实现风险转移。但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模式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无法实现直接接触,因此也就无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而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服务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消费者购买同一商品却获得不同的消费体验。

  2.3共同配送。为了弥补自营配送模式与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之间的缺陷,充分挖掘物流利润空间,共同配送模式应运而生。共同配送模式是指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同合作建设线下自助服务站或自提柜,消费者可自行选择合适的地点提取商品,如菜鸟驿站就是共同配送模式的最好范例。共同配送的企业求同存异、集约协调,对多个客户的货物或商品统一配送,提高物流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但自提柜投资成本与用电成本较高,导致自提柜数量决策与分布网络设计较难协调,共同配送模式下难于进行商品管理,保密性较差,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一样,大部分共同配送的企业在农村地区也无法实现送货上门的目标,影响客户服务体验。

  3.农村众包物流模式发展所面对的困境。

  发展农村众包物流虽然有诸多的优势和政策支持,但在农村物流末端配送方面仍然存在各种困境。

  3.1基础设施落后,运营效率低。道路设施对于物流是否通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国家给予了农村交通工程很多政策支持,但在地区分布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例如一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配送工具落户,道路建设差,交通不便;一些偏远的西部地区由于路况狭窄崎岖,导致大型运输车辆很难正常配送,而使用中小型车辆又会有较大的损耗。同时农村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村落之间相距较远,住宅难以寻找等原因使得农村物流末端配送缺乏系统性、高效性、及时性,配送成本较高导致农村用户无法享受到送货上门的便利[3]。

  3.2网点缺乏规划,成本居高不下。农村居民老龄化群体较多,因此智能化设备使用率低,所以农村网购订单相对城市较少,分散性强,利润低,无法形成规模,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物流配送只到达县、镇区域。尽管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企业对于在农村增设网点,进行小批量、低成本、高损耗的配送的积极性似乎不高。但是如果不增设物流网点,就会造成居民取件不便,又会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农村居民网购的积极性。此外,加上农村网络信息化程度不高,村庄名、门牌号等具体地址不明确,造成定位不准,出现配送错误的情况也常有发生,这既影响了配送效率又增加了配送成本,阻碍了农村众包物流的发展。

  3.3信息化程度低。

  相较于城市来说,广大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信息化建设远落后于城市。加上农村地区中老年居民较多,对于信息化设备的学习能力较差,导致智能手机、电脑等信息设备普及率低,居民们对外界信息的接收程度有限。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的网购热情,同时在农村居民开展日常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有效信息的获取相对困难,这也会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3.4优质人才稀缺,人员管理困难。据统计,到 2018年我国县域网商对电商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已超过 200万[4]。然而农村地区仍面临物流人才稀缺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村工作环境较差,从事农村物流比较艰辛、薪资待遇不高、专业设备缺乏等原因,很多人青壮年不愿意从事农村物流。另一方面,由于物流众包的“人人可做快递员”机制,农村物流末端配送进入门槛较低,对快递员的审核流程相对简单,只要有意愿都可以参与,参与者多为当地居民,年龄偏高,且没有经过专业的物流培训,规范化作业程度偏低,配送质量不高。

  由于来参加农村电商众包物流兼职快递员应聘的人士,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有很大的差异,加上有些所谓的就业培训也都是简单的应付了事,导致多数农村物流众包快递员对快递业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专业素养与服务理念的缺失,使得对快递员的管理方面也存在困难。无论在农村还是熟人社会,促使配送员努力接单,可能出现配送员敷衍了事造成配送质量下降的现象,如果企业不及时管理,又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配送员进行约束,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3.5相关政策缺失,责任划分不明确。目前,众包物流这一行业尚未得到国家政策的承认,因此众包物流是否仍属于快递服务这一问题,仍有待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确认。绝大多数众包平台都没有对快递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兼职配送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很难保证服务质量。且当配送过程中发生货损货差,或接包者在取送件过程中遇交通意外事故造成自己或他人人身伤亡时,关于赔偿责任的划分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可供参考[5]。

  4.创新与发展农村众包物流模式的对策。众包模式在城市物流配送中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在农村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创新现有的众包物流模式,以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众包配送模式。

  4.1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网点布局。首先进行道路交通建设,这是农村物流工作的基础。其次是村级网点的布局规划,这是发展农村众包物流模式的前提。可将村级网点设置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乡村小卖店或村民比较熟悉的中心地带。村级网点是农村众包物流承上启下的一环,上对接乡镇网点、下对接门户,可承担网上代购、物流配送、农产品汇集等功能,这也是农村电商物流模式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4.2规范农村众包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和应用。众包物流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和法律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风险可以在众包物流平台建设中进行规避。例如在构建众包物流平台时,需明确平台、配送员及物流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平台应要求配送员实名制,且可采用人脸识别等身份验证方式加以辅助,保证配送员信息均为真实,同时也便于企业强化监督管理。平台还应提供相关的物流配送线上培训,既方便接包者学习,又能规范操作流程。为了保护环境,平台在进行线上培训时,应注意加强配送员环保意识的树立,如对于回收一定数量的快递外包装给予相应的奖励。

  4.3构建农村众包物流体系。

  农村的情况与城市有较大差异,因此众包模式不能完全效仿城市众包物流,需要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众包模式。首先需要建立乡镇、村级扁平化农村物流网点,目前乡镇的网点已较为普遍,但村级的网点仍有待健全及完善。其次要按照“镇网点到村网点再到门户”的路径,引入众包模式,即借助一定的平台,农村居民在接到包裹领取通知后,将末端配送以“任务”的方式在平台上发布,由众包配送员将货物送达到购买者手中,完成货物到达乡镇配送点之后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任务。

  可规划三条路径,一是“镇到村”,这种是对于可以在村网点自取快递的居民;二是实现“镇到村再到门户”全程配送;三是“村到门户”的配送。三条路径都采取众包的方式,完成快递到门户的末端配送。配送员可根据路径的长短来获取不同的报酬。这种模式打破了货物只能到达乡镇地区的局限性,扩大了农村物流末端覆盖面,最大化利用农村闲置人力资源,节约成本,提高配送效率,解决了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的问题。

  引用出处

  [1]丁红英.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及对策[J].经营与管理,2020,11(27):146-147

  [2]武晓钊.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体系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6,8(30):99-104

  [3]汪拓.“互联网 +”背景下农村众包物流模式的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23):8-10+16.

  [4]周芳.互联网 +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模式创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6):50-51.

  [5]彭幸.我国众包物流的法律治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9,33(04):111-118.

  作者:文 /袁悦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