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参与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生教育的影响探析> 正文

参与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生教育的影响探析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02-20 09:32

本文摘要: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工科博士生参与大学的学术创业活动,作为科研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对16名工科博士生深度访谈材料的扎根分析,本研究发现,参与学术创业,促进了工科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非学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工科博士生参与大学的学术创业活动,作为科研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对16名工科博士生深度访谈材料的扎根分析,本研究发现,参与学术创业,促进了工科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非学术技能的习得,广阔的学术观和多元职业观的形成。为回应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教育的影响,建议培养单位形成多元培养观,优选和拓展学术创业项目,提升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创业能力。

  关键词:学术创业;工科博士生;博士生教育;影响

博士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与创新、创业联系日益紧密,甚至被认为是直接贡献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新熊彼特主义提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能够创造实际产出科学知识的日益增长,以及经济体系将这些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市场创新的能力[1]。在此背景下,为社会培养高端人才的大学成为区域和国家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学术创业逐渐成为各国激励大学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抓手。所谓学术创业是指学术研究者(包括教授、研究员、博士生等)和学术组织所参与商业上的创业活动,如产学合作、以大学为基础孵化企业、由学者组建创新企业、研究人员在企业和学术部门具有双重身份等[2]。

  博士毕业指导:在读金融博士怎么发表论文

  学术创业的本质是知识的商业化,它区别于一般创业的重要特点是基于知识的发现、创新和应用的创业,因此,博士生参与学术创业既是一种创业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科研训练方式,即在科研创新中开展创业。“双一流”建设和《关于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培养单位,“紧密结合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培养博士生”。在此背景下,博士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术创业中。2014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5%的博士生参与了纵向和横向项目,8.7%的博士生参与了横向科研项目,两者之和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博士生在读博期间参与过横向项目[3]。Boh等人的实证研究也表明有36名研究生和博士后参与了47所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立,占公司创始人的77%,其中11家衍生企业由研究生或博士后创建[4]。

  学术创业行为对大学教育的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从大学使命看,“冲突论”认为,学术创业会使大学丢失其教育性、学术性和公共性,从而沦落为市场经济的附庸[5]。“兼容论”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参与学术创业会限制开放科学或者导致基础研究削弱的系统性证据,采取有效的预防和监控措施,可以防止因学术创业而引发的诸如培养人才使命、学术自由、学术创新等冲突[6]。从大学教师看,学术创业使其减少教书育人时间投入,忽视教学质量;在学术上,忽视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7]。学术创业的新角色,会引起与传统的“教育者”“研究者”“知识分子”角色相互冲突,教师会采取摒弃、聚焦、整合三种策略,角色的选择会传导到人才培养上[8]。从研究生教育看,Bok认为,商业化利益的驱动会诱使劝说他们的研究生从事具有商业价值的研究而不是更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进而阻碍学术创新[9]。

  赵世奎等人发现,在独立科研能力、发现和抽象问题的能力、掌握科研基本范式、学科视野、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等方面,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生相比参与纵向项目的研究生,其满意率分别低出8.4%、1.6%、0.9%、4.3%、6.2%、2.3%[10]。上述研究探讨了学术创业行为对大学带来的各种影响,但对参与学术创业的博士生群体关注较少,尤其是学术创业行为对博士教育的影响有待探讨。本研究主要聚焦如下问题:①学术创业是否有利于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训练;②参与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生的学术观和职业观有什么影响;③针对博士生越来越多 参与学术创业现象,博士教育该如何回应。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借助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对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取博士生群体学术创业的经验性材料并对其进行扎根分析,概括出博士生群体创业行为对博士生教育的影响。在研究对象选取上,相比较于人文社科、理学、农学和管理学博士,工科博士独立承担和在导师指导下承担科研工作比例最高。因为工科群体拥有更丰富的学术资源,或说是技术持有,参与学术创业更多[11]。故此,本研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工科博士研究生。基于信息饱和以及能为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原则,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和滚雪球抽样,共选取了16名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6名,延期毕业3名、博四4名、博三6名、博二3名。

  三、发现与讨论

  在分析12名工科博士生的访谈资料基础上,研究发现参与学术创业对工科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学术观、非学术能力、职业观四个方面有重要影响。

  (一)参与学术创业有助于工科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访谈发现,工科博士生认为参与学术创业会促进科研能力提升,主要表现在提出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学术写作与发表三个方面。

  1.有助于发现研究问题,但不同的学术创业项目训练效果存在差异。第一类是在实验室能够完成的横向项目,委托方要求解决某一技术难题,以改进工艺或最终形成产品,研究问题相对明确,参与此类项目的工科博士生往往是在现场调研,进一步细化研究问题,再阅读已有文献,进行研究设计,寻找解决方案,类似于一种程序化的操作,对学术创新作用是有限的。有受访者认为,参与的横向项目,是基于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应用,如编程、控制、仿真平台等,对增强动手能力有好处,但对于学术创新作用不大(D5)。第二类是在企业完成研发类横向课题,主要聚焦于某一产品和技术,推动技术进步的路线也比较明确,通过研究可以形成改进工艺的专利。比如,生产供电设备专用清洁剂,国外有相关的产品,但是价格比较贵,我们主要是使用替代办法,功效上差一点,但将成本降下来了,基于此项目,就申请了技术专利(D12)。

  第三类是在衍生企业和委托企业从事研究工作,往往能够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发现研究问题。我们导师强调,做实际的工程项目,要善于挖掘科学问题,来源于工程,应用于工程(D1),也就是说,以实际项目为基础,用心深入,从中归纳和发现研究问题。工科的高水平论文,一个重要变化是要有工程实例,不能仅仅只是理论公式,概念模型,做具体工程项目,有利于发现研究问题(D1)。这与有关研究一致,博士生导师认为任何一个工程类项目你只要做深了都会有学术点,也因此,有些工科博士生会直接以横向项目研究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12]。

  2.有助于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方面,一些委托课题和横向项目,由于时间节点的要求和目标导向,导师会对学生阅读文献后的主要问题归纳、技术难点、实验操作,包括仪器使用、实验方案调整、仪器维修进行具体指导,尽管这种指导更多的是包含着督促按时完成项目的意味,但有利于工科博士生提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工科是应用型比较强的学科,刚开始的时候,对仪器、设备和操作并不那么熟练,低年级的时候做些横向项目,从学习和模仿开始,可以提高我解决问题的能力(D4)。此外,由于学术创业中横向项目、与企业共同研究新技术,研究问题明确,完成项目的关键是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有助于研究能力提升。

  3.有助于提高学术写作能力,但不利于学术论文发表。

  一类是学术创新要求比较低的横向项目和委托项目,对学术发表贡献不大,但工科博士生可以通过课题书的写作,提高写作能力。低年级的时候,导师会给个模板,让我们写一些小的横向项目,通过写作,可以对研究问题、技术目标、技术路线、重难点问题厘清有帮助,客观上有利于今后学术论文写作(D4)。另一类是学术价值较高的项目,比如共同研发项目、在衍生企业从事研究等,因为委托方的保密要求,商业运作的需要,研究成果往往是以申请和获得专利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学术论文的发表。在签订协议时,委托方就明确研究成果可以共同申请专利,不能另行发表或公开(D8)。这也较好解释了,博士生参与横向项目比参与纵向项目发表论文数量少的原因。

  (二)参与学术创业有助于工科博士生形成多元的学术观现代博士教育的开端始于柏林大学,其博士学位教育目标是培养“科学接班人”,也就是说,博士教育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博士生日后成为“探究的学术”(博耶)的接班人。200多年来,尽管博士教育发生了诸多变革,但21世纪博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意味着博士教育还是要培养具有“探究的学术”能力的人[13]。访谈发现,参与学术创业,会改变对工科博士生对于学术观的认识,即从“探究的学术”走向“广阔的学术”。

  (三)参与学术创业有助于工科博士生提升非学术能力就能力而言,可以将博士生能力划分为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非学术能力主要是学术能力以外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创业能力等。诚然科研训练会提高博士生的非学术能力,但现实情况是传统的博士生培养环节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提高博士生的学术能力上,以培养满足学科内部需要的研究人员为目标,从而导致非学术能力欠缺[16]。参与学术创业,则有利于加速博士生社会化进程,提高非学术能力。

  (四)参与学术创业有助于工科博士生形成多元化职业观学界认为,博士毕业后进入学术职业,这被誉为是“线性的管道”,到非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被称为“管道的泄露”[17]。但现实情况是,博士毕业生选择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攻读博士后的比例不断下降,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比例越来越高,博士生就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8]。那么,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呢,本研究中参与学术创业的工科博士生对此怎么看?

  四、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发现,作为科研训练的一种方式,学术创业项目的学术含量的高低与科研能力提升呈正相关,但相比纵向科研项目训练,更有利于提升非学术能力;参与学术创业使工科博士生形成了更广阔的学术观和多元的职业观。针对工科博士生越来越多的学术创业实际,对工科博士生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校的工科博士生教育应回应多元主体期待,形成多元培养观其一,在知识经济中,人力资源是创新产生、应用和扩散的关键要素,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将博士学位获得者作为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进而提出要培养复合型和从事应用研究的博士的要求。其二,在知识生产模式2中,大学不再是培养博士生的唯一机构,作为博士生未来的雇主,政府和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大学进行合作,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来。其三,学术创业活动推动工科博士走出实验室、走出校门,进入企业,深入生产实践一线,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认识到在企业研发部门工作,也是一种学术职业。基于此,要摒弃传统的博士教育仅仅是培养学术人才的观念,形成通过科研训练,培养知识发现、知识综合和知识应用并举的培养观,既培养未来的学术接班人,也要培养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的研究者。

  (二)高校工科博士生教育应注重优选学术创业项目,提高科研训练绩效学术创业是基于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的创业,体现的是知识溢出的价值,顺应了知识生产方式改变的要求,但作为科研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工科博士生从各种类型的学术创业活动中得到科研训练绩效与项目的学术含量高低成正比。为此,减少学术含量低的横向项目,创造条件,鼓励工科博士生多参与技术委托课题,或与企业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或在衍生企业从事研究工作,并从中发现研究问题,进行学术创新或专利申请。同时,在科研评价上,要改变评价方式,不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质量论英雄,将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获批和转化,技术标准制定,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作为工科博士生科研能力的评价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华晶.知识过滤、创业活动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31个地区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07):1001-1007.

  [2]李华晶,邢晓东.学术创业: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12):124-128.

  作者:张振林1,2,任令涛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