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教育论文》 教学管理类论文范文(两篇)> 正文

教学管理类论文范文(两篇)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03-20 14:44

本文摘要:下面是两篇教学管理类投稿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针对高校实验室教学开展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改变以前的混乱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如何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加大了在高职院校办学上的投

  下面是两篇教学管理类投稿论文范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针对高校实验室教学开展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改变以前的混乱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如何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加大了在高职院校办学上的投入,大大地提高了高职学校的办学质量。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

  摘要:针对当前新建本科高校实验室存在实验管理人员不足、实验教师职责不明确、实验设备利用率低、实验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差的问题,我们提出了“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教师认领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进行科研创新和指导大学生科技活动,改变了以前的实验室管理混乱、实验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的现状。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认领制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本科高校的扩张,特别是原来一大批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以后学生数的不断增加,实验教学和管理人员存在着严重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如何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型,许多高校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如重庆科技学院李强等老师提出了校级统管大平台建设,西安邮电学院的赵小强[6]老师提出的教师管理为主、学生管理为辅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五邑大学的黄美林提出的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与管理模式等等。许多新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在各高校进行探索和实践[8-15]。作为安徽省首批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皖西学院材料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3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也摸索出了一套比较适用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提出了“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符合地方特色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1“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提出的背景

  材料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隶属于皖西学院,是在原化学化工实验室和材料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整合而成,并于2013年获批为安徽省联盟高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共有专兼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博士7人。截止到2016年,学校累计投入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经费1500多万元,设备总数近千台套。目前实验室总面积1440m2,实验仪器设备完好,使用效率高,满足教学需要。目前,中心主要承担全校4个学院10个专业的材料化学化工相关实验以及服务于省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等所需的材料化学化工类相关实验。

  由于材料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实验是由专业基础、专业综合以及创新实验构成,加之实验室没有配备专职实验员,实验室管理全部由教师兼职,用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法来管理实验室存在学生实验时间受限、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科研因没有专门研究室而开展较难等问题。传统的实验教学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现有的教学实际,根据中心实验教学管理实际,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方法,我们提出了“认领制”实验教学和管理模式。

  2“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简介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即按照实验项目分设到各个实验室,实验教师自愿认领实验项目,所有实验需开设的实验项目由认领人打包负责(包括实验材料购买申报、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实验教学等)。通过“认领制”运行,实现实验教学完全放开,可由学生根据教学安排预约教师,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实验。实验室除满足基本实验教学外,教师还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从事科研、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给学生进行“挑战杯”培训等活动,既加快了中心的发展,又提高了中心教学资源的利用,降低了运行费用,提高了业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专业、学科的协调发展。

  3“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

  (1)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在“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施之前,首先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形成新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即专业基础实验模块、专业综合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模块。专业基础实验教学是我校化学、应化、化工、材料、高分子、生工、食安、制药、环境、给排水等专业的必修课,对学生加深和巩固化学基本原理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实施“认领制”实验教学组织形式。“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组织形式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实验项目认领。将不同模块的实验项目进行切分,分成不同项目群,由相关实验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认领;②实验室认领。将各实验分室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功能划出不同实验分室模块,由相关实验教师认领。不管哪种组织形式所有实验需开设的实验项目由认领人打包负责(包括实验材料购买申报、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实验教学等)。通过“认领制”运行,实现实验教学完全放开,可由学生根据教学安排预约教师,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实验。实验室除满足基本实验教学外,教师还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从事科研、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给学生进行“挑战杯”培训等活动,既加快了中心的发展,又提高了中心教学资源的利用,降低了运行费用,提高了业务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专业、学科的协调发展。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量化考核实施细则。针对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块,实验教学环节的量化考核内容也要有所不同。如何体现在不同实验模块下,对学生达到不同的训练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抓手是建立一套较为细致合理的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实验教学模块,不同实验项目或实验室的“认领”,分级、分模块来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量化考核实施细则。

  4“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践效果

  “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自2013年提出并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实验室管理更加顺畅。由于各实验分室被相关老师“认领”,责任到人,使实验室管理有了抓手,管理规范,改变了以前无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混乱现象。每学期在实验课程安排、实验耗材购置、实验设备维护等方面由相关责任老师全权负责,避免了课程安排混乱、耗材重复购置、实验设备难以维护等现象。

  (2)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通过“认领”实验室,除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可以利用实验室资源开展自身科研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参加学科竞赛,有了固定的场所,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同时教师通过在开展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物色一些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好的学生加以培养,帮助老师管理实验室,该学生既是实验室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科技活动的领头羊,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实验室辅助管理人员和科技创新团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3)实践教学效果明显。在“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带动下,3年来中心教师每年完成实验教学均超过7万人时,获批科研项目2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0余项,参加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安徽省化学实验技能竞赛200余人次,获得全国大学化工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安徽省挑战杯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

  5结语

  在“认领制”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运行近3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受到了安徽省同类高校以及校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在实验室的科学管理特别是随着学校“地方型、应用性、高水平”大学进一步的发展还需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管理有序的道路,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创新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徐宝芳,斯琴巴特尔.试论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6,19(9):37-39.

  [2]邓型深,姜吉琼.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6):112-113.

  [3]夏雯.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1(10):108-109.

  [4]车将,廖允成.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建设的几点看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6):183-185.

  [5]李强,衡容,崔超.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28-231.

  [6]赵小强.实验室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及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137-139.

  [7]黄美林.专业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轻工科技,2014(8):175-176.

  [8]戴克林,龚兵丽.新建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242-245.

  《如何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摘要:高职院校为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提供给了技术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存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在高职院校办学上的投入,大大地提高了高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仍旧存在与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地方。文章以提出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方式为主,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引言

  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对促进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级技术人才,需要创新高职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具有健全教学组织系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的目标。而就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来说,主要是岗位职责、教学运行、建设改革和质量保障4类。

  1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原则

  1.1实现效益最大化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益,需要在各方面的改革上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教学所需要的设施,高职教学主要是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需要加大在技术教育设施上面的投入。例如:针对园林、园艺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以利用校内现有的绿化资源进行现场作业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在教学软件上面多下功夫,引进具有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给教师教学提供良好的发挥空间。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针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要在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特点的基础之上,实行有效的改革措施,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发展。

  1.2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学管理机制的改革要站在教学的整体的局面上,对教学科目、教学力度以及师资力量进行全面的整改,要制定符合学校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机制。机制的改革要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所束缚。在进行改革时,要注重学校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意见进行沟通。学校具有较多的部门机构,改革涉及的范围广,人员多,要争取获得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共同促进改革的发展。要注重调动各个部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提高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在体现部门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体现教育兴国的目的,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1.3实现科学化改革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技术复合型人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要正确地认识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将科学的发展作为改革的一个目标,要在尊重高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地创新。以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基础性的技术类工作,随着目前市场上就业形势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的发展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加大,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应该及时地进行调整,符合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培养要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主,体现高职类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好地促进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2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2.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标准是对教学过程进行规范性监测和评价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过程的质量标准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标准。创新高职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要将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以便能够准确及时的对教学的质量进行掌控,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被了解和评价,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合理和高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师资队伍力量、学生学习情况等制定合理的具有操作性的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形成学校教学组织管理评价标准、学生管理评价标准和教学过程评价标准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标准评价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的机制,提高教学的效益。

  2.2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必须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教育的好坏关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创新高职管理教学运行机制的策略研究

  3.1立足于就业需求进行改革

  近几年,就业市场上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尴尬局面。尽管政府各个部门都在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收效甚微。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这一问题,立足于解决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进行改革。

  专业设置是关键。专业设置是联系社会需求和职业教育的纽带。高职类院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开办有特色、有前途的专业,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合理的方向,为市场输送高质量、实用的人才。

  适当地改革教学内容是重点。高职院校具有与一般普通院校不同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面需要体现办学特色。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大多数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关联较少,对学生的培养没有切实地起到作用。

  3.2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改革

  教师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作为高职类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讲解书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对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真地对待教学,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高职类的学生已经具备完善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生活和学习中所涉及的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效果。

  3.3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要扩大教师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针对职业类学校的培训特点,制定出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教学计划。要减少学校管理机构对教学的干预,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性,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机制的建设,优化师资队伍,使教学与社会需要一致,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丁廷发.论人本化理念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17):25-27.

  [2]屈战伟.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创新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9):49-50.

  [3]戴国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作者:林浩浩 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推荐阅读:《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面向全国学校教育的发展管理、教学研究、科研创新和师资培养等领域,展示我国学校教育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交流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方面的新鲜经验,研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ylw/1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