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或国外 期刊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发表学术论文网电子论文》 基于双视阈群组模型的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研究> 正文

基于双视阈群组模型的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研究

所属分类:电子论文 阅读次 时间:2019-10-25 11:36

本文摘要:摘要为展现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双视阈群组模型。首先,基于竞争情报表现出的微/宏观相对性、静/动态绝对性,选取研究视角相同且分析过程相互承接的计划行为理论(TPB)、冲突分析图模型(GM‐CR)和Porter钻石模型作为双视阈群组模型构成组

  摘要为展现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并提出了双视阈群组模型。首先,基于竞争情报表现出的微/宏观相对性、静/动态绝对性,选取研究视角相同且分析过程相互承接的计划行为理论(TPB)、冲突分析图模型(GM‐CR)和Porter钻石模型作为双视阈群组模型构成组分。

  其次,通过TPB陈述的竞争行为产生机理与经验情报结合,评估竞争事件中各决策人行为偏好,以此驱动GMCR仿真,预测具体事件下状态演进,为参与者提供策略参考;然后,对比终状态与研究对象期望,借助Porter钻石模型制定战略方针,培养决策者核心竞争力。在实证分析中,笔者应用该方法实现了竞争预测与科学决策,与实际拟合程度较高。因此,该群组模型适用于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展现。

  关键词微宏视阈,静/动视阈,计划行为理论

情报科学

  1引言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了情报具备竞争结果导向性。伴随近代情报学发展,这种以竞争活动为载体的信息产物被定义为竞争情报。邱均平等[1]认为,通过竞争情报能够对竞争目的、决策者及策略有翔实的了解,使用得当可预测未来状态。

  孙道银[2]将这种属性定义为“超前性”,用于描述信息相对行动之前表现出的特质。在分析持续演化、评估关键发展趋势、跟踪不连续性广义结构变化和研究各竞争者能力与动向的战略制定上,表现出高价值属性。运用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可出奇制胜,获取竞争胜利,或预知风险,规避损失[3-4]。

  对此,笔者认为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的凸显是近年来我国围绕竞争情报学开展大量学术研究和理论应用的重要原因。目前,竞争情报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定量与定性。其中,前者是对已掌握信息的量化处理,利用数据表达法使结论表述相对直观,便于策略制定。例如,公磊等[5]借助AHP,赋值t时刻下己方竞争能力,通过与对手量化数据比对,评估当前进入市场是否有利可图;尹士等[6]与史敏等[7]分别采取VIKOR、TOPSIS和MTS方法剖析已获取情报信息,实现竞争能力评估与科学策略制定。

  此外,曹国昭等[8]利用经验情报预设竞争参与者及策略,借助博弈算法预测终状态,根据定量结果确定影响因素作用程度,方便决策者按照期望的竞争结果调整战术应对。类似的计算型情报分析技术[9]极大程度地展示了竞争情报在具体事件中存在的超前性应用价值,方法上通过定量表述使结果更直观、更易被决策者采纳。后者则是透过信息表象归纳内在性质与规律,直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作出非数字类型的描述。

  其中,SWOT与PEST法是最常见的竞争情报定量分析技术,通过简要分析与粗略比对,决策者可相对容易的制定普适而笼统的战略规划。然而,定量分析方法在量化描述类信息时,主观评判造成了理论结论与实际存在偏差;定性研究结论又过于模糊,反映问题的方式过于片面,削弱了情报自身价值[10]。

  因此,笔者拟从多角度分析竞争情报,构建一种系统性研究思路。所谓“系统性”是指以公理指导思想为基础,选取适宜的分析技巧,呈现出更加清晰且全面的、非定性或定量概念一概而论的科学研究体系。结合上述优势,本文提出双视阈群组模型。该模型借助TPB相关理论,描述了竞争形成机理,利用GMCR重现竞争过程,通过对经验竞争情报收集与分析,确定决策人理性程度与可行策略,实现对竞争活动过程与结果的预测。为方便理解,结论选取定性输出形式,并与决策人期望比对,嵌套钻石模型制定宏观竞争能力提升的方针。

  2相关研究

  2.1计划行为理论

  (TPB)Walle[11]认为人类学层次是竞争情报分析的精髓所在,定量分析方法的提出仅是依靠原理最大程度还原竞争活动的简化方式[12]。因此,本文将计划行为理论(TPB)作为理论基础,剖析竞争活动及决策人策略制定的成因。计划行为理论(TPB)是Ajzen[13]提出的社会认知模型,作为对行为意愿是解释行为最合适的预测变量[14]的肯定,在各研究层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Sheinin[15]认为竞争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秉性,换而言之是理性的最直接显现。在TPB中,这种行为理性是依托“行为信念”和“规范信念”为基础,形成的“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而构成。其中,“行为态度”是指行为主体对既定情境实施某一特定行为的喜爱程度的评估,及其对行为整体的预期综合评价[16];“主观规范”则是指竞争参与者对外界社会环境的感知描述[17]。

  综合两者,决策者对己方能力范围内策略予以评估,进而形成稳定的行为偏好序列。该行为偏好序列弱化了竞争对手对自身的影响,仅反映客观条件下,己方预期获利水平。形成的理论雏形被称为理性行为模型(TRA),是对决策者参与竞争以谋求最大程度获利的解释,同时也是下文预测竞争发展的基础。

  但实际中,竞争是相互的,决策人需要评估包括竞争对手在内全部影响因素,对己方达到与其行为的难易程度,此种意识称为“控制信念”,也是诱发竞争者间“斡旋”的关键。只有通过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决策者才能形成行为意识,进而诱发竞争行为。与此同时,竞争行为可视,这种视觉信号转化为有效信息被各参与者获取,进而通过电信号与化学信号在决策个体内传递,最终刺激大脑,有助于参与者根据对手的攻击性行为制定己方防守型策略,从而表现出竞争活动的动态特征。

  2.2冲突分析图模型(GMCR)

  为凸显竞争过程量,本文选取了能够预测竞争状态演进的冲突分析图模型(GMCR)作为竞争情报分析模型。GMCR是在经典对策理论与偏对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竞争行为分析方法,适用于参与者众多、利益关系复杂的竞争事件分析,易获得事件可行状态及动态演进过程。

  其中,“决策人”、“事件可行状态集”、“决策人相对偏好”及“可行状态转移情况”为模型四要素。He等[18]指出,状态稳定级是GMCR的基础,能够在终状态预测基础上完成对具体单阶段案例过程演化的补充。决策者及偏好可通过经验情报得出,同时,也是竞争参与者理性程度的最直接表现[19]。综上所述,模型本身以静态信息为基础,得出稳定偏好,借助二进制算法[20],仿真竞争动态,表现出兼有静态与动态双重属性的研究特质。

  2.3Porter钻石模型

  Porter钻石模型是借鉴了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构建的竞争力分析框架[21],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研究对象核心竞争力培养方案与战略方针制定[22]。该模型提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为关键要素[23],对研究对象的竞争力水平存在影响;“机遇”与“政府政策”为辅助要素,可刺激研究对象发展。本质上,Porter钻石模型是对研究对象竞争能力的较为模糊的分析,需要结合研究对象历史性状态为依据[24],展现对未来发展的静态描述[25]。

  该描述原则上应适用于研究对象的全生命周期,包含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不同阶段竞争。另一方面,本文第2.2节中强调,GMCR可对竞争某一环节予以预测,所得结论与决策人期望之间势必存在一定差距,而这一差距其实就是竞争者竞争能力的最直观体现。作为阶段性竞争结果的信息片段带入Porter钻石模型,易解读研究对象竞争力不足的因由。片段数量越庞大,所得结论越可靠。

  3模型构建过程

  竞争情报的超前性应用包含两方面:①针对具体竞争事件的预测提出有效应对措施;②制定决策人核心竞争力培养方案。当前已知TPB为“决策人行动具备理性特质”提供理论支持;GMCR能够较好地预测未来状态,所得状态可进一步作为Porter钻石模型分析依据,指导决策者构建核心竞争力。模型既已选定,如何串联展现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成为关键。对此,本节提出“微/宏视阈”与“动/静视阈”,一方面桥联起模型间关系,另一方面,源于情报本身属性特点。

  3.1双视阈下竞争情报分析

  3.1.1微/宏视阈下竞争情报分析

  李海红等[26]认为竞争情报是个体间关系的记录形式,通过情报研究能够高效确定决策主体及其战术应对。该种以竞争关系实现决策主体关联性表达的“种群”含义与Divella等[27]提出的“微环境”在某种程度上趋同,易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该前提下,个体为研究对象,竞争行为构成与表达形式为关注焦点,基于决策人竞争意识构成不可视,仅能通过行为表达予以推测,并结合遗传学概念,笔者定义前者为“微”,后者为“宏”。

  此外,竞争的本源在于决策主体趋向于己方获利,Fishbein等[28]对竞争意识予以细化,提出行为意向经由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输出实际行为进而诱发竞争;感知行为控制模块[29]建立了计划行为结构,阐释了竞争循环往复的成因,相关理论确保了具体竞争活动分析有理可依、有据可循。至此,“微/宏视阈”第一层含义得以确立。

  另一方面,具体竞争活动以共同利益诱发纠纷为始,利益合理分配为终,结合过程中冲突演进,可被视为特殊矢量。但相对竞争内部各决策人而言,该过程仅为竞争全生命周期某片段抽取。基于竞争情报应用在于预测阶段性竞争行为发展,更在于持提升竞争力,笔者认为,在具体竞争活动前提下为决策者给予科学策略参考,在长远发展中提供指导性方针是竞争情报学应用价值的最直接体现。

  对此,本文视整体为“宏”,片段为“微”,提出“微/宏视阈”第二层含义。综上所述,“微/宏视阈”为相对概念,而非绝对意义。具体应用层面,凭借经验情报审定决策人趋向己方获利程度[30-31]预测具体竞争活动发展脉络,根据机会效益形成行动序列。该有序性反映了决策主体存在行为偏好认知,通过二进制算例可预测具体案例演进过程与对应终状态。以阶段性竞争成败反省策略制定失误,并进一步评估自身竞争能力是否欠缺,有针对性加以弥补,以确保在未来竞争角逐中实现稳赢。

  对立视角分析法的提出旨在实现竞争情报的全面分析,得出个案仅为决策个体全生命周期的某特定阶段表现形式。受外因诱导和自身能力波动,各阶段竞争对手存在差异,应对战略亦迥乎不同。该分析思路有助于提升己方竞争能力,为己方在竞争局势稳赢提供必要保证。能力全面提升后可表现为阶段性可落实策略多样化,足以应对各类突发挑战。因此,宏视阈层面分析注重能力评估与可持续发展,微视阈在于应对当下难题。微视阈与宏视阈分析层面有机结合,利于竞争情报演化预测与对策制定,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研究的全面。

  3.1.2静/动视阈下竞争情报分析

  竞争为连续性过程,各时间点对应行动策略可视为静止状态显现,按时间顺序串联各状态,得到经验信息流。田广[12]汇总国外研究,认为行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决策主体感知偏好。结合理性行为理论,本文提出静视阈下情报状态为动视阈分析奠定基础,所得决策主体行为偏好序列可预测单阶段竞争演化进程与收敛状态。偏好序列嬗变直接引发争结构异变,动视阈下可量化类经验信息表现出的趋向性可作为监测点评估决策主体战术转变可能性。

  单阶段延伸至多阶段,实现具体竞争个案下竞争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预测。另一方面,经验数据亦可以反映出局中各决策者当前竞争能力,实现动视阈向静视阈的有机转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措施置信度相对较高。

  因此,静视阈与动视阈下的竞争情报更注重分过自身兼具“静”与“动”的双重属性,桥联TPB与Porter钻石模型,使双视阈下的群析的相互转化,GMCR是群组模型中关键一环,通组模型展现出“以静制动”与“动静转化”的优势,简化分析的同时,更为对策的制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3.2群组模型复合

  本文提出的双视阈分析视角包含了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两组对立层面,通过第3.1.1节与第3.1.2节论述可知,微观与宏观视阈的界定为相对概念,可灵活应用;静态与动态视阈为绝对概念,客观属性确立不可异,两者为双视阈下竞争情报关联矩阵构建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对经验情报的全面分析。微-静视阈下经验情报构成信息集合,一方面为具体案例提供数据基础,拟合事件发展走势,体现出围绕TPB的情报处理效用;另一方面透过表象易得决策主体行为偏好,为微-动视阈下竞争预测奠定基础。

  微-动视阈下,通过GMCR二进制算法赋予情报分析理论预测能力,展现了竞争收敛渐进,“知己知彼”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多微-动视阈下情报连续性组合形成了竞争全生命周期,即宏-动视阈概念,可更好地为宏-静视阈下藏拙韬晦与对策研究提供方法论,新产生数据为优化后竞争情报分析而服务,体现分析有据可依,确保准确。最终实现竞争情报贯穿TPB-GMCR-Porter钻石模型的群组分析模型,展现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

  4实证分析

  为表现竞争情报超前性应用价值,本文提出双视阈群组模型。理论上,决策者可通过该方法完成竞争情报对源事件的预测与策略制定,通过把握外部机遇、弥补自身不足,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以确保自身面对各类竞争均能实现稳赢。为验证群组模型在实际中同样适用,本文选取真实案例予以分析,借助模型代入,对竞争演化准确预测,并为研究对象A公司提供核心竞争力培养方案。

  4.1案例描述

  伴随信息化时代开启,中国涌现大量互联网类公司,并通过信息检索为用户提供便捷式服务。A公司正是秉承“用户体验至上”,公开提供上传和下载服务,但在满足广大用户群体的同时,侵害了当事人B的合法权益,最终引发立案与裁定。基于当时针对新兴产业规范性的法规尚不完善,且社会对信息化发展的给予高度认可与评价,使得其表现出推进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重大意义。

  因此,该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上诉不断,公众议论纷纷。面对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经营条例与业内规定日趋严格;用户的需求逐渐提升,单纯的信息检索服务亦不能使其获得满足,若墨守成规,留给A公司的机遇已不多。从决策者视角出发,如何利用经验情报预测阶段性竞争发展、做出应对策略;挖掘市场机遇、弥补自身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方针,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综上所述,本节应用双视阈群组模型,旨在说明该分析方法在实际中同样适用。

  5总结与展望

  针对竞争情报表现出的预测事件发展和科学决策的超前性应用价值,现有方法在展现其优势上并不显著,本文提出了双视阈群组模型。该模型以由TPB作为基本理论,阐明竞争的本源是行为理性,从微观角度论述了个体从意识到行为的完整过程;得到的决策人行为偏好,代入GMCR,可仿真具体竞争事件状态演进;通过终状态预测结果与决策者预期对比,两者间差距能够表现其竞争能力水平;借助Porter钻石模型分析,把握机遇、弥补不足。

  其中,笔者以决策人为研究对象,定义行为层为宏观,行为构成为微观,通过模型固有的静态属性,确保了TPB与GMCR关联性构建;决策者全生命周期由众多竞争活动组成,定义具体竞争事件为微观,则全生命周期即为宏观,通过模型固有的静态属性,可实现GMCR与Porter钻石模型的关联性构建;GMCR本身具有静态与动态相互转化的属性,保证了竞争情报分析全面。

  在实证中,应用TPB-GMCR能够准确预测竞争事件发展脉络,与实际状况相同,在此基础上,决策者可依据预测结果制定应对策略,避免承担过高风险;应用GMCR-Porter钻石模型,可相对容易地制定A公司战略规划,培养其核心竞争力。但群组模型分析精度仍较粗糙,未来笔者将考虑通过Mar‐kov或邹氏检验等方法提高预测精准度,展现竞争情报重大价值。致谢谨对南开大学商学院王芳教授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赵程伟学长给予的指导与鼓励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段宇锋.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J].图书情报工作,2000,44(4):11-14.[2]孙道银.信息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2-3.

  [3]WangCH,BorgesLAJ.Doescompetitiveintelligencematter?Ananthropologicalwayofthinki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BusinessAnthropology,2013,4(2):76-90.

  [4]李映洲,王晓冬.论竞争情报的效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126-129.

  [5]公磊,胡健.基于SWOT-AHP模型的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接替战略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7,30(5):34-42.

  [6]尹士,李柏洲,罗小芳.基于前景理论和VIKOR法的技术竞争情报选择研究[J].情报科学,2018,36(7):152-162.

  情报方向论文投稿刊物:《情报科学》曾用刊名:(国外情报科学),1980年创刊,本着求实创新的理念,始终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全面反映学科发展的动态,着力突出刊物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抓住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刊发了一大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学术影响的重要论文,及时反映了情报学、信息管理、图书馆学等诸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发表学术论文网:http://www.fbxslw.com/dzlw/20683.html