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指标体系> 正文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指标体系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1-12-07 12:05

本文摘要: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学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运用Delphi法对25名相关领域专家采用Email和现场发放调查问卷2种方式进行两轮咨询,采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条目进行统计,并对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

  摘要:目的评价中药学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指标体系。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运用Delphi法对25名相关领域专家采用Email和现场发放调查问卷2种方式进行两轮咨询,采用SPSS19.0软件对问卷条目进行统计,并对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结果两轮问卷的专家积极性分别为88%和100%,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8848和0.9008(P<0.01),Kendall′sW协调系数分别为0.256和0.472(P<0.01),初步确立培养目标、入学条件、课程和学分设置、专业实践、培养方式和评价指标6个要素及其延伸的23个一级指标和67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重要性评分均数4.00~5.00,认可率72.73%~100.00%,变异系数0.00~0.191;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数3.73~4.91,认可率54.55%~100.00%,变异系数0.060~0.207。结论函询专家的代表性和意见协调性好,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该指标体系可为中药学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纲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育,药学,研究生;德尔菲法;中草药;人才培养模式;指标体系;调查和问卷

中药学教育论文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和中药学学科的蓬勃发展,中药行业的职业种类日益细化,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趋于复合型和应用型,拓宽研究生发展方向,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区别于科学学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教育随势而生,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新设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ofChineseMateriaMedica,MCMM)[1]。

  相比其他开设多年的专业学位,目前MCMM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普遍存在着不系统、未量化、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7—9月,旨在评价MCMM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培养指标体系,以期为MCMM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评估提供依据,促进高校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健康发展。

  1研究方法

  1.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主要负责建立函询专家库,编制、发放和回收问卷,整理分析数据。

  1.2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拟问卷,进行预实验并形成正式函询问卷。主要内容包括:致专家信、专家咨询表和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3个部分,其中,专家咨询表为问卷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内容涵盖培养目标、入学条件、课程和学分设置、专业实践、培养方式和评价指标6个条目。专家对条目的重要性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很重要、重要、一般重要、不太重要、不重要,对应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同时设有修改意见栏,供专家对条目提出补充与修改。

  1.3确定函询专家本研究遴选专家为相关领域内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业人员。专家纳入标准:①本科及以上学历;②在中药学研究生教学、中药企业生产及研发、药检部门或医院药剂科等领域工作10年以上;③中高级技术职称;④任职于三级甲等医院或具有MCMM学位授予点的医药类高校,市级及以上药检部门或符合国家企业标准的中药企业;⑤具有良好的学科代表性;⑥愿意配合完成两轮专家函询。Delphi法规定专家人数一般为15~50名为宜数[2],本研究选取的咨询专家共有25名。

  1.4进行专家咨询发放两轮专家函询表。利用“工作经验”“理论分析”“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主观判断”等指标调研专家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和熟悉程度,计算权威系数。第一轮函询后,将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数(xˉ)、认可率和变异系数作为标准,其中,xˉ=指标得分总数/专家总数;认可率=选择“4”或“5”分的专家数/专家总数×100%;变异系数=标准差/均数;将第一轮中符合xˉ>3.5,变异系数<0.25和认可率≥50%的指标纳入第二轮专家函询表,其余指标修改或删除。

  1.5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10和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和整理分析。各级指标用xˉ±s、认可率、变异系数、权重值进行统计学描述;用问卷有效回收率(Cm)表示专家积极系数;用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Kendall′sW协调系数表示专家协调程度。

  2结果

  2.1专家一般资料

  本研究两轮咨询中专家的基本情况。

  2.2专家积极程度

  专家积极程度通过Cm表示,主要反映函询专家对该项调查的关注程度和合作程度。Cm=(CW/C)×100%,其中CW是填写并返回问卷的专家数,C是发放问卷的专家数。本研究第一轮发放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22份,回收率为88%。根据Delphi法的设计原则,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改,并对继续愿意参与问卷反馈的专家发放第二轮问卷,课题组发放函询问卷22份,回收全部问卷,回收率为100%,说明专家对本研究的积极性较高。

  2.3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程度通过Cr表示,主要反映各项指标的可靠性和合理性。Cr=(Cx+Cs+Ca)/3,一般认为,Cr≥0.70即为可接受[3-4]。其中Cx是专家的学术水平系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依次赋值1.0、0.9、0.8;Cs是专家对咨询内容的熟悉程度系数,“很熟悉”“较为熟悉”“一般”“不太熟悉”“很不熟悉”依次赋值1.0、0.8、0.5、0.2、0;Ca是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量化标准见表2。结果显示,第一、二轮咨询的专家Cr分别为0.8848、0.9008,权威程度较高。

  2.4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通过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W)及其假设检验来反映,该系数代表不同专家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其范围为0~1,越接近1,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越好,一般在0.5左右波动[5]。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为0.472(χ2=612.02,P<0.001),较第一轮系数0.256(χ2=536.39,P<0.001)有所提高,表明指标经修改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且两轮χ2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置信度在95%下,专家的协调程度较好。

  2.5MCMM人才培养能力指标体系函询结果

  根据国家中药学教指委颁布的《中药学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确定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科研能力、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团队协助能力、创新应用能力7种目标,最终从培养目标、入学条件、课程和学分设置、专业实践、培养方式和评价指标6个维度,确定MCMM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评价标准。根据xˉ、认可率、变异系数和权重值结合专家意见对第一轮函询问卷修改:

  (1)专业技能中“中药质量与显微鉴别技术”表述片面,改为“中药品质评价技术与质量标准”;(2)科研能力中“实验动手能力”表述片面,改为“实验统筹能力”;(3)创新应用能力中增加“熟悉本学科领域前沿问题”;(4)“仪器操作能力”不属于“专业技能”,归属到“实验统筹能力”;(5)“中药膏方制备技术”属于中药制剂关键技术,与之合并;(6)因认可率<50%,删除专业技能中“中药临床治疗评价与监护技能”“识别及判定中药不良反应技能”“中药处方(医嘱)点评技能”“中药药历撰写技能”;(7)入学条件中增加“具有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8)因xˉ<3.5,删除课程中“中医各家学说”“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线性代数”“分散性物理化学”“体内药物分析”“物理药学”“高等有机化学”“近代有机合成基础”,入学条件中删除“计算机二级或以上水平”;(9)实践安排中删除“高校附属三级医院临床药学室轮转”“高校附属三级医院药房调剂岗位轮转”。由表3可见,结果显示专业技能权重值(0.172)高于科研能力(0.167)、创新应用能力(0.167)和理论知识(0.159)。可见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依托,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创业型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

  调查显示“乐观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兴趣”权重值占比高,而拥有本科(中)药学实践经历认可率低于75%,结合函询专家59.09%为硕(博士)导师,培养目标中专业技能权重值(0.172)较高,侧面反映了函询专家对本科药学实践模式在专业硕士培养方面积极促进作用的不确定性。目前,中药学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安排相似,不利于研究生的定向培养,在课程设置中,依据学生所在专业方向采取不同模块,针对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筛选出包括中药新药制剂设计与应用、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中药生物技术、药剂学专论、中药制药工艺学等方面的教材进行授课,课程实行学分制。要求在校期间课程需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0学分,非学位课程6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

  经筛选出的专业学位课程认可率可达到90%以上。“两段式,多导师,校企协同,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实现中药学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6]。对于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的学生,对到制药企业和医院制剂部门进行实践活动的认可率达100%,实践安排不少于12个月。其中,在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岗位实践的权重值最高(0.265),变异系数为0.090,专家意见较为集中。由表7可见,学校统一设置公共课程并配备教学资源,学校、企业和医院组成导师组,围绕专业方向搭建专业课程框架,认可率均可达到100%。针对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中药学院导师和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岗位管理者权重值较高。

  3讨论

  3.1建立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面向中药学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门教育。目前现有中药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培养教学科研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能满足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职业化和个性化的要求,这势必会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积极发展[7]。从半结构访谈初拟函询问卷和两轮函询问卷的修改点可见,一些研究生和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识存在偏差,对学生的培养定位不明确。这种“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偏差使研究生培养缺乏岗位导向,欠缺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导致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并且降低了中药企业对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可度[8]。

  在本项目指标体系中,相比制剂方向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具备“交叉性”和“前沿性”等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比例;在实践安排上,相比科学学位研究生多数围绕导师课题进行基础研究,专业学位培养淡化了校内实验室基础研究,增加了医院制剂部门,制药企业研发、生产岗位等校外基地应用性实践;在评价指标方面,科学学位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英、汉语读写能力和写作能力、SCI写作技巧,在该指标体系中淡化了学位论文的学术评价要求,未将发表SCI或核心论文作为重点评价标准,论文不作为成果的唯一呈现形式,专业学位的实践成果可围绕着药物设计开发、药品生产工艺、药品注册申报等问题,以专题研究、技改方案等多种形式呈现。

  3.2突显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MCMM的国内培养尚无统一规范的标准,多数院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划分,但教育体系仍以通才教育为主,培养出来的研究生除了科研能力之外,其他能力并无太多突出的优势,深究其原因是否与导师轻视德育培养理念所致,故在问卷的培养目标中,参考教指委和其他高校指标,细化出7种目标,并增加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团队协助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等综合指标;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现有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中药检验与分析、医院调剂与制剂、中药临床药学等培养方向,以期培养具有较强中药学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围绕医药企业目前上市生产的中药材或中药制剂品种各方面的关键技术,协助企业攻克中药制剂各领域的技术难题及瓶颈问题,以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有效[9],除了将制剂专业特色课程纳入到体系中,结合前期访谈中个别专家的意见,增加了我校与企业合作成果突出的“产学研”课题相关技术,如“流体萃取技术”“粉体技术”等,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与衔接。在培养方式方面,坚持“联合培养”,对于实践模块涉及多领域的学生可变传统“双导师”为“多导师(导师组)”制。在实践评价方向,增加了“学术报告”“交流活动”等量化指标。

  4小结

  MCMM为我国首创,其培养模式无国外经验可循,本研究结合国家中药学教指委颁布的《中药学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严格按照Delphi法的要求和步骤,对25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初步构建了MCMM制剂研究与开发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旨在实现中药学科链与产业链的现实对接,优化MCMM人才的整体素质。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性和应用性是MCMM人才培养的本质属性,应有计划、有意识地加强中药专硕职业素质培养。

  该研究的缺陷是所得出的结论皆为专家的集体主观判断,且受专家专业领域限制,可能存在缺少思想沟通交流或易忽视少数人的意见。此外,在课程设置中,因医药院校人文、经管等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人文素质课程安排较少,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培养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组也将在实际运用中不断修正指标,供各中医院校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金融硕士等19种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学位〔2010〕15号[A/OL](.2010-05-13)[2020-03-03].

  [2]张永泽,李树祥,杨庆.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药师核心能力评价标准[J].中国药房,2019,30(6):730-734.

  [3]苏婷,唐万珍.德尔菲法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养目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5):173-177.

  [4]周红波,姚红梅,郭丽芬,等.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9,18(12):1-4,8.

  [5]楚尧娟,尹钊,梁艳,等.利用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医院药师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11):1198-1202.

  [6]朱磊,张彦红,潘华峰,等.中药学专业学位建设与“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5):797-800.

  作者:孙旭,廖小红,蔡庆群,丘振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8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