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分析> 正文

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分析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9-29 11:52

本文摘要:摘要: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媒体行业正走向融合模式,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应做好转型工作,本文讲述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困境,并详细讲述新闻摄影记者通过转变工作理念与提升专业能力两种措施来达到转型目的,期待融媒体时代会为人们带来

  摘要: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媒体行业正走向融合模式,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应做好转型工作,本文讲述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困境,并详细讲述新闻摄影记者通过转变工作理念与提升专业能力两种措施来达到转型目的,期待融媒体时代会为人们带来更优质的新闻摄影服务体验。

  关键词: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转型

媒体融合时代

  在信息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渠道变得越来越多,媒体行业逐渐呈现融合趋势,让新闻摄影记者面临巨大挑战。新媒体融合背景下,若行业员工做不好转型准备可能会让媒体面临倒闭危机,走下历史发展舞台。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应快速吸收融媒知识,完成自我蜕变。

  一、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困境

  当2003年数码相机出现之后,摄影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数码相机的销售额一度超出传统胶卷相机的销售总值,会使摄影效益急剧降低。随着近年来数码行业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让传统摄影作品的发展处境日益艰辛,人们逐渐失去对摄影作品的兴趣,这种糟糕局面直接造成新闻摄影记者的作品得不到足够关注,媒体行业的信息传递不能被有效接收,行业前进方向受阻,记者面临失业风险。具体困境为:

  (一)记者身份被逐渐淡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摄影记者赖以为生的工作设备——相机已经不再具备专一性,可以被许多电子终端器材所代替。由于新闻题材的渠道变多,让传统单一的摄影方式受到排挤,摄影记者的身份被逐渐淡化,需求度直线下降。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地位,随时可以被普通拍照者所取代。

  (二)新闻资源失去独家性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让许多地域存在移动设施与专门的录像功能,甚至人手一部移动终端。当出现新闻事件之后,现场的受众利用手机拍照或者视频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能将消息第一时间发布出去。这种人人都能充当“记者”的现象,让新闻摄影工作人员的“饭碗”不保,失去对信息的垄断性掌握,不能在有效时间内发布新闻信息,让新闻媒体失去独家报道的优势。

  以上严峻的工作形式让新闻摄影记者纷纷离开媒体岗位,有些专业人士消极地断言:新闻摄影记者这个名词将会逐渐成为历史典籍的记载文字,不再拥有现代发展价值。最明显的例子是:国外一家媒体竟然辞退资深新闻摄影记者,聘用自由摄影师来担任拍摄工作的负责人,让媒体摄影工作呈现一次性买卖模式。

  二、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措施

  由上诉发展现象可知,新闻摄影记者的处境已到了十分紧张的时期,采取业内工作转型措施迫在眉睫。

  (一)转变工作理念

  新闻摄影记者的传统工作是为报纸图像服务,将优秀的摄影作品添加到报纸的新闻框架中,让其具有独家特色。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要想实现转型,要重点关注摄影内容,坚持工作的“核心”,继承媒体行业的传统价值取向。

  只有在确保工作重心的不变前提下,才能有效实施转型变革。新闻摄影记者在保持初心不变的同时,要转变工作理念,争取在时代发展状态下实现创新性社会价值观。融媒体信息的传播不仅拥有较高时效性,还能提升摄影拍摄水平。

  新闻摄影记者在进行转型时,可以利用融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实自身业务涵养,摆脱传统情况下单一生产者的固有定位,变成既能生产也会运营的多功能型业内精英。虽然现在数码设备的引入,会让摄影拍摄工作更加便捷,但是在图像甄别与处理方面,普通人士的技术水平仍低于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能力,所以记者应牢牢抓住这一自身特性,作为岗位重心,争取用精湛的图像征服受众的目光,让自己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例如,新闻记者在工作时,要将信息技术视为有效工具,收集多方位市场性因素,让其作为“眼睛”,关注社会动态,找到融媒体时代的话题,进而建立独属于自身的图片资料库。通过这种方式记者可以将不利因素转变为前进动力,在摄影行业开辟一条康庄大道。例如,在处理一张原始新闻图片时,新闻摄影记者在简单收集之后,要进行精密性加工。可以利用PS、还原等互联网新型技术提升图片真实度、情景化、情节性等图片特质,让受众被独特的画面感吸引,成为新闻的忠实观看者。

  另外,新闻摄影记者通过对图片的处理,会让人们感受新闻内容的严谨性,在众多纷杂的社会不实传闻中吸收到有用信息。用户是媒体行业的硬件组成部分,只有拥有庞大的客户量,才能让新闻摄影记者端稳行业“饭碗”,继续在媒体发展中充当重要角色,所以记者应始终坚持“用心做服务,用心干事业”的发展宗旨,争取用精致细腻的信息内容征服用户的心,让其能够为新闻摄影作品买单,从侧面帮助摄影记者完成转型工作。

  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在收集图像原料时,要重视以人为本的融媒体理念,主要从实际出发,以用户的主观感受作为图片收集的重心,将图像内容向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社会民生、人文道德等贴近受众周边环境的方向倾斜。

  (二)提升专业能力

  随着传媒行业走向融合化,单一形式的新闻摄影作品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感官要求,所以新闻摄影记者,应与时俱进,打破岗位发展僵局,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要想不被媒体时代抛弃,成为融媒时代的佼佼者,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完成转型工作,将融媒素养培养工作作为前进目标。

  手机的出现让普通受众都变成了记者,但是对比于专业人士,他们只是随意地进行拍摄,纯属出于事件的新奇感,对于事故的发生、过程、结果等不能做出有效定论,往往呈现蜂拥而来、一哄而散的形式化表象。作为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应抓住这一矛盾缺漏,发挥自身岗位的专业性。新闻摄影记者应抓住新闻敏感性因素,将事故作为典型社会民生问题,让民众从事故新闻作品中领悟社会发展趋势,有效建立正确社会价值取向,积极配合国家相应政策,让国家在人民的支持下呈现欣欣向荣之态。

  例如,在某地发生燃气泄漏问题,导致房屋被烧毁,新闻摄像记者在围观群众撤离之后,要留在事发现场,对事故人员、因素、后果等材料详细进行收集工作,保证能够利用融媒体信息技术还原整个事件,让事故材料具有可靠性,能够为广大群众安全意识的提高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作为一个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所以在融媒体时代应提升专业素质能力,适应岗位变革,让受众能够从丰满的新闻摄影作品中接收社会信息,认识到社会民生问题。融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专业性能力为:掌握写作、拍摄、录像、编辑、制作等多元化文稿发行手段,能够承担新闻稿件收集、制作、传播等过程的主要任务,并且具有超强的临场发挥能力,在新闻事件当场抓拍有效图像资料。

  新闻摄影记者作为专业性媒体工作人员,应具有独特的自我摄影风格。优秀的摄影作品不在乎数量,而在乎质量,杰出的摄影记者能够凭借一部作品让受众铭记。一些经典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会在当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还会作为摄影的艺术文化流传下去。例如,著名的新闻摄影作品《白求恩大夫》,让观看者由衷佩服白求恩的伟大精神,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不分国界对中国人民施以援手,有效传播了红十字精神。随着作品的有效传播,人们认识白求恩的同时,也加深了新闻摄影者吴印咸的印象。

  由此可见,这名摄影工作者用相机实现了他的社会价值。著名摄影作品《小平,你好》的拍摄者贺延光先生曾说:“只有好的作品能拨动读者内心的神经,能与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才会被认可。”作为新融媒体下的新闻摄影记者应在保持自我风格的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社会新闻使命,成为媒体行业的标杆之人,为媒体行业发展奠定坚不可摧的专业基础。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为媒体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但是也让新闻摄影记者面对更大工作压力,通过转变工作理念和提升专业能力等两种措施完成行业转型才会让记者适应岗位需求。期待新闻摄影记者能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工作,让媒体行业继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梅涛.试析媒体融合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转型[J].新闻前哨,2018(12):34.

  [2]刘青.融媒时代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的创新发展[J].记者观察,2018(27):148.

  [3]韩胜利.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J].传播力研究,2018(10):97.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新闻媒体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其发展

  这篇新媒体论文发表了新媒体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进入了现代化领域,论文介绍了新媒体存在的机遇,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能够给与新媒体更广阔的发展和未来,新媒体的快速更迭与超越式发展, 移动新媒体是新媒体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与前沿阵地, 论文探讨了新媒体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2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