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本体与机理场域理论的建构、演变与应用> 正文

本体与机理场域理论的建构、演变与应用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1-18 16:17

本文摘要:摘要:场是一个具有活跃作用力的势力范围,可用于理解和定义物体之间力的相互作用。场域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物理学中,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事物在非接触情况下的作用原理研究。从对象存在的界定、演变机理分析叙述两方面梳理场域科学概念及多种主流描述模型,归纳提

  摘要:场是一个具有活跃作用力的势力范围,可用于理解和定义物体之间力的相互作用。“场域”作为科学术语最早出现在物理学中,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事物在非接触情况下的作用原理研究。从“对象存在的界定”、“演变机理分析叙述”两方面梳理“场域”科学概念及多种主流描述模型,归纳提炼“场域”的特征与意义,明确其在形式化描述事物整体性特征、总和效应方面具有本体论与方法论潜力,指出“场域”在空间研究中应用的主要步骤并从本体构建、关系空间结构与运行机理、映射方法及实践操作方面进行具体说明,最后对场域的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作为分析心理认知工具、提供城市规划设计视角、解释文化景观动态系统。

  关键词:场域;整体;空间;机理;本体;城市场域

网络公共意见

  “场域(Field)”概念源自19世纪的物理学,物理场以物质要素为作用对象,以力在空间中扩散并传播能量为运作原理。一般认为,物理场为形式化地描述不同事物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尤其是远距离状态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①,由此这些关系可被具体感知、分析和建构。城乡规划研究中,“场域”(Field)的已成为一个较常出现的术语,如“城市场域”、“场域与景观涌现理论”等,应用现状多基于其语义上的空间属性及其所传递的其他有价值的信息,而罕有从严谨的“概念”甚至“理论”意义上对“场域”进行探讨。

  因此,场域的概念如何界定,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剖析。基于物理场方法论模型跨自然科学门户的普适性[1],“场域”概念在多个学科中被隐喻所衍生出的理论模型,可以被视为这一科学术语在具体场景下的理论建构成果,这些隐喻过程的成立意味着认知拓扑结构的一致性②。因此,本文首先溯源主流“场域”模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归纳“场域”概念背后的共性要素特征,挖掘其科学内涵以及一般理论潜力,总结“场域”区别于其他相近概念的独特意义与价值。进而基于所得研究结论,对场域理论在城乡规划空间研究中的运用方法以及重要的应用方向作演绎推理。

  1“场域”概念的起源

  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物理场理论起源于17世纪物理学。经过漫长的酝酿过程后,19世纪中期“场”作为正式技术术语首次出现在物理学中,推翻了早期自然哲学中被广泛承认的“没有实际接触的物体无法建立联系”的原则③。耳曼•麦克马林(McMullinErnan)认为牛顿的引力理论可以视为现代场理论最早的萌芽,后期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对磁场理论的发展(把场看作空间的状态)使得“场域”概念正式确立,“场”自此成为重要的表征形式。从萌芽发展至概念明确,“场”的总体思路保持了一致性:当一个“场”出现时,一个物体被认为在它周围有一个“影响区域”,并且存在一定的距离③。

  爱因斯坦把空间和时间从经典牛顿物理学所表述的形而上学和绝对性质中解放出来[2],广义相对论中他把几何结构看作引力相互作用的表现④。力的相互作用意味着关系的产生,且这种作用过程具有持续性,这是物理场两个最主要的特性[1],代表了其作用机制。物理场开启了对虽客观存在却难以具象把握的事物的关注和研究,并且在众多物理学家的努力下探索出成功的机理衡量和描述经验,是众多理论模型的科学起源。

  2“场域”对于“存在”的界定及作用机理的描述

  尽管不同学科对物理场论的隐喻理论构建存在客观上的时间先后,但事实上它们并无严谨的相互继承关系,彼此属于物理场论主干上的不同分支。在这些理论中,“场域”的构建首先使形态和性质相对模糊、难以具象把握的“事物”(例如心理、文化)及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连续性存在得以被界定。这是在后续研究中“场域”能够如同常规“事物”一般地被具象感知、描述和分析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场域形成、演变、作用的机理问题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旨在把握场域及其内部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往往需要同时关注整体与局部、连续性与瞬间。因此下文将以“场域如何界定相应研究范畴内的存在对象”、以及“场域如何把握对象之间、对象与场域整体间的双向作用关系”作为主流场域理论模型梳理的两个重点。

  2.1社会心理场

  格式塔心理学是第一个使用物理场作为类比的连贯心理学理论,当中的许多原则成为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基础[3]。最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仅以人的个体为研究单元,后逐渐认识到如此无法充分揭示社会心理的过程机制,“社会事实”(socialfacts)与传统的“生理事实”(physiologicalfacts)同等甚至更加重要,至此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传统对立关系逐渐消失[4]。

  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场论代表人物库尔特·勒温(KurtLewin)从爱因斯坦的理论中获得灵感,试图对大脑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进行整体的场域描述。他对心理场域的定义是“一个共同存在的事实的总和,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称为场(Atotalityofcoexistingfactswhichareconceivedofasmutuallyinterdependentiscalledafield)”[5]。

  勒温将行为、目标、需求、欲望、意图、紧张、力量和认知过程组织成一个系统,构成这一整体的要素相互依存,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动态变化。在这个系统中,要素产生的能量对人的行为形成驱动或者约束的张力,一个人的主观因素、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主观化后的客观环境所共同构成的整体系统决定了某个特定时间点的个体行为以及心理活动[6]。

  为了更清晰地揭示个体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他还创造了一种称为“homologicalspace”的新几何范式⑤:心理环境(即生活空间)在功能上相互依赖,与个体共同组成场域的一部分;运用物理的度量概念、拓扑的逻辑及数学函数来处理其中大量共存的、相互关联的,具有相对位置的事实,试图实现该场论的模型化——即解读可观察到的事实背后的数学逻辑关系⑤。

  物理学中,场论被用来描述各种现象,包括空间和时空相互联系的事实和过程,在心理学中,场基于个体行为同时受以往经历与当下状态影响的基本观念,巧妙地以整体性视角从根本上处理了通常被认为是对立的两种社会现象:某种社会力量在外部约束着个人、个体的行为是基于内部动机。同时,社会心理场论对如何将历时与共时性解释结合起来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⑥。

  2.2社会学场域

  勒温明确使用场域的比喻,最直接地将场论的理念从物理科学转移到社会科学[7],20世纪70年代,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则将场域理论进一步普遍化并确立为社会学中的基础理论,使其在社会学研究中更具有普适性[6]。布迪厄将场域视作社会研究的基本分析单元,并将其定义为不同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8]。社会场域具有可分化和自主化的属性,分化为一系列由其自身“游戏规则”(运行逻辑)支配的半自主子场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生产的场域等)[9];而子场域的自主性则在于,不仅可以依照自身运行逻辑对本场域内要素进行管理,还可以影响其他场域。

  各子场域间既相对独立,也相互影响。社会场域的运行逻辑是“竞争”,“资本”与“惯习”则是被用于描述竞争关系和过程的两个重要概念(资本指一个场域中的有效资源,惯习指的是场域的参与个体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倾向)。场域中相对位置间的客观性关系使位置(这些位置是根据他们在竞夺各种权力或资本的分配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10])的占据者(可以是社会个体或群体)拥有权力进行资本的争夺。争夺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权力,争夺的方式则受场域运行逻辑和个体本身的惯习所影响。

  因此,社会学中场域的本质是通过诉诸与其他人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解释个人行动中的规律性[11]以及社会的运行逻辑。传统社会学对社会行为的解释上侧重于宏观或微观层面的分析,布迪厄提出的社会场域理论则提供了一个从中观层面理解社会秩序的方法[7]:通过研究社会场域同时把握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通过阐释资本、惯习及场域的真实规则,揭开社会阶级结构的面纱[12]。这一理论模型能够很好地处理主流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弱点:研究者容易脱离社会学关注的规律性模式问题,因而具有一般解释方法的性质⑥。

  2.3生态场域

  在传统生态学竞争理论无法完满地解决生物之间,尤其是非接触条件下相互影响的背景下[13],受物理场论解决非生命体间作用问题的启发[14],生态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提出生态场域(Ecologicalfieldtheory),概括描述植物间空间干扰的一般理论方法,二者都涉及到远距离的交互作用[15]。

  生态场是场源植物对其他植物产生影响的区域[16],指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生态势的时空范围;其中生态势反映的是生态场中任意一点受到各种生态因子作用或影响的总和,具有大小和方向性[17]。植物生态场关注的是“物”在环境中的生态位关系,在经典生态学理论基础上以一种演绎的思维方式和较为严格的定量、直观、综合的生态系统动态模拟模型[1819],探求生物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作用机制与规律[16,20]。

  当研究对象从植物转变为生物,生态学结合符号学研究催生了另外一种基于生物感知的生态场,此时生态场的涵义拓展为一种生物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生态空间[21]。与植物不同,生物体的行为在受到外部环境刺激影响的同时也被主观感知所操纵,一连串的多元关系形成了认知生态场网络[22]。尽管无法建立如植物生态场般严谨的量化数学模型,认知生态场在理解生物与外界互动过程的相关议题上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拓展。

  2.4城市场域的探索及实践

  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学者开始探索了解城市条件的潜力[2],主要的城市理论家们提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城市社会学(decenteredurbansociology)需求,即不具体化城市或假定固定的领土边界[23],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斯坦艾伦(StanAllen)。

  他借用桑福德·昆特(SanfordKwinter)对引力场的描述来帮助阐释城市场域的涵义:场域是由这些可见不可见的信息流、资本流和主体流以复杂的构型进行交互的场所,它们构成了一个离散场所,一个流体网络[24]。城市本身具有社会、政治和技术变革的特点,不是一个连贯、稳定的场域⑦,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有机整体。城市场域理论重新定义图形与场之间的关系,不把图形看作是一个界限分明的物体,而是场本身产生的一种效果——作为强度的瞬间,作为连续场中的波峰或波谷⑧。传统认知里,西方建筑被视作“对象”而与环境一直处于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中。

  斯坦艾伦将建筑之间的环境而非建筑本身作为“对象”(Object)以减少两者间的对立冲突[25]。在城市场域中,对象是场域的构成要素,场域则是前者的存在环境。城市场被视为一些小的、自我相似的部分的集合,在保持整体一致性的同时创造局部差异⑦。局部内在规则具有决定性,而整体的形状与范围是高度流动的;因此场域不由几何模式定义,而由错综复杂的局部连接决定[2]。局部之间的间隙是比局部更重要的特征,它控制着场域的发展、范围和形式[26]。

  在此基础上,“场域状态”(FieldConditions)的概念进一步说明了城市场域是如何将局部统合于整体:“场域状态可以是任何形式或是空间上的母体,它能够在尊重其自身特性的前提下,将各种元素整合到一起,其多孔和局部间的交互性决定了场所的形式是界限松散的集合体”[27]。这意味着城市中应该通过系统和组合的设计,密切关注事物之间的间隔,创造一个自由的关联空间。斯坦艾伦没有(也不打算)将“场域状态”发展为系统的建筑形式或结构理论,目的仅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策略[28],因此表明了其广泛的相关性:“场域状态从最初来源于对城市的直觉,而后延伸至基础设施、毯式建筑、生态,甚至是景观。并且在经过大量实践后,我深信其既是建筑性的,也是城市主义的,甚至与景观特别相关”⑦。

  2.5“场域”概念的特征、价值及意义

  鲁道夫·拉梅尔(RudolphJosephRummel)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场域理论或方法高度归纳为三个类型(动态、平衡或关系场域):动态场域把场想象成连续的能量系统,在某种空间(物理的、心理的、视觉的、社会的及其他)中传播,涉及空间中可能出现的力或张力;平衡场包括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力、元素、对象、决策等之间的瞬间平衡;关系场域只把场看作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

  它们运行原理上明显不同,动态场域作为能源系统产生力量,平衡场域强调力的平衡,关系场域强调各要素相互依存。实际研究中三者往往互有重叠⑨。总的来说,以物理学为起源,“场域”不停的经历“意义——隐喻——模型”的科学术语发展过程:归纳相应学科中长期以来已在酝酿的模糊的有机整体性思维,逐渐完善并发展出相应语境下的多种模型并再次产生新意义,这种概念映射过程为科学理论概念的连续性的跨越和发展提供了桥梁和中介[29]。

  正如前文所言,映射过程的成立必然意味着认知结构的一致性,因此我们得以通过综述“场域”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所构建的、已经过一定时间检验的具体理论模型,以归纳思维尝试总结这一科学概念的特征。这是内涵认知的关键环节,也是后续对“场域”理论继续拓展应用所依赖的框架、遵循的原则。综合前文的分析以及埃尔南·麦克马林(ErnanMcMullin)③、约翰·利未·马丁(JohnLeviMartin)⑥、RudolphJosephRummel等人[3]的研究,场域概念和模型的理论要点总结如下。

  “场”或“场域”的主要价值在于能够为形式化描述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行为或相互作用(尤在远距离情况下)之总和效应、整体性特征提供一种全新的本体论和方法论。“场域”的“本体论”意义在城乡规划层面能更明确被体会:传统上空间的属性是“空”,因此在目前的研究实践中,在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空间多被认为是具体“事物”的“残余”或“溢出”性存在。“场域”概念有可能让空间成为真正“实”的、优先(或至少不是残余)的存在,换言之,它能够在“整体”与“局部”的博弈中,改变整体总是让位于局部的情况。

  而在方法论层面,众多场论皆针对性发展出相应的数学拓扑模型以及关系理论模型,以描述其运行规则和原理。但只有在理想化条件下,数学拓扑模型才能够被构建(如物理场模型、生态场模型),否则反而容易造成舍本逐末的情况。例如勒温试图将其场论拓扑化,但后来该拓扑模型的实用性遭到质疑,被认为失去了该理论最初的意义[30]。

  3场域概念的应用与发展

  3.1“场域”的应用方法

  笼统的“场”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在一个空间内(如心理、社会、文化或语言空间),事物的位置是时空坐标的函数;第二,场域是一个力的运作区域。后者以前者为前提,并在其基础上增加了不断在整个区域扩散的力的概念;前者称为空间理论,后者称为场论⑨。城乡规划的空间操作步骤可以笼统的分为:空间分析,决策制定,计划实施。针对空间分析部分,场域理论应首先通过构建场域关系空间(与绝对空间相对)进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认识),再结合绝对空间的情况得出结论。当然,两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还涉及到关系空间与绝对空间的映射过程。下面将对“场域”理论在此过程中的应用要点作初步设想。

  4总结

  科学的目的在于富有成效的隐喻和更详细地揭示世界结构,其连续、积累、统一通常都是非线性的,由变换综合而来[43]。从物理场论对各种物理现象以及物质空间意义的重新构建开始,该概念被多学科应用。为了避免对“场域”的运用囿于词义借用或者理论嵌套,本文先从场域理论模型凝练该学术概念与理论的一般特征与要点,再结合空间研究的语境从场域本体构建、场域关系空间结构与运行肌理解读、空间映射以及实践操作原则三个方面思考场域理论的运用方法,最后对具有价值的应用方向作展望,是一种先归纳后演绎的推理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更具有可操作性与针对性的“场域”应用研究仍需在今后结合具体的研究案例进一步探索。上述过程中还明确了场域理论的主要贡献:

  (1)强调了共存事物所构建的“整体性存在”的客观性,有助于改变过多专注于具象“事物”或“局部”的情况;(2)为具象化“场域”作理论建构尝试:将其视为一种整体性的关系网络空间,让场域及内部的具象或抽象事物成为一种本体性存在;(3)构建相应的场域机理描述模型,不仅包括场域内“事物”间的关系网络思维,还涉及了整体关系网络与事物对象之间的动态关系;(4)对于城乡规划而言,甚至能够通过场域的构建为一些本非空间性的存在(例如时空下的相互作用)提供一种“场域”式的空间隐喻(即关系空间)。

  参考文献

  [1]赵仲牧.物理场论对哲学思考的提示[J].思想战线,2000(5):16.

  [2]BARNETTR.Emergenceinlandscapearchitecture[M].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13:8,6769,203229.

  [3]RUMMELRJ.Understandingconflictandwar(Vol.1):thedynamicpsychologicalfield[M].NewYork:distributedbyHalstedPress,19751981:3335.

  [4]LEWINK.Fieldtheoryandexperimentinsocialpsychology:conceptsandmethod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39,44(6):868896.

  [5]LEWINK,CARTWRIGHTD,eds.Fieldtheoryinsocialscience[M].NewYork:Harper&Row,1951:240.

  作者:杜雁梁芷彤赵茜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