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粮食价格研究综述与展望> 正文

粮食价格研究综述与展望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03-19 09:56

本文摘要:[摘要]我国粮食市场在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下,粮食保护价累积的政策性矛盾日益凸显,探寻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收储政策改革方向迫在眉睫。通过梳理国内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政策等相关文献,发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粮食问题具有现实复

  [摘要]我国粮食市场在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下,粮食保护价累积的政策性矛盾日益凸显,探寻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收储政策改革方向迫在眉睫。通过梳理国内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支持政策等相关文献,发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粮食问题具有现实复杂性,我国借鉴国外粮食价格体制机制改革经验具有局限性。本文基于粮食国际市场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提出了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粮食收储政策的改革方向及遵循原则,结果表明,要明确粮食价格调控目标和原则,兼顾粮食商品与公共品的双重属性,以国内收储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国产粮食进库、进口粮食入市”的困局。

  [关键词]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调控政策;收储政策;粮食安全

农业职称论文发表

  自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和粮食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实现了“十二连增”,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粮食库存和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最低收购价政策”和“临时收储政策”累积的政策性矛盾日益凸显。我国从2014年开始实行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同年国内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15年9月,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白执行以来首次下调,说明政府对粮食供给制度改革有所认识,开始着手改革完善粮食临时收储政策;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2016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收储制度改革;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因此,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改革与完善已成为客观必需和必然。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以及调控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总结现有研究,提出未来完善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研究方向。

  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

  粮食价格一直是粮食问题研究中的核心,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一个自然的经济过程,粮食价格应由市场供需来决定。然而由于粮食的特殊社会属性,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与其他商品相比,又要求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因此各国的粮食市场也是政府干预最深的领域之一。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价格决定机制的模型研究、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价格支持政策研究和对支持政策的效果评价等方面。不同国家由于制度本身各有特点又存在阶段性差异特征,可供借鉴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粮食价格决定机制、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方式、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效果评价等方面。

  1.1 粮食价格决定机制

  Herry[1]最早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实证研究,他认为研究粮食供给和粮食价格的数量关系主要在于设定供给函数。Bean[2]最早对农产品的供给函数进行了推导,之后的研究主要是拓宽了供给函数中变量的范围,先后引入生产者的价格预期、制度、风险偏好、粮食政策等因素,从而增强了函数的解释力。美国的舒尔茨(Schultz)、荷兰的丁伯根(Tinbergen)、意大利的里西(Ricci)分别提出了在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研究巾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成果——蛛网模型,运用弹性原理解释生产周期较长的农产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的一种动态分析理论,用来解释价格变动影响下一个周期的产量的情况。不断有经济学家对蛛网理论模型加以扩展,用适应性价格预期模型[3]、幼稚价格预期模型[4]、理性价格预期模型[5]等理论对“蛛网模型”进行评价,促进其发展。

  1.2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方式

  David等[6]指出,为提高农民积极性、防止粮食消费者陷入贫困陷阱、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稳定粮食价格的政策。Honma等[7]研究表明,为减少价格干预对市场的扭曲,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逐步从价格支持政策转向直接补贴政策。Dragan等[8-9]指出,当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时,美国通过目标价格差额补贴政策对农场主进行补贴,以保证农民收入,日本为此也采用r严格的粮食管理价格制度。Shields等[10]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开始推进农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美国2014年出台的农业法案围绕增加农场主收入和促进市场化两大目标,更加注重农业补贴效率和强化风险管理的新农场安全网体系的构建。OECD[11]表明,澳大利亚基本不采取任何农产品市场价格支持措施,而是以纳税退税、税收返还作为支持。

  1.3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效果评价

  对粮食产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Harad等[2]研究表明,美国的小麦和玉米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情况主要取决于决策者对经济情况的预期和财政状况,价格支持的好处被富裕农场主获得,并没有实现消除收入差距的目标。Andrew[13]研究表明,巴基斯坦实施的小麦价格政策不仅使生产者补贴消费者,还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Ramaswaml等[14]研究表明,印度政府对粮食价格的干预收效甚微,当提供的粮食价格相同时,政府粮食质量低于市场粮食质量。Shahidur等[15-17]指出,粮食补贴政策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财政成本较大,还会引起市场扭曲,并导致农民采取密集的耕作方式,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品,从而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应减少价格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效率,通过政府补贴或税收减免的方式鼓励公众储备粮食,在粮食短缺时执行反周期补贴鼓励生产,在粮食过剩时采用纳税等方式稳定粮食价格。

  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

  我国的粮食问题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我国是拥有庞大农业人口的农业大国,粮食价格的形成与波动对农户的生产行为和预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定价机制下,农户对粮食价格变动和价格政策的反应最终将影响整个粮食市场。粮食价格的形成与波动直接影响着各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影响着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又促进了新的粮食价格政策改革。同时,粮食作为基础性的生产、生活要素,其价格形成和波动对粮食产量、居民收入和消费、通货膨胀、GDP水平等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指标产生影响。因此,粮食价格政策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是国内学者不能忽视的研究重点。从20世纪开始,国内学者就结合我国国情,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完善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政策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制定更好的粮食价格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推荐阅读:农业经济管理类有课题吗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