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经济论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征和未来趋势> 正文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征和未来趋势

所属分类:经济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8-10-31 10:30

本文摘要:这篇银行管理论文发表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征和未来趋势,从整体上看,自201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有所增加,不良贷款余额不断攀升,不良贷款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从近期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的态势有所趋缓。 关键词:银行管理

  这篇银行管理论文发表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特征和未来趋势,从整体上看,自201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压力有所增加,不良贷款余额不断攀升,不良贷款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从近期来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的态势有所趋缓。

  关键词:银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贷款

现代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总体特征

  (一)商业银行不良率迅速走高后保持平稳

  具体而言,2012年底至2016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呈现双升走势。2016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接近1.5万亿,是2012年的3倍,不良率也由0.95%上升至1.76%,上升了0.8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从2014年一季度的2.5%上升至2016年三季度的4.1%,上升了1.6个百分点,带动潜在不良率(不良率+关注类贷款占比)从3.54%上升至5.86%。此后,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末,虽然在规模效应带动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至1.67万亿,但不良贷款率连续四个季度维持在1.740/0的稳定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也连续四个季度出现回落,2017年三季度末为3.56%,较2016年三季度末4.1%的高点回落了0.5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开始企稳。

  (二)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不良贷款的主要集中行业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行业分布特征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二者合计占据不良贷款总额的比例超过60%。2017年二季度末,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为5268亿元,占比约为32%;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为4719亿元,占比约为29%。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较高的原因一方面是近些年投向这两个行业的贷款较多,2017年二季度末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分别占各项贷款的14.3%和10.6%。此外,不良率偏高也是导致不良贷款集中在这两个行业的关键原因。2017年二季度末,批发零售业不良率为4.74%,为各行业最高,关注类贷款占比7.15%;制造业不良率为3.93%,在各行业中排名第四,关注类贷款占比为9.04%,二者的潜在不良率(不良率+关注类贷款占比)均已经超过11%。此外,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也是近年来资产质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的行业之一,其不良率自2013年以来分别上升了2.58和2.1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上升了4.61和5.72个百分点。

  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的资产质量压力仅次于批发零售行业,二者的不良贷款合计占不良贷款余额的约10%,2017年二季度二者不良率均为4.09%,关注类贷款占比分别为6.52%和11.3%。尤其是采矿业的不良贷款近年来上升较快,从2013年的48.8亿元上升至2017年二季度的779.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1%,不良率从0.82%上升至4.76%,关注类贷款占比从1.91%上升至11.3%。资产质量恶化速度较快,主要与近年来我国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关。

  从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不含经营性贷款)的不良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2009年至今不良率都维持在1%以下,2017年二季度末为0.7%,资产质量稳健,是商业银行相对优质的资产。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极低,2015年末为0.39%,2016年末为0.36%,2017年二季度为0.32%,是银行体系的优质资产,抵御经济周期能力较强。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2017年二季度末,各省市中内蒙古、吉林、云南不良率最高,均已超过3%,其中内蒙古的不良率最高,已经突破4%。从总体来看,大部分省份的不良率在2013-2016年三年时间处于上升通道,但近半年来各省份的不良率走势则出现了分化。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不良率开始见顶回落,东北三省和甘肃、内蒙古等中部省份的不良率继续恶化。此外,山东省不良率在2017年上半年上升0.37个百分点至2.85%,结合此前山东省民营企业债券违约风险暴露事件频出的现状,山东地区的区域性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走高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一)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不良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

  我国银行体系共经历过两轮不良贷款快速生成的时期。1983年“拨改贷”改革后,银行提供的债权融资取代了政府对企业部门的直接拨款,使得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对象由财政转为银行,从此开启了不良贷款生成的大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先后经历了过热和紧缩时期,资产泡沫破灭沉淀为90年代末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估计超过30%的不良贷款。1998年亚洲邻国的银行危机为中国银行体系敲响了警钟,自1999年起中国通过10年時间重组了银行业,批量剥离约3.4万亿坏账,使不良率降至2%以下,并通过推进大行股改上市融资、引入外部投资者来改善公司治理,推动银行机构市场化改革。

  本轮不良贷款高企始于2008年底“四万亿”刺激政策后银行信贷快速扩张,随后为了抑制经济过热,2010年1月货币政策走向紧缩,央行连续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经济增长开始减速,不良贷款生成加速。从2016年起,在企业风险频发、不良高企的大环境下,处置不良资产成为了我国银行业工作的一大重点,本轮不良贷款处置周期开启。

  (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能力薄弱加剧了不良贷款压力

  1、信贷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足

  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重清收,轻预防”,银行管理层对尚未逾期或不良的问题贷款关注较少,管理系统及流程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信用风险无法被及时发现。有些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对客户潜在逾期不良的提前发现、预警及预防机制,缺乏科学化的信息分析能力,缺乏及时监测违约风险的能力及防范逾期的能力。虽然目前部分国内银行有内部的风险预警制度,但尚未普遍建立类似国外发展成熟的系统化的信用风险早期预警机制。而实践证明,早期预警系统能够帮助银行提高风险预见性,提升风险缓释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逾期及不良贷款的出现,防患于未然。

  推荐阅读:《现代商业银行》(月刊)创刊于1999年,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金融研修学院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jjlw/1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