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农业论文》 生态审美的境界论语生态美学> 正文

生态审美的境界论语生态美学

所属分类:农业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03-20 14:42

本文摘要:生态美学诞生以来就和生态这个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美学是一种美学理论,生态美学因其与生态知识之间的关联而难为传统美学所接受,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就是一种心灵境界,合理的解决了知识和审美之间的矛盾,提升了人们的心灵境界,也决定了生态知识是境

  生态美学诞生以来就和生态这个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美学是一种美学理论,生态美学因其与生态知识之间的关联而难为传统美学所接受,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就是一种心灵境界,合理的解决了知识和审美之间的矛盾,提升了人们的心灵境界,也决定了生态知识是境界的基础。

世界科学

  关键词:生态工程师论文,生态美学,生态知识,审美体验

  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美学理论,其“合法”性成为当前生态美学亟待直面的问题之一。如果生态美学只有“生态”而无“美学”,自然会导致生态美学的学科合理性被动摇。而要处理好“生态”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就要使生态美学的研究立足于“生态审美体验”之上,以此保障生态美学的现实基础坚实牢固。美学特性是生态美学最重要的依靠,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理顺生态美学与生态学、生态伦理学及生态哲学之间的关系。而沟通相关生态知识背景与生态审美体验之关系的一个重要资源,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境界论”。

  一、生态审美与生态知识

  生态美学自诞生以来就和“生态”一词结下了不解之缘,而“生态”一词的广泛影响力一方面扩大了生态美学的影响力,使之与时代紧密相连,一方面也给生态美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尴尬。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态美学对于生态知识的依赖已经成为生态美学遭受批评的主要原因。之所以会产生此类质疑,究其根底就是知识的介入冲击了审美的直观性与非功利性,导致生态美学似乎疏离了审美而成为生态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附庸,并将生态美学的直接目的定位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现实关怀之上。其实,生态美学的知识基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态科学为核心的科学知识,一类是以生态哲学为核心的哲学知识。当然,无论哪种知识都只能作为生态美学的理论资源,而不能取代其“美学”内涵而成为一种似是而非的美学理论。既然生态美学根本上是一种美学理论,那么其作为美学的核心因素——审美一旦遭到“遗忘”,生态美学自然就难以自立门户了。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刘士林就曾指出:“从生态学角度提出关于美学的新说法,如果仅仅只是要迎合环境保护这种迫在眉睫的现实需要,那不仅无助于改变美学本身尴尬的学术困境;那种被功利主义欲望歪曲了的生态美学,相反还会加深美学研究中已经越来越严重的学理危机。”[1]伴随这种功利性目的而来的就是生态美学对于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依赖,而且这种依赖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美学与其“美学特质”的疏远。

  显然,知识本身的分析性与审美体验的直观性之间的鸿沟,决定了生态美学首先必须解释清楚“生态知识”和“审美”之间的关系。进而言之,如果不存在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即“生态审美体验”,那么生态美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如果“生态知识”和这种审美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系,那么生态美学的存在就面临着合法性危机。

  这里的第一个问题需要通过对生态审美体验的揭示来解答,这是生态美学存在的根本立足点;而第二个问题则要求我们解决生态知识和生态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生态”与“美学”之间的关联找到结合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生态美学就将面临学理上的悖论,从而难以建立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

  关于知识和审美的关系,卡尔松的环境美学思想值得参考。他在《欣赏与自然环境》中提到三种环境欣赏模式:对象模式、景观模式和环境模式。卡尔松在否定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模式,而他所倡导的环境模式则要求我们在欣赏自然环境的时候,须借助一定的关于环境的常识/科学知识,他说:“欣赏自然环境时,此类知识将对我们的审美意义作适当聚焦,对我们所观照的具体自然对象作适当界定。唯此,我们对自然环境的欣赏方可成为审美欣赏。”[2]卡尔松的观点被称之为“科学认知主义”(scientificcognitivism),是环境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二、“境界论”与美学

  如上所论,生态美学之所以会遭遇如此众多而一致的质疑,其根源在于生态美学对于知识的依赖,而这种依赖触犯了美学学科的基本特性——无功利性与非概念性。审美无功利最早是由夏夫兹博里提出的,康德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了鉴赏判断(即审美判断)的四个条件,其中第一点就是“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6]45。由此,康德斩断了审美鉴赏与欲求满足之间的关联,从而将功利性的目的从审美活动中清除出去。康德接下来给出鉴赏判断的第二个条件:“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6]54康德借此将知识从审美判断中剔除,证实了审美判断不依赖于概念的特性。

  康德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审美活动和纯粹理性活动与实践理性活动区别开来,并且由此奠定了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审美活动的无功利性与非概念性成为人们的共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对于审美无功利性和非理性的强调就在于此;英国美学家鲍桑葵关于审美静观的强调和论述本质上就是在强调审美活动的无功利性;英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初提出的“心理距离”理论同样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这种美学观在朱光潜等中国美学家的倡导下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中关于自然的审美体验却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二程集》载周敦颐“窗前草不除去,问之,云:‘与自家意思一般。’”[7]60周氏的“自家意思”原指对天地万物之理的体会。后来程颢说得更加明白:“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这种与物同体之仁直接导致他可以通过观万物、观鸡雏体会到一种天人之乐。

  三、境界论与生态美学建构

  古人对于自然的理解是前现代的,但境界论是一以贯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人生境界问题是人类自古以来以至未来都要去讨论和思考的问题,人总是要在不断提升和超越中找到自我,因此,境界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生境界的提升,直接决定着我们对于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就宋明理学的境界论而言,天人合一思想是其基础,由此则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审美体验——天人之乐。回到现代社会,我们发现,任何一种以真善美为旨归的思想都可以成为人生境界的起点,而那些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科学思想则会塑造现代人的心灵境界,让人们在面对自然的时候自觉地产生一种“生态审美体验”。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他通过自己的农场实践写作了《沙乡年鉴》一书,并在书中展现了自己大量的自然审美体验。这些审美体验和他的生态哲学、伦理学知识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美国著名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说:“具有生态学眼光的人将发现,美是创生万物的自然的一个奇妙作品,它具有客观的美感属性。

  这种潜能的实现需要一位具有审美能力的体验者,但它更需要那些使它得以产生的自然力量。”[11]320在罗尔斯顿看来,万物之美在自然创生万物的过程中就已经具备了,而人要体验到这种美,就需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于是,生态学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他进而说:“科学能够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延伸我们的感知触须,以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把握大自然的这些存在向度。”[11]321知识在这里已经不是审美活动的敌人,而是促进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显然,利奥波德和罗尔斯顿的论述都建立在自己的审美体验之上,这种现实的审美体验表明:审美体验没有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而削减,反而因为相关的知识得到增强。此时,知识并非是异化审美的力量,而是促进审美的动力。这些生态哲学家与生态伦理学家纷纷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及生态审美体验,这一事实就告诉我们,生态知识和生态美学并非是完全绝缘的,我们应该确保生态美学的“美学学科特性”,但同时也应该重视生态美学之不同,并从美学基础理论的层面将知识(理性)纳入到美学考虑的范围内。美学对于知识的排斥并不意味着知识无用,因为知识正在以一种“新本能”的直觉方式存在,这既没有威胁审美活动的直观性,反而更好地解释了审美能力提升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士林.生态美学与诗性智慧的现代复活[J].泰山学院学报,2004,(1).

  [2]卡尔松艾.从自然到人文——艾伦·卡尔松环境美学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1.

  [3]程相占.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J].天津社会科学,2013,(5).

  [4]周维山.试论生态审美能否实现无功利性的突破[J].东岳论丛,2016,(9).

  [5]伯林特阿.生态美学的几点问题[J].东岳论丛,2016,(4).

  [6]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7]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朱熹.朱子全书: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5.

  [9]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5.

  [1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贞元六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4:698.

  [11]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张文 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推荐阅读:世界科学是研究科学的发展历程,重大突破,以及对现代生活影响等的一门科学。综合性科技刊物。以介绍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为主,注重全球性的同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如能源、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nylw/1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