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 正文

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6-07-13 16:04

本文摘要:这篇小学教师职称论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育将是一种现代化、素质化、活动化、开放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相交融的教育,将是一种生动的、活泼的、自主的、合作的、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他们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营

  这篇小学教师职称论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育将是一种现代化、素质化、活动化、开放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相交融的教育,将是一种生动的、活泼的、自主的、合作的、创造的、充满生命力的教育,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他们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营造主体发展的广阔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高中版)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推进数学新课标,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推广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服务,为一线数学教师提供发表成果的阵地,为教师备课提供切实可用的资料或经验,同时办刊重点放在培育新的教学人才及宣传创新意识上。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教师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尊重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是真正理解新课标。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育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已滞后于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也严重制约了教育的有效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近几年的新课程的实施,笔者感受颇深。

  一、准确把握教师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要突破这一环节,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思维碰撞搭建平台,当好配角。新课改的基本观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而是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为每个学生创造思考、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再加工,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三、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

  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例如:在教学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册《比高矮》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上方的边框上,一上课教师故作惊奇的说:“咦,黑板擦怎么跑那么高,谁愿意帮我把它拿下来?”上来拿的学生由于个子矮,够不着,他就跳起来很吃力地够着拿,还是够不着。老师微笑着说:“还是让我来拿吧。”老师动手拿下了黑板擦。并问:“同学们,刚才为什么他很费力也拿不到,而我这么容易就成功了呢?”学生纷纷发言:因为老师个子高,学生个子矮;说老师个子比他高,他比老师个子矮;老师你都长到黑板那儿了,所以一下子就够着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马上叫刚才拿黑板擦的那位学生上来站在老师身边,再次比高矮,并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教师总结:看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谁比较高,谁比较矮,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处理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高矮。

  这样的导入设计很新颖,体现了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理解了比较高矮的重要性。在具体感受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四、创新评价方式,促进全面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手段与形式应多样: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此,我们应该不断创新评价方式和方法。评价学生时可以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和家长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口试与活动报告相结合等方式,以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呈现对学生的评价结果时,低段以定性描述为主,高段学生以定量为主。

  课堂即时评价语以调动、激励的话语为主,诸如“你真会动脑筋!”、“你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真棒!”、“某组同学在学习中能相互合作、积极参与!”等,辅助采用“智慧星”奖励的方法。对于学生的作业考试的评价,可以采用“推迟判断”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对于进步大或者学习优秀的同学,除了给他们打上相应的等第进行评外,我们有时在他们的作业本、试卷上给他画个苹果。对于学生的独特想法或解法,我会毫不吝啬地奖给他们一个翘起的大拇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