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调查> 正文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调查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20-06-12 15:21

本文摘要: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使得内江天立(国际)学校由原生态的课本内容呈现转变为经过教师的整合、深加工和问题化设计呈现给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课堂的生命状态,形成生动活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使得内江天立(国际)学校由原生态的课本内容呈现转变为经过教师的整合、深加工和问题化设计呈现给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课堂的生命状态,形成生动活泼的绿色生态课堂打下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改革;综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中学生物教学

  一、内江天立(国际)学校教育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所市级中学,内江天立(国际)学校的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学校领导转变思路,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学校要发展,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上寻求发展的突破口。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模式概述

  (一)“五环节问题解决型”

  针对内江天立(国际)学校“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我摸索出了一套“五环节问题解决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着力点,以“学生有效自学、教师高效导学”为基本思路,以“师生联动、导学共进”为基本策略,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遵循“以人为本,面向全体,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的宗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展问”

  即创设情境、呈现目标、问题展示

  教师首先要巧妙地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2.“研问”

  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评价

  教师将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依案自学,研究问题。

  3.“释问”

  即小组展示、师生互导、问题解决

  3.1由各小组推出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3.2将组际合作交流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再呈现给教师,由教师引导、点拨加以解决;

  4.“测问”

  即监测目标、反馈指导、问题训练

  完成当堂或一个章节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后,为了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监测目标达成情况,再利用检测单进行巩固测试,根据反馈的信息,指导纠正。

  5.“拓问”

  即总结概括、提升意义、问题拓展。

  5.1概括知能结构,总结规律方法;

  5.2补充一定数量难度稍大的习题供其选做,使其进一步拓展智能空间,提升质量素质。

  在各环节中做到:自主预习生疑、合作探究研疑、展示点拨释疑、巩固检测馈疑、总结拓展除疑

  6.突出要点,把握实质

  为了使此课题能够取得实效,我们在具体操作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6.1抓住“三个关键”

  指导学案、学习共同体、课堂运行模式。

  6.2完善“四个步骤”

  指“结构化预习(课堂化)—合作探究—展示互动解疑—总结训练拓展”。

  6.3研磨“四种课型”

  我们概括出四种基本课型:自主预习课,合作探究课,交流解疑课,检测训练课。

  6.4实施“有效评估”

  依据“五环节问题解决型”课堂教学特点确定的几项评价标准并实施严格评估:

  6.4.1展问清晰明确,自学扎实认真

  6.4.2团队作用明显,展示精彩充分

  6.4.3疑点了解全面,引导对准难点。

  6.5落实“三个保障”和“三个支撑”

  三个保障:全体教师的高度认同(理念转变)、奖惩制度的落实、科学清晰的工作思路。

  三个支撑:得力的教研骨干(校本教研室、备课组长)、强力的管理制度、扎实的校本教研和培训。

  (二)“定向—活动—结构”课堂教学模式

  1.问题提出

  课堂教学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结构化、定向化、活动化”教学模式,应用新课程理念,改良旧的注重教师教的惯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变“讲堂”为“学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少低效课堂,杜绝无效课堂。

  2.模式意义

  2.1定向化

  “定向化”即教学应确立目标意识,教学设计应围绕目标选材与组织,教学活动应围绕目标开展,教学反馈与评价应围绕目标反省。

  2.1.1定向化备课

  定向备课要求教师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并能根据目标有目的选择教学材料,并围绕实现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定向的着力点是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1.2定向化教学

  强调了注重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目标是教学的导航器,定向化教学的核心即是目标教学。

  2.2结构化

  “结构化”即确立以构建学生的心理认知结构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2.1结构化备课

  结构化备课要义是将每一节课的知识与方法放在整个知识系统实施结构化三维立体设计,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2.2.2结构化教学

  结构化教学其要义将教学从课堂延展至课前与课后,课前应用课前预习单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或个人独立学习,课中应用问题串作为先行组织者,创设师生、生生对话的主题,并将感知学习提升到理解性学习,课后应用检测单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施必要的补救。

  2.2.3结构化训练

  结构化训练要义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结构,将学生学习由浅层的了解,推向更深层级的理解,为形成结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打基础。

  2.3活动化

  “活动化”意即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知识形成与理解都通过活动实现。

  (三)模式操作注意事项

  2.1学案质量是关键

  2.2学生课前一定要预习,教师要留有时间与空间给学生预习,理解性与拓展性问题放在课上解决。

  2.3、小组展示是原生态的信息,是教师点拨的关键点;“学生因自主而发展,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2.4、教师的点拨不可只评价对与错,千万不可对答案,教师点拨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认知学习水平,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学习。

  2.5、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这是提升学生和自我认知能力途径。

  第三章结论

  经过多长时间的新课程改革,内江天立(国际)学校生物课程取得了如下成果:

  1.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长时间单一形式的“听”,取而代之的是以多类型的师生合作,生生互导,让学生觉得时间过的很快,时间利用紧凑,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单一注意的疲劳,提高了一节课的利用率,真正做到了课堂的有效和高效。

  2.改变了课堂师生活动结构,从传统教学的教师“满堂灌”唱主角,变成了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就是舞台上的演员,教师就是导演。导演指导帮助演员创造角色。

  3.改变了课堂认知结构,从传统的听一遍,变成了边学边听边练,学生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当堂理解运用熟练,加大了学习的力度。

  4.改变了课堂教学目的,由传统的以教师教会为目的,变成了以学生学会为目的,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内动力。

  5.实施由学生自己精讲多练,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才艺展示艺术、自我教育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6.教学内容呈现形态发生了变化

  由原生态的课本内容呈现转变为经过教师的整合、深加工和问题化设计呈现给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课堂的生命状态,形成生动活泼的绿色生态课堂打下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生物教师评职论文:概念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1、薛川东、岑运强《新鲜的网络语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全.译.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4,韦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钟教师角色的转变与调适[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

  5.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陈万春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2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