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冻土

冰川冻土杂志简介 《冰川冻土》(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 《冰川冻土》本刊的学科定位:研究主要包括:冰、雪、冻土(含人工冻土)的性质、过程及其控制;冰冻圈的资源与环境;冰冻圈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及

非官网,仅供参考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建筑期刊》 冰川冻土杂志北大核心期刊怎样> 正文

冰川冻土

所属分类:建筑期刊; 时间:2017-04-17 14:23
冰川冻土

《冰川冻土》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62-1072/P

国际标准刊号:1000-0240

周期:双月刊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川冻土杂志简介

  《冰川冻土》(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主办。

  《冰川冻土》本刊的学科定位:研究主要包括:冰、雪、冻土(含人工冻土)的性质、过程及其控制;冰冻圈的资源与环境;冰冻圈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冰冻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寒区水文水资源;寒区生态与建设;全球变化;寒区工程与减灾、防灾;先进技术在寒区开发与研究中的应用。获奖情况: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甘肃省优秀地理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

  冰川冻土杂志栏目设置

  冰冻圈与全球变化、寒区工程和技术、寒区水文水资源、寒区生态与建设、寒区生物学

  冰川冻土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

  冰川冻土杂志投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文责自负.每篇论文(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以不超过8000~10000字为宜,文前有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摘要正文主要包括论点、论据及结论;作者单位用全称,其译名为各单位明文规定名称),文后附相当于中文1000字的英文摘要,并在中英文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

  2文稿中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用标准符号表示.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布的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文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标.

  3表格采用三线表,插图只附最必要的.表格与图件直接排入文中相应位置,并给出图、表标题对应的中、英文名称.插图要求线条清晰(7磅粗细)、字迹清楚(6号字大小),半栏图宽度不超过8cm,通栏图不超过15cm.Excel图件请用插入命令,以便可打开修改,其它图件请用Coreldraw或Photoshop处理后插入,位图分辨率要求在600dpi以上,而且必须避免使用涉及国界线的图件,如确实需要,请按地图出版社最新标准底图绘制,有审图证明的亦可.

  4如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国家、省部级各类项目成果,请在首页脚注标注,并注明项目类别、名称和编号.同时在首页脚注位置标注第一作者个人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历(毕业学校,学位,毕业年)以及主要研究方向,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

  5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家有关标准,文内各级标题及题号一律顶格书写,题号分级采用0;1;1.1;1.1.1;2;2.1等标注形式,一般标题层次为3级,最多不超过4级.

  6引用他人文献、资料、数据必须列出参考文献(公开出版物),内部资料、数据作脚注处理.按照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放在引用文献处的右上角.

  冰川冻土杂志2017目录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温年变化深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刘广岳;赵林;谢昌卫;庞强强;杜二计;乔永平

  (1201)1962—2014年秦岭主峰太白山地区积雪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雷向杰[1];李亚丽[2];李茜[1];王娟[3];陈卫东[1]

  (1211)1971—2010年青藏高原冬季降雪气候变化及空间分布蒋文轩[1];假拉[2];肖天贵[3];罗布坚参[2];周振波[2]

  (1219)青海高原1961—2013年积雪日数变化特征分析王海娥[1,2];李生辰[3];张青梅[4];魏国财[4]

  (1227)地形对天山积雪冻融变化的影响分析胡伟杰;刘海隆;王辉;赵文宇

  (1233)1961—2010年青藏高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李晓英[1,2];姚正毅[1];肖建华[1];王宏伟[1]

  (1241)1980—2012年青藏高原土壤湿度时空演变特征石磊;杜军;周刊社;卓嘎

  (1249)长江源区高寒退化湿地地表蒸散特征研究权晨[1,2];周秉荣[2];韩永翔[1];赵天良[1];肖建设[2]

  (1258)黑龙江省汛期逐时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张洪玲[1];尹嫦娇[2];魏磊[1];刘赫男[1];朱红蕊[1]

  (1264)气候变化背景下淮河流域场次暴雨事件时空演变分析刘思敏[1];王浩[1,2];严登华[2];秦天玲[2]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zqk/1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