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文史论文》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 正文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

所属分类:文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7-26 10:12

本文摘要:理想与信念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的青年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既需要个人的探索与努力,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浸润与滋养。新媒體改变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我们必须适应当今大学生的信息使用取向,更加关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形

  理想与信念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的青年人都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既需要个人的探索与努力,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浸润与滋养。新媒體改变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生态,我们必须适应当今大学生的信息使用取向,更加关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系统和方法。

  利用新媒体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新媒体研究论文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高等学校设置的思想政治教学的总课时量,永远比不上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时间的占有量。近几年大学思政课的课时量及日常思政活动不断增加,高校除了把国家统编教材作为授课纲要外,还可把网络社会瞬息万变的新热点、新话题吸纳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使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直面热点与难点。

  第一,利用新媒体帮助大学生掌握国情社情,以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资料来源”。高校可筛选和甄别新媒体的海量资讯,帮助大学生深度了解世界、认同祖国,借助新媒体进行跨越时间空间的比较,用历史昭示未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心与报国情。在选择各种资料的时候,我们不能回避热点和难点。比如韩剧《太阳的后裔》火爆后,教师可以和学生探讨“韩国青年人的国家认同”话题;诸如“美国的政治制度”“三权分立是否适用于中国”这样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从新媒体中找到新的资料和论据。

  第二,利用新媒体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以把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观点来源”。技术是中性的,但是对技术的使用却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传播学中的“培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认为,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有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换言之,就是接受带有某种偏向性的内容越多,受众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就会越来越带有某种偏向。青年的政治信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高校必须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甄别判断能力。教师应该从理论的角度、思想的深度和意识形态的高度分析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网络热点和现实问题,帮助大学生提高行为选择、价值选择能力。

  第三,利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明辨大是大非,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信念之源”。新媒体的特征是信息的海量性、传播的便捷性、身份的匿名性、互动的及时性,它一方面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载体、新平台、新模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经新媒体广泛传播,会严重影响舆论走向,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干扰,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和判断能力下降。因此,借助新媒体渠道、剖析新媒体案例、建构新媒体机制,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增强大学生在重大问题上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是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任务。

  以互联网思维做大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为了使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在网络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锋中得到强化,高校德育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新载体,丰富教育渠道,增强话语权,巩固主流文化阵地。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官方网站,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积极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引入校园,打造健康、便捷的网络“微平台”。思政工作者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从“积极利用”新媒体向“善于利用”新媒体转变。从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来看,“互联网思维”至少可以包括“用户思维”“流量思维”“跨界思维”等。

  “用户思维”是指在理想信念教育中,要考虑用户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以用户为中心来展开我们的教育活动。教育是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双主体”活动,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因此,寻找和发现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的热点、痛点、焦点,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前置条件。如前所述,我们应该把新媒体平台上大学生热议的话题廓清、争议的问题阐明,做到大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做到哪里。

  “流量思维”是指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做大流量,让大家愿意聚拢到某个新媒体平台,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来的学习材料、文章等拷贝到新媒体平台上去。在这一点上,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开办的微信号“共产党员”与《人民日报》(海外版)开办的微信号“学习小组”是两个成功的范例。这两个“微传播平台”把各种党的政策、纪律等内容进行便于微信传播的改造,使其适合手机阅读,通过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扩大了影响。

  “跨界思维”意味着理想信念教育不一定要“就事论事”,而是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大学生思考。事实上,各类学科知识都可以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产资料”,关键看学校和教师能否把它们有效地组接起来。

  从马克思原典中寻找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资源

  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体现在课本里,而应该被学生深深记在心里。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经典作家及其著作的认识,往往来源于从中学到大学的几本教材。“真正的马克思及其学说是什么样”“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什么样”等理想信念教育中必须回答的问题,并没有多少学生能真正从理论的高度和深度上给出答案。还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了解不够深刻,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仅停留在几个判断、概念和范畴上,不能很好地把理论与现实相联系,也难以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精华都在原著里。只有从原著入手,大学生才能彻底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原理,才能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要熟读原著,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精髓。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大学生中很少有人愿意花整天时间在图书馆安安静静读完一本纸质书籍,而是习惯于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媒体进行碎片化阅读。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适应大学生认知和阅读习惯的改变,创新内容传播的方式方法,制造更多创意精彩、节奏明快、风格活泼、互动性强的新媒体产品,进而重绘经典作家形象,帮助大学生回归原著原典。2016年,由一批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发起制作的系列视频《马克思靠谱》在网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节目利用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拍摄方式、剪辑手法、宣传策略,在网络上对马克思及其思想进行视角独特的阐释,激发了大学生关注的热情。从片子的主题曲《马克思是个90后》,我们可以猜出其走红的部分原因——把马克思“拉”到了当代,把马克思定义为一个“可以接近的人”而不只是一位思想巨擘。此后《马克思靠谱》的同名书籍出版,该书秉承着不枯燥、不戏说、内容很红、形式很潮的原则,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多彩的、依然“活”着的马克思,让读者切实感受到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可爱、可亲、可信、可敬、可用。

  推荐阅读:《新媒体研究》是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期刊荣誉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新媒体研究》的办刊宗旨:重点刊载新媒体传媒技术、传媒特点、传播形式、传播规律、传播渠道以及新媒体发展趋势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交流学术经验,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wslw/19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