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生态经济期刊官网浅析振兴东北经济区新策略> 正文

生态经济期刊官网浅析振兴东北经济区新策略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5-06-15 11:04

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 《当代经济管理》 发表的一篇经济论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播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促进我国经济管理科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经济建设及改革发展服,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 摘

  本篇文章是由《当代经济管理》发表的一篇经济论文,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播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和信息,促进我国经济管理科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为经济建设及改革发展服,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

  摘要:为探索振兴东北经济区的新策略,分析了东北经济区的优势、不足、面临的机遇和应对的挑战,提出东北经济区应该从区域资源的整合与挖潜、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产业升级、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国内跨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入手实现振兴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振兴;东北经济区;新策略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促进吉林省民营经济产业集群高效发展的对策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570号)。

  作者简介:李佛赏(1981-),女,辽宁大石桥人,吉林工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物流、供应链管理等。

  1东北经济区的优势分析

  1.1地理优势东北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其7000多公里陆地边界线上分布着30多个边境通商口岸,可以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同时,东北经济区也是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该区与外蒙古、俄罗斯、朝鲜、韩国接壤,与日本隔海相望,具有开拓东北亚市场的优越地理位置。东北经济区与东北亚各国在历史上就已形成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与邻近五国相比,东北经济区处于中等水平,其产业结构与这些国家有很大的互补性。这为我国在东北亚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1.2资源优势东北经济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差异,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也为本经济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其中,木材占全国的50%,原油产量占全国原油产量的40%,钢铁产量占全国的1/8,商品粮占全国的1/3。东北经济区拥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较好,且耕地平坦,集中连片,适合机械化耕作。

  1.3政策优势为了落实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支持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国务院、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包括财政、税收、招商引资、产业调整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并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分别制定了东北振兴的规划。这对促进东北经济区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持作用。

  2东北经济区的不足分析

  2.1产业问题随着经济回升,东北经济区钢铁、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也开始回升,新上项目存在着领域集中、技术和产品趋同的问题,新兴产业集群尚未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亟待完善。东北经济区单位GDP能耗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吉林省、黑龙江省、蒙东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东北经济区的产业优化升级任务很艰巨。

  2.2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从历年经济指标的数据来看,东北经济区内的四大省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辽宁省在各项经济指标上均居于前列,GDP值约为其他几个省区的总和,占全区的一半,第二产业产值始终最高,对外经济发展水平也蝉联全区榜首。而蒙东地区各项指标均处落后水平,黑龙江省在GDP值上领先吉林省,但在对外经济发展中两省水平相当,排名时而互换。总体上看,东北经济区内各省区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并且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东北经济区的机遇分析

  3.1区域内经济合作“十一五”期间,国家首次把以经济区发展为内容的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种区域规划说明了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也为东北经济区带来了区域合作的新动力。东北振兴的“十二五”规划更是将“完善四省(区)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为规划重点之一,这也预示着东北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未来。

  3.2产业调整进入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的范围和资本输出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基础产业开始大幅度加快向中国转移。同时,东北经济区地处东北亚,毗邻朝鲜、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这些国家在技术、资源、资本、市场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并与东北经济区形成优势互补。现阶段,日本、韩国正在进行产业调整,因为中国制造行业生产加工的能力和大市场牢牢吸引了他们的眼球,这对于东北经济区的发展也是一次好的机遇。而且,因为经济区劳动力素质、产业配套能力、科技研发等优势,使得东北经济区将成为承转辐射的节点,以此来促进这一区域接受日韩产业转移。

  3.3第四经济增长极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各项经济指标大幅下滑。但是和之前相对应看,自从2004年以来,东北经济区在国家大力支持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策的推动下,GDP一直呈现增长的状态,且能成功应对金融危机。迹象表明,中国北方省份的经济正呈现出新的机遇和活力,东北经济区积极把握良机,推进区域合作,四省区联手将本区打造成中国的“第四经济增长极”。

  4东北经济区的挑战分析

  4.1资源瓶颈作为重工业基地,东北经济区面临资源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困境。当前,东北经济区处于加快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因为东北地域宽广,人均占有量少,环境承载能力低,在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的矛盾也不断加大,尤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问题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在煤都抚顺,其老虎台矿已经开采到了-800米,而正常开采的深度是-430米;在我国第三大油田盘锦,从1996年开始,原油产量、天然气产量逐年下降。即使是东北的另一项重要资源——粮食,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东北粮食的尴尬境地更为明显。

  4.2区域一体化受限由于行政区划意识比较强,加之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程度还比较高,东北经济区各省区之间在跨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机制还不够成熟,尽管已经有多个合作项目获批,但进展较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5振兴东北经济区的“新”策略

  5.1资源整合实现东北经济区的振兴要求加快实现全区一体化的步伐,整合区域内分散、利用不合理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和优化的配置,并解决区域内部差距过大的问题。因此,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区域资源整合的根本需要构建区域内有效的合作机构,就需要加强东北四省经济区的合作,进一步推进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做到切实解决重点难点的问题,特别是跨省区出现的水利、交通、能源、环保、生态和行政执法等重大事项。支持各省区地市间开展合作,密切东北三省西部地区与蒙东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第二,区域资源整合的关键是产业集聚,因此应注重打造各省区内与跨省区的产业带的培养与形成。如辽宁的沈阳、鞍山装备制造,吉林的长春、吉林汽车制造,辽宁本溪、吉林通化、黑龙江哈尔滨的医药制造等。为了推进东北三省和蒙东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实现东北四省区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局面,在蒙东建设综合能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等,以便能加快合作。第三,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另一关键是强有力的物流支持,因此应注重构建东北经济区的综合物流体系,实现以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拉动物流业,以物流业发展推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5.2产业升级东北经济区的产业升级应抓住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第一,对于原有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应继续组织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推动其进行升级;第二,对于新兴产业,如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支持、鼓励其快速发展。

  5.3人才引进与培养东北经济区的振兴需要一批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因此,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应作为振兴东北一项重要策略。东北经济区的各省区应创造条件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为了吸引高层次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政府加大对经费投资、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创业政策制定上给予最大力度优惠,做到切实解决广大留学人员回国的后顾之忧。在人才培养上,东北经济区的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投资建设,这样能有效带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就需要加大改善办学条件,创新科研理念。还要鼓励社会创新的氛围,弘扬创业思想,在经济区形成重视人才、尊重创新的模式。为了鼓励科技创新的建立,各省区就要整合考核制度,把科技创新业绩和质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高校和企业也应注意把“产、学、研”结合起来,实现校企联合,定点、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人才输出与输入的合理对接。

  5.4区域经济合作东北经济区的振兴除了需要区域内的各省区内向合作,还应积极向外寻找合作的机会,借助外部资源与力量,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等国际区域一体化,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①深化跨区域合作。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北经济区毗邻京津冀经济区和山东半岛地区,因此,应加强东北经济区与京津冀、山东半岛地区互动发展,发展跨经济区、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从发展的经验上看,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地区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经济发展经验丰富,因此,应加强东北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从国家战略上看,东北经济区与中西部地区同属国家整改重点区域,因此,东北经济区应积极参与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其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②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作为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经济交流的窗口,东北经济区应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完善东北沿海沿边全方位开放格局。《东北地区沿边开放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规划》的出台,将提高东北经济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能力。应努力把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蒙东和黑龙江沿边开放带打造成东北经济区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

  综上所述,在国内、外环境快速发展的今天,东北经济区应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合理地应对挑战、打破限制的同时,适时地把握机遇实现突破与发展。可以预见,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东北经济区将发展成为特色明显、产业层次合理、市场化、开放性、国际性的经济大区。

  参考文献:

  [1]徐扬,王春雨,刘毅非.四省区大东北经济区打造新增长极[EB/OL].中财网.

  [2]李诚固,李培祥,谭雪兰,刘文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趋势及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3(01).

  [3]杜跃平,高雄,赵红菊.老工业基地面临的挑战和振兴的出路[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发表学术论文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