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医学论文》 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分析> 正文

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分析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9-29 10:36

本文摘要:摘要:目的针对本院急诊科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诊科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的院内转运制度和流程,而观察组

  摘要:目的针对本院急诊科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采取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诊科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的院内转运制度和流程,而观察组则给予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如增加转运设备,正确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接收科室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且接收科室的满意度高达100%,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机械通气的患者实行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风险,提高接收科室的满意度,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科机械通气,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分析

中医药管理

  院内转运是针对急诊科或者其他科室病情危急的患者实行更好治疗的搬运过程,在此过程中,在急诊科的患者病情危急,症状严重,因此需要给予机械通气,从而有效维持患者生命,减少危险的发生,而在转运的过程中对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危险。因此,在此过程中应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转运,本研究对急诊科机械通气的患者实行院内安全转运,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本院急诊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进行研究,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年龄29~88岁,平均年龄(52.7±5.8)岁;对照组年龄30~88岁,平均年龄(52.5±6.5)岁,对其资料数据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程序实施院内转运与管理,建立常规静脉通道后,监测患者心电、血压、血氧饱和等指标,同时维持气管插管的通畅,对转运的设备进行评估,并正确进行使用,同时携带抢救药品箱、简易的呼吸气囊、氧气瓶等,与电梯工作人员做好沟通,及时转运,同时与接收科室做好沟通,可及时交接,尽快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全转运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转运前的安全管理

  ①转运前对其病情进行评估:转运前应细致、严谨的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保证患者疾病能够适应转运,包括意识、面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以及用药情况,并填好交接本,并且对于在转运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做好各项准备预防工作;如患者处于神志清醒状态,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转运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从而获得患者的配合,同时要求家属签订同意书方可转运[1]。

  ②做好急救准备:首选备齐运转所需的设备和器械,如呼吸机、监护仪和氧气瓶等装置,以保证可正常使用,并备好急救药品,如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和不同剂量的注射器。

  ③患者准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地评估,对其身上的各种管道固定好并检查是否通畅,标明各管道的名称、时间等,对于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并用约束带对其四肢进行约束[2]。

  ④设置绿色通道:转运前与接收科室联系好,提前做好交接准备,与相关的部门进行联系,尽可能缩短交接时间。

  ⑤搬运安全:搬运至少需要3人以上,同时在正确的部位共同用力,做到轻、快、稳,以防带来二次伤害从而加重病情,同时在搬运前应整理好各种管道和器械,将相应的管道进行良好的固定,防止脱落、折叠、扭曲等[3]。

  1.2.2转运中的管理

  ①病情观察:转运中医护人员应在旁边护送,对其面部表情变化、呼吸状况、情绪变化等进行观察,注意保持头部稳定。积极做好抢救的准备,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对转运中患者出现的各种情况,如呕吐、流血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便于判断疾病变化。同时注意人工气道的通畅,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对于病情特殊的患者制定合理的转运措施,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抢救[4]。

  ②保证各项辅助仪器的正常:在转运中应及时观察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的指标,调节氧流量至正常范围,严密监测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节律和呼吸机是否保持同步,观察呼吸机机械通气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等。

  1.2.3转运后的安全管理

  将患者安全转运至相应的科室后,护送人员应与病区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并将患者安全转运到病床上,交接相应的药用情况、管道情况和检查的情况,并且评估患者现存的症状等,对于疾病变化复杂或急需手术的患者,为避免加重病情应暂时放在原处,待病情平稳后可搬移至病房[5]。接诊人员在交接本上签字,确认各个管道和患者病情无危急情况,各仪器正常运行并记录相应生命体征后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接诊。

  1.3观察指标

  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接收科室的满意度进行分析。满意度总分为100分,满意:评分≥80分、一般满意:60分≤评分≤79分;不满意:评分≤59分。总满意度=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分析

  管理后,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科室满意度的分析

  管理后,观察组转运的科室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院内转运的潜在风险

  3.1.1患者疾病因素

  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大多是病情危重、变化较快,而且病情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院内转运时人工气道往往难以管理,尤其是自主呼吸和人工通气不能够同步进行,因此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变化。

  3.1.2转运人员的因素

  主要的危险因素有:①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能够对其病情和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不能及时判断疾病变化;②对疾病知识掌握不到位,在转运前没有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尤其是对于呼吸机运转、气道分泌物和指标变化情况未能及时向医师反馈,从而影响了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预测,也不能严格落实监护措施;③转运流程不畅:在转运前不能与病区人员做好沟通,如电梯管理人员和接收科室的负责人未能及时联系;④交接执行力不强:转运人员思想安全意识不强,在交接时,对于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指标、气道是否通畅以及呼吸机的运转情况未进行详细交接[6]。

  3.1.3急救仪器设备与药品因素

  在简易的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的过程中,患者的自主呼吸难以同步进行,从而影响其有效通气;尤其在氧气准备不足或者氧气导管异常的情况下;监护仪、微量泵、呼吸机等用电设备储电发生异常;急救药品准备不全;呼吸机性能不良,且医护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其操作,也会影响患者的安全转运。

  3.2风险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描述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给予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再针对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预防,如保持各仪器的正常运转,维持管道通畅等,同时医护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因此,每周对科室内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如仪器脱落、患者坠床、管道滑脱、躁动等意外情况的应急方案,要求医生及医护人员掌握操作的具体步骤;每月对不同的疾病转运和紧急抢救进行演练,及时总结转运过程中的经验,不断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安全措施[7]。

  近年来,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问题逐渐被家属重视,急诊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存在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其治疗和抢救均时间紧迫,处于病情需要时,对于能够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患者需要转运治疗,包括院内转运和院间转运等,转运中则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风险,若不能及时预防和处理,则会导致患者死亡。

  转运工作则具有持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患者病情不稳定,影响因素较多而自身无自控能力,因此在转运中风险较高,而针对转运中存在的问题,医院给予院内安全转运分析,通过对其进行转运前的准备、检查,转运中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转运后各项内容的正确交接,同时与各部门相互配合,显著降低患者危险情况的发生,提高转运的安全性,尽量避免转运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做好抢救准备[8]。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良好的转运时间,同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保证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综上所述,对于急诊科机械通气的患者实行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接收科室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蒋艳艳.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4):29-30.

  [2]廖亚莎.分析长途转运114例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2):303-305.

  [3]周爱珍.急诊科机械通气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1):95-96.

  [4]刘健,张秀兰,黄珂.长途转运87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管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114-115.

  医学方向论文投稿刊物:《中医药管理杂志》医学职称论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惟一一本国家级管理类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此期刊论文征稿。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yxlw/2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