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审计作业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正文

审计作业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6-30 17:06

本文摘要: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审计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必要按数字化的思路重新设计并建立新的框架,以顺应时代,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关键词:审计作业;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一、审计作业数字化的设计思路 (一)建立规范的操作标准和流程,使审计作业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审计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必要按数字化的思路重新设计并建立新的框架,以顺应时代,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关键词:审计作业;数字化;设计与应用

审计与理财

  一、审计作业数字化的设计思路

  (一)建立规范的操作标准和流程,使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有序开展

  在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中,要制定规范的标准和流程,用来指导此项工作。规范的标准和流程约束了数字化行为和方式,使得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能够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下进行,并有序开展。

  审计论文投稿刊物:《审计与理财》杂志是其宗旨是宣传和贯彻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审计与理财理论,推崇和介绍审计工作实践,为开拓审计事业服务,为帮助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理财服务,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

  (二)满足现有审计作业管理的要求,做到审计作业管理工作不散不乱

  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仅仅是对审计工作中审计信息载体进行了数字化,它并不改变现有的各项有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和管理要求,变更的仅仅是针对审计档案数字化的形成、储存和保管等部分,而此类规定,在计算机管理和其他已应用成熟的各类管理软件中均有较为详细的相关规定,可以借鉴。在此项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双轨制”运行,在试运行稳定后,才可全面转向审计作业数字化。

  (三)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重在实用

  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要以实用为主,不能流于形式。审计作业数字化要达到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减少纸质载体,并将审计工作中形成的各类电子文档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的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要充分考虑相关性、有用性和完整性。取得的各类数字文档按照其相同的属性分类归集;各类数字文档要有其特定的价值,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证明所要表述的审计事项。

  二、审计作业数字化的构建框架

  (一)框架基本要求

  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是在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类审计文档进行数字化,按照数字化作业的相关性分类归集储存,并进行有机的链接。整个审计项目结合审计组的构成体系,建立审计项目树状结构体系。在审计项目树状结构体系中,结构体系一旦建立,就不能随意改动。因此,在建立审计项目框架体系时,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一次建立完毕。

  建立审计项目框架的基本要求是:根据项目所要实现的目标,结合审计小组的分工,按照审计项目分工结构,满足审计作业数字化的要求,建立项目框架体系。项目框架体系应在审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完成。

  在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中,采用“.DOC”格式作为文本文件载体,“.JPG”、“.TIF”格式作为图片文件载体,“.MP3”格式作为音频文件载体,“.MPG”格式作为影像文件载体。

  (二)项目框架结构的建立

  1.根文件夹的建立

  在项目的最顶层建立项目文件夹。项目文件夹的命名在符合计算机命名要求的基础上,按照项目内容的简称,采用汉字命名,以直观地反映项目的内容。项目各类文档的命名均应采用此类方法。

  项目文件夹是整个项目的“根”文件夹,项目的全部内容均包含在此根文件夹下。在项目文件夹下,建立以项目简称为文件名的目录文本文件,如“xxxx项目目录.DOC”文本文件,该文件作为该项目超文本链接的起始文件。在根目录下的每一层、每一个文件夹下,均要建立类似目录文件,用于链接下级文件。

  2.共享文件夹的建立

  在项目文件夹下,建立“共享文件夹”,用于存放审计项目共享文档。“共享文件夹”下建立“审计方案”文件夹,用于审计方案的下发;建立“管理制度”文件夹,用于存放审计项目所需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备审计组成员使用;建立“格式模板”文件夹,存放审计项目所需的审计工作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等标准模板,如有必要,还可以建立其他有关文件夹,存放审计项目需共享的其它文档。

  3.小组文件夹的建立

  项目文件夹建立好后,在项目文件夹下面,根据审计组构成,按照审计小组汉字简称建立分审计小组文件夹,用来归集各小组审计资料。在审计小组文件夹下,按照审计小组成员名单,建立审计成员文件夹,用于归集审计小组成员各项审计资料。

  上述审计项目树状结构体系应由审计项目组在审计作业现场实施前,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并下发到每一个审计组成员手中。审计组成员在收到审计项目树状结构体系后,不得对该体系结构进行修改。

  三、审计作业的有机链接

  (一)审计作业链接的要求

  对审计档案进行有机的链接,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也是审计档案数字化的主要目的。通过审计档案有机链接,将各项审计结论的相关证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审计报告的可理解性和审计证据的直观性,使审计报告阅读者更便于对审计报告的理解,同时对审计工作记录和底稿的复核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审计档案的连接,要求采取以自上而下的原则。即:从项目目录、审计报告、工作底稿、审计记录、记录附件依次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接体系。

  (二)审计档案的链接方式

  审计档案各电子文档的链接,采用“超文本方式”进行链接,链接地址采用相对地址。如果采用绝对地址进行链接,在审计组将各审计成员数字档案汇总后,原有链接将会失效,达不到数据共享、提高效率的目的。同时,对目录结构进行变换,包括结构及名称的改变,也将使原有链接失效,这也就是结构目录体系建立后,不能随意修改的原因。

  各审计成员将审计纸质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后,要按照审计资料原有的证据属性,分门别类,保存在特定的文件夹下,编写相应的工作记录并将数字化审计资料逐一进行超文本链接。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有部分审计资料页数较多,形成的数字化电子文档数量较大,如果全部链接在审计工作记录上会形成较大的篇幅,这时应采用过渡文档进行链接。即:建立过渡文档;将数量较多的电子文档先链接到过渡文档;然后将过渡文档链接到审计工作记录。从实际效果来看,审计工作记录直接链接的电子文档不应超过五个,超过五个以上的链接应采用过渡文档进行链接。

  四、审计数字化档案的汇总

  汇总采取自下而上、逐级上报的方式进行。在汇总过程中,各个汇总环节要保持目录结构的固定,原有结构(包括文件夹名)不变,确保链接的正确性。在汇总过程中各个汇总环节要做好汇总记录,用于记录已审核无误的审计工作记录、底稿和记录附件,确保审计档案的唯一性。

  汇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关键环节是审计小组长的复核。审计组成员进行审计工作后,形成审计工作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包括附件)和底稿要上报到审计小组并进行复核,复核通过的记录和底稿要上报审计组并进行复核。在此过程当中,审计小组长作为第一次复核,可能多次要求审计人员补充审计资料、修改审计工作记录和底稿,相对工作量较大。为确保审计工作记录和底稿的正确,审计小组长复核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审计汇总记录,用于记录审计工作记录和底稿的复核过程,哪些审计工作记录和底稿通过了复核、哪些审计工作记录和底稿要求继续完善,均在汇总记录中进行登记记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汇总是要多次进行,对汇总过程进行登记记录,能够确保审计档案的唯一性。审计汇总记录要在审计组和审计小组分别进行,汇总记录中要注明汇总的第次和时间。

  六、审计数字化档案的归档封装

  随着审计项目的结束,项目审计作业数字化工作也随之告一段落。这时需要对已审核完毕的审计数字化档案进行归档封装工作。所谓封装就是指按照数字化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将要移交的审计数字化档案,按照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打包处理。在对审计数字化档案进行归档封装时要注意:所需封装的审计数字化档案,需在已进行审核的基础上进行,未审核完毕不要进行封装;封装时要对项目整体进行封装,不能只对项目的部分内容进行封装;封装后如需对封装内容进行修改,要先解封,修改完毕后再对项目整体进行封装。

  参考文献:

  [1]刘绪文.“数字化审计”模式在送达审计中的探索与思考[J].审计与理财,2014(02).

  [2]怡静.论如何推进数字化审计和联网在线审计工作[J].中国总会计师,2015(07).

  [3]程平,张雅.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审计实施框架构建[J].会计之友,2015(24).

  作者:雒丽娟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2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